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7日 · 觀看苦難背後的細節. 2014年10月來自非洲的祕密非法移民者試圖翻越位於摩洛哥的西班牙飛地美利雅Melilla一處高爾夫球場邊界圍籬。 (攝影/REUTERS/Jose Palazon/達志影像) 「1988年迄今,將近2萬人死在歐洲堡壘(Fortress Europe)的大門。 」 《非法公司》(Illegality, Inc.)作者魯本.安德森(Ruben Anderson)寫道: 「對走投無路的移民而言,苦難並沒有在歐洲大門止步。 新聞媒體、民粹政客、熱忱官僚抓住機會,將非法移民妖魔化,化成一個陰魂不散的外來者,乘著浪潮入侵西方國家。 在他們的論述中,世人看到一個全球社會的化外之人:有時令人著迷,有時無人聞問;有時帶來恐懼,有時令人同情。

  2. 2024年5月21日 · 立法院會21日表決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各黨團皆進行甲級動員,在藍白陣營人數優勢下,通過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共提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25條再修正動議。 (攝影/楊子磊) 在5月17日衝突之前,立院周遭已多年未聚集抗議人潮。 過去除了2014年「太陽花學運」占領議場外,前總統蔡英文第一任期的2016至2020年間也曾有數場爭議,例如兩次《勞動基準法》修法、俗稱年金改革的《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法等,皆引發朝野衝突及相關民間團體上街,民眾甚至試圖闖入立院院區。 過往各項爭議中,民進黨於2017年第二次修改《勞基法》為指標事件。 該年民進黨黨團同樣挾人數優勢在50天內將草案送入院會表決,也遭勞團批評程序黑箱、公聽會無效力。

  3. 2024年5月16日 · 【Data Reporter】從外交、經濟、軍事回顧近16年美中台關係變化,賴清德新政府將如何開創新局?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從外交、經濟、軍事回顧16年美中台關係變化,賴清德政府將如何開創新局? (攝影/Mario Tama/Getty Images、Edgar Su/Reuters、黃世澤;設計/江世民) 派軍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 台軍演. 賴清德新政府即將上任,面對影響台灣發展至深的「美中台關係」,他該如何在馬英九、蔡英文各8年任期後,開創新局? 《報導者》從外交、經濟、軍事預算等角度,觀察這16年的變化、機會與挑戰。

  4. 2024年5月11日 · 以攝影記錄文明類似於殖民時期的人類學家透過田野工作來記錄某地的文明而將照片視為文明的產物這一觀點則更接近於當代人類學者的做法他們更注重對自身的反思性考察──比起照片如何記錄文化更重要的是照片是如何被生產理解傳播與使用。 《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中有一些作品採取了這種觀點,特別是在「說服」、「控制」和「破裂」這幾個單元中,觀眾可以看到照片中不僅有新聞媒體、攝影工具,甚至是拍攝現場本身,攝影不再僅是記錄對象的工具,而已成為被觀察的對象。 這是整個展覽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 例如,美國紀實攝影師 亞力克・索斯(Alec Soth) 的〈巴黎大皇宮(卡爾・拉格斐)〉(Grand Palais (Karl Lagerfeld))彷彿揭露了現代社會中無所不在的鏡頭對人的窺視和規訓。

  5. 《報導者》是由「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致力於公共領域的深度報導及調查報導,為讀者持續追蹤各項重要議題。我們秉持開放參與的精神,結合各種進步價值與公民力量,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6. 2024年5月21日 · 人權司法. 從肢體衝突到表決大戰,立法院究竟在吵什麼?. 4張表解讀國會改革、花東條例爭議. 院內衝突、院外萬人抗議所為何來?. 《報導者》整理此次國會改革、花東條例等相關提案的立法流程爭議、國會改革朝野版本差異、花東條例三法內容與預算、未來 ...

  7. 2024年5月24日 · 針對立法院新增的聽證權內容,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林佳和指出,法國、美國等民主國家都有類似制度,讓立委有聽證權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藍白版本中夾雜了「藐視國會」設計,能強制要求私人、民間團體提供資料跟答覆,「立委會不會透過質詢權跟聽證權,讓國家安全、國防走向一個不設防的情況? 令人擔憂」。 而二讀條文中「外交、國防或其他依法令應祕密事項者」雖能以祕密會議進行,與會者需簽訂保密條款,但林佳和認為,條文只能做形式上排除,像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去年起涉入潛艦國造洩密案 、 同黨立委徐巧芯日前涉及洩密案 ,就代表仍存在風險。 24日二讀與聽證權相關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59-4條修法明載,受邀出席之政府人員與調查事件相關之社會上有關係人士於必要時,「經主席同意」得由律師等相關人員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