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即使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只要收到報稅表,便要在限期內填妥並交回文件。 同時,不論全職、兼職或是炒散,以銀行過數抑或現金出糧,所有應課稅收入(例如薪金、工資、佣金、津貼、花紅、額外賞賜、僱主提供居所的「租值」及退休人士所收取的退休金等)都需要如實申報。

  2. 2024年5月15日 · 撰文: 黃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研究 ,一個 ...

  3. 6 天前 · 「積金易」平台是強積金制度自2000年成立以來最重大的變革,為什麼稱之為「革命性」? 1. 集中管理不同帳戶. 過去強積金營辦商都扮演了「資產託管」、「市場銷售」、「投資管理」和「計劃行政」四個角色。 但「積金易」平台面世後,將所有強積金營辦商的「計劃行政」工作統一化處理,包括強積金供款、計劃成員的投資指示、提取強積金權益等。 換言之,即使你有多個來自不同營辦商管理的強積金帳戶,也可以通過「積金易」平台集中管理。 2. 數碼化處理 提高效率. 要做到「化繁為簡」,關鍵不僅在於中央單一的「計劃行政」平台,推動數碼化亦是「積金易」平台的核心理念。 「積金易」平台由積金易平台公司設計,採用標準化、精簡化和自動化的模式,打造以人為本的行政平台。

  4. 2024年5月2日 · 一場席捲全球的「退休危機」正在逼近,每一個國家、政府都清楚了解,隨着人類的壽命愈來愈長,退休的時間也可能相對拉長。 退休對民眾而言既是愉快的憧憬,也有可能帶來嚴重的財政危機,如何解釋這場退休危機,已成為各國首要任務之一。 各國相繼出招 應對「退休危機」 有些國家提高法定退休年齡,例如法國、新加坡等;有些國家或地區同時完善退休產品規劃,例如香港近年就有扣稅三寶,以退休產品配合扣稅優惠,吸引更多人及早規劃退休。 在英國,一份新報告稱,最低的退休金供款率必需立即提高,否則數百萬人並沒有足夠的退休金儲備。 英國報告︰供款率需提升至12%

  5. 2024年5月6日 · 美國時間上周六(5月4日),是「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美:BRK)第59屆股東大會,亦是他在公司首席副董事長芒格(Charlie Munger)在99歲高齡離世後首次單獨亮相,主持問答環節。 與往常一樣,現年93歲的巴菲特不僅分享了他對巴郡眾多子公司和投資組合背後的財務基本面的見解,還有與「最佳拍檔」芒格的投資心路、友情點滴。 投資路上總覺孤獨. 惟有「建築師」芒格相伴. 在股東大會短片結束後,巴菲特在台上首先提到的是芒格。 他要求工作人員為芒格亮燈,並邀請現場約三萬名股東起立鼓掌,向他逾60年的商業夥伴致敬。 在掌聲和歡呼聲過後,巴菲特講述巴郡業績之餘,繼續談及芒格。 他自稱在商業決策上的主見強烈,某程度上在投資問題方面總是「自言自語」,有些事情他「認為自己做不到,便決不會做」。

  6. 2024年5月3日 · LPL Financial技術策略師Adam Turnquist接受《商業內幕》查詢時強調,自1950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在這六個月期間的平均回報率實際上是正值(+1.7%),而非負值。 回顧 過去10年 ,此數字更 躍升至+4% 。 Turnquist表示,聽信Sell in May可能會得不償失:「除非投資者能夠在其他資產類別中尋求更高的回報,否則離場可能並非最佳策略。 因為在他所研究過的5月至10月的所謂美股最疲弱季節,股票平均仍能帶來六個月的正回報。 Carson Group市場策略師Ryan Detrick亦所見略同。 過去40年. 美股「五窮月」 逾7成時間造好. Detrick更補充,5月本身對股市來說是個相對穩健的月份。

  7. 2024年5月22日 · 36歲就已經退休的Jace Mattinson幾乎擁有了FIRE運動者想要的一切。 4年前,他以7位數的美元金額,賣掉了自己的木材公司,然後他可以每周打3至4次高爾夫,去湖邊休憩,享受生活。 不過,8個月後,他發現退休生活並沒有想象中充實,並漸漸對提前退休失去了興趣,最終重返木材公司,因他想為自己的孩子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Brian Luebben同樣是經濟獨立的千禧一代,在辭去先前的銷售工作準備提前退休後不久,他開始覺得恐慌。 「 如果你有焦慮情緒,財務自由並不能簡單解決問題 ,」他表示。 「如果你有抑鬱症,財務自由也無法治癒。 小心那些人生巔峰的時刻,當你成為百萬富翁、實現財務自由時,也沒有人會替你慶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