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7日 · 看留言討論. 好食課在之前的專欄中,敘述了台灣人缺碘的狀況與危機,並說明如何補充碘的方式,但其實即便家裡使用了碘鹽,也可能因為現在的外食習慣而無法消除缺碘問題! 在這篇專欄中,好食課營養師將解析為什麼我們如此缺碘,也希望未來餐飲業者可以重視碘問題,讓國人免於缺碘危害之中。 解析一 缺碘主因可能不是家用鹽,而是外食問題. 碘鹽是公認效益最佳的補碘方式,有著穩定攝取與成本低廉的優勢,然而現在與第一次制定碘強化政策的年代已相差半世紀,飲食習慣已從家庭煮飯逐漸轉移成外食,又有大量的加工食品,這代表原本可以補充碘的鹽來源,從可控轉變成不可控因子,若加工食品、外食餐飲都未使用碘鹽,我們就更容易處於高風險的缺碘環境中。 整理一 外國碘強化政策,因應飲食文化變更.

  2. 2024年5月17日 · 究竟預防子宮肌瘤有哪些食物禁忌?哪些可吃?哪些不可攝取?才能遠離子宮肌瘤帶來的健康風險呢?快來看看以下 3 大禁忌與 3 大避免子宮肌瘤飲食,和妳一起保護子宮! 子宮肌瘤食物禁忌: 油炸、高油食物:

  3. 2024年5月13日 · 日前吳昌騰醫師在臉書「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 」中分享衛教知識,指出發燒的定義為 「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 38 ℃ ,介於 37.5 ℃ 與 38 ℃ 之間的體溫可能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必須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症狀判斷是否有發燒現象」 。 另醫學教科書對不同部位測得的發燒溫度也有不同定義,一般來說: 1、腋溫達37 ℃,即是發燒。 2、舌下溫達37.5 ℃,即是發燒。 3、耳溫正常來說介於上述前兩者間,但目前常用耳溫槍所測溫度,兩歲內是38 ℃以上才算發燒,3-10歲為37.8 ℃以上,而11歲以上為37.6 ℃,肛溫則達38 ℃以上才算發燒。 目前衛福部以耳溫槍測量入境者溫度,當耳溫測量達37.5℃作為體溫篩檢的發燒準則。 推薦閱讀: 孩子出遊發燒了怎麼辦? 退燒處理報你知.

  4. 2024年5月21日 · 何肇基指出,在肺癌類型中的非小細胞肺癌中,目前已找到9類驅動基因,其中3類也在別的癌症中被發現,而具有跨癌別特定基因變異的肺癌患者,傳統化療預後差,無惡化存活期和總存活期顯著縮短,若能接受標靶藥物治療,中位數整體存活期可增加約1倍。

  5. 2024年5月12日 · 1. 均衡飲食、攝取低GI食物 : 減少大量醣類攝取,可選擇全榖雜糧、水果、堅果、乳品和豆魚蛋肉類,並多食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避免餐後血糖的情形發生。 研究發現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媽攝取低GI值的飲食,相較於攝取GI值的媽媽,未來須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的機率將下降50%! 2. 健康烹調 : 烹調食物減少油炸方式,宜採清蒸、水煮、涼拌等方式。 3.

  6. 2024年5月20日 · 根據患者主訴的輕重程度以及症狀, 眩暈一般可分為良性姿態性眩暈、急性內耳炎、嚴重的中耳炎、脊椎基底動脈暫時性缺血或中風、梅尼爾氏症等。 而季節交替時好發的眩暈多半屬於病毒感染的內耳炎,或是內耳微血管過度收縮或阻塞而發生暫時性缺血所引起的。 李宏信表示, 眩暈雖沒有直接性的致命危機,但發作起來仍會造成生活上極大的不便。 所謂的眩暈,指的是患者即使處於靜止的狀態下,卻仍感到周遭景物天旋地轉,或是身體搖晃的感覺,且常伴隨有噁心、冒汗、臉色蒼白等自律神經失調的反應,嚴重者雙眼無法睜開及正常行走,和一般的頭暈,昏昏沉沉的感受大不相同。 推薦閱讀: 運動後頭暈要小心,醫師圖文解說(懶人包) 頭暈該怎麼改善?

  7.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定義「慢性疲勞症候群」,指的是疲勞感持續或斷斷續續出現長達6個月以上的現象。 若民眾在排除癌症等重症疾病的可能性後,疲勞感仍無法因睡眠或休息而減緩,且日常活動力也降低,並合併有下列四項以上次要症狀,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