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大同 2371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國會改革並非首次被提出,蔡英文2015年就曾提及,本次修法無法取得共識,是民進黨昨是今非? 還是各黨修法方向有不小差異? 這集,跟大家解釋「國會改革」改什麼? 正常的修法流程和程序運作的意義? 若爭議條文三讀通過,後續有哪些攻防的可能性?

  2. 2024年5月21日 · 晚間11時許則二讀通過「調查權」相關修正案,立委得要求政府機關、部隊、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提供相關資料,若違反將面臨1萬至10萬元罰鍰,可按次數處罰。 聽證權部分,截至21日散會前未完成表決。 21日馬拉松式表決大戰從早上9點直到晚間11點45分才結束,歷時近15小時。 國民黨已提案續會至本週五(24日)院會及下週二(28日)院會,預期將再表決未完成的國會改革提案;花東條例草案在21日院會排入討論事項,但排序較前的國會改革法案未處理完畢,尚未輪到花東條例草案,24日院會目前則尚未排入討論事項。 數月以來,藍白版「國會改革」提案流程爭議不斷.

  3. 2024年5月27日 · 從美國實務基準談起. 包括藐視國會在內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立法院激起朝野攻防,民眾手持標語上街表達訴求。 (攝影/黃世澤) ※法案審理進度更新:本文於5月28日上午出刊,同日下午4點59分,包含藐視國會、調查權、聽證權等《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已完成三讀;晚間10點53分接續完成《刑法》「藐視國會罪」三讀立法。 隨著2024年新一屆國會的開議,包括「藐視國會」在內的 國會擴權法案漸成風口浪尖上的政治議題 。 除立院黨派的攻防外,亦催生 參與人數規模上萬的社會運動 。 在公共討論中,許多公眾人物紛紛將現今的提案條文與美國相關規範互相參照,甚至有在野黨直轄市市長稱現審議中的在野黨版本藐視國會草案條文,與美國法規相比「 客氣多了 」。

  4. 2024年5月12日 · 截至今年(2024)2月,光電設置容量約12.57GW,不僅要先趕上2023年底的目標14GW,更離今年底17GW、明年的光電總目標20GW,有一大段距離。. 其中,最早設立的「不利耕作區」推動8年,依《報導者》取得政府統計,目前僅完工併網384公頃,占公告面積比例不到18% ...

  5. 2024年5月30日 ·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立即支持. 本集分享詠傑的軍校生涯觀察、多名現役基層軍官說法,加上監委調查報告,重現外界無法窺探的軍隊職場,我們也試圖回應讀者留言對軍人輕生、部隊文化拋出的重要提問。

  6. www.twreporter.org › latest › 577f8be5c142b41000aca37e最新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2024年5月24日 · 時事. 醫療健康. 2024/6/3. 歷經10年,再生醫療雙法三讀! 適用對象、細胞使用、倫理規範,6大焦點一次看. 台灣再生醫療立法推動近10年,在醫學倫理、療效確認、適用病人與使用細胞的開放與保障上,始終爭議不斷。 歷經3屆國會審查,法案今天三讀通過,為制度化管理立下基礎。 但對於療效評估與審議監督機制,仍埋隱憂。 政治社會. 2024/5/28. 「國會改革」法案三讀立法,綠營將提覆議、釋憲,「青鳥行動」將至藍委選區辦民主座談. 經歷從5月17日起的4場院會馬拉松式舉手表決,藍白主導的「國會改革」法案幾全完成三讀。 528這天,網路上有累積破百位政法界學者連署反對,街頭上有各地開花的公民「青鳥行動」,監察院、行政院、總統府也各自發出聲明。 這將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評論.

  7. 2024年5月28日 · 《報導者》整理此次國會改革、花東條例等相關提案的立法流程爭議、國會改革朝野版本差異、花東條例三法內容與預算、未來行政立法可能攻防,試圖回應大眾疑問。 2024.5.21. 比較賴清德與蔡英文的就職演說,賴最大不同在於提到「中國」7次、「中華人民共和國」1次,這在蔡兩次就職演說中從來沒出現過;而賴提到台灣高達79次,遠遠超過蔡英文。 2024.5.19. 賴清德新政府即將上任,面對影響台灣發展至深的「美中台關係」,他該如何在馬英九、蔡英文各8年任期後,開創新局? 《報導者》從外交、經濟、軍事預算等角度,觀察這16年的變化、機會與挑戰。 2024.5.16. 新總統就任後的初代內閣,具有重要宣示意義。 即將在520上任的賴清德政府,閣員組成較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政府,有哪些不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