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9日 · 心室顫動的發生,往往是本身背後的狀況已經太差了,導致心臟無法收縮,只能顫動。 」若發生心室顫動時,必須立即以直流電去顫及心肺復甦治療,但如果病患因感染嚴重導致休克,施以多次電擊搶救後,其他器官出現缺氧、缺血的狀況,恐怕最後還是無法挽救。 至於好發族群,包括有心肌梗塞病史、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變、電解質不平衡,以即使用古柯鹼、安非他命等毒品的人;而抽菸、飲酒過量過度疲勞、激烈運動與情緒激動,都可能是誘發心室顫動的危險因子。 延伸閱讀: 久坐死亡率增2倍! 心臟科醫師:下班健身還不夠,每1小時動一動,就算「走一步」也有助益.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年中驚喜大放送📣加49元 最多送49期!

  2. 2024年5月17日 · shutterstock. 2024-05-17 15:00. +A -A. 加入收藏. 改變數百萬人生命、享譽國際的百歲整合醫學之母麥加莉,曾是在學校遊戲場被霸凌的小孩;念醫學院時,重男輕女的校長,還曾要求一向有主見的她去看精神科醫師;婚後與丈夫一起開設診所,卻沒人把她當真正的醫師。 但沒多久,那些懷疑她能力的人都成為她的病人,只給她看病。 工作不順利的年輕人、婚姻不快樂的中年人、人人稱羨的名人,都喜歡向她敞開心扉,談身體的痛、心理的傷。 那些「很難找出病因,又很難治療」的病人,在她的診間,得到治癒疾病與生活處境的診斷和處方,許多人「從聽她說話那一刻起,人生就起了變化」,也有人「以前感到壓力很大的事,現在變得可以平靜以對」。 她執業已超過70年,現仍持續工作。

  3. 2024年5月27日 · 2021年5月中,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只要一打開電視,每一家新聞台都在報導每日的確診人數,全台充滿緊張的氛圍,醫院更是戰戰兢兢,媽媽看到新聞對我說:「妳看,就叫妳先不要辭掉護理這份工作吧! 但我反過來跟媽媽說:「妳要慶幸我已經先做好準備,離開高風險的環境,如果這時我還在醫院,妳不是會提心吊膽嗎? 媽媽聽完啞口無言,眼神透露出:說的也是! 當然,這只是生活中的日常玩笑話。 少了每個月的「穩定收入」,媽媽難免擔心我無法養活自己,甚至也不了解我透過自媒體創業是在創什麼業,真有辦法能待在家不出去工作嗎? 每個月到底是如何有收入進來的? ⋯⋯這些問題,連身旁年紀相仿的朋友、同事都不太清楚,更何況是大我4、50歲的父母?

  4. 2024年5月14日 · 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4)日證實,補充保費費率比一般保費費率低,但又依照一般保費去調整,導致兩者間出現明顯差異,基於公平性原則,520後將討論調漲補充保費費率。 石崇良也透露,補充保費中偏向「資本利得」的費率不應低於一般保費;意味股票族的補充保費可能提升。 現行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從高額獎金、兼職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等6類收入就原扣繳,各類所得單次給付金額上限為1千萬元,另執行業務收入、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及租金收入等4類下限為2萬元。 石崇良表示,過去費率上,補充保費和一般保費費率脫勾,二代健保開始設定一般保費費率4.91%,補充保費費率2%,後來都是依照一般保費成長率去調整補充保費,造成這兩個費率之間有明顯差異。

  5. 2024年5月23日 · 這樣的投資方式比較偏向於防守,原因是它需要的時間很長,或者資金很大,才能擁有「有感的報酬」。. 所以,我非常建議年輕人,越早開始越好,下表是分別從20歲到40歲、定期定額 3,000 元投入到70歲的報酬。. 可以看到,每天不會造成太大壓力的 100 ...

  6. 2024年5月15日 · 抗肝癌 巧用中醫助攻存活率. 根據衛福部二 二二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肝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影響國人健康甚巨。. 肝是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沒有症狀,當出現明顯不適時,早已是中晚期,讓治療變得棘手。. 台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 ...

  7. 2024年5月26日 · 2024-05-26 17:44. +A -A. 加入收藏. 準退休族注意! 勞保離職退保前記得確認建康狀況,專家以親身經歷表示,只要在請領老年給付前認定為永久失能,就能額外多領1筆失能給付,等於包含勞保年金在內,退休後就有2筆養老金。 但提醒若順序弄錯,老年給付比失能給付早請領,因勞保效力已失效,就無法再申請失能給付。 以投保薪資上限4.58萬元計算,若失能符合第1等級標準,可領183萬元,若確認為職災造成還可加乘50%,提醒辛苦一輩子的勞工們,別讓自己應得的274.8萬元飛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