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臺灣正體. 賴清德 (1959年10月6日 — ),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民主進步黨 籍,現任 中華民國總統 (兼任 國家安全會議 主席)、 民主進步黨主席 和 中華文化總會 副會長,曾任 中華民國副總統 、 行政院院長 、 臺南市市長 、 立法委員 、 國民大會 代表等職務。 高中就讀 建國中學 ,大學在 國立臺灣大學 復健醫學系獲得學士學位;之後於 國立成功大學 醫學院取得學士後醫學系學位,並於2003年獲得 哈佛大學 公共衛生碩士學位。 原為 成大醫院 和 新樓醫院 醫師,後來因擔任 陳定南 競選 臺灣省省長 「全國醫師後援會」總召集人而進入政壇。 曾多次當選國民大會代表和立法委員,並於2010年當選為臺南市市長,2014年順利連任。

    •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銘皆受邀,除了賴清德以外的 ...

    • 童子瑋

      基市議員童子瑋選連任 力挺表叔賴清德 喊出明年選總統. 聯 ...

    • 行政院院長

      唯一競選總統成功的行政院院長:賴清德 曾任行政院院長的副 ...

    • 英文

      Lai Ching-te (Chinese: 賴清德; born 6 October ...

    • 民主進步黨主席

      民主進步黨主席,是民主進步黨的政党领袖,現任黨主席為賴 ...

  2. 21 小時前 · 賴清德 (1959年10月6日 — ),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民主進步黨 籍,現任 中華民國總統 (兼任 國家安全會議 主席)、 民主進步黨主席 和 中華文化總會 副會長,曾任 中華民國副總統 、 行政院院長 、 臺南市市長 、 立法委員 、 國民大會 代表等職務。 高中就讀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大學在 國立臺灣大學 復健醫學系獲得學士學位;之後於 國立成功大學 醫學院取得學士後醫學系學位,並於2003年獲得 哈佛大学 公共衛生碩士學位。 原為 成大醫院 和 新樓醫院 醫師,後來因擔任 陳定南 競選 臺灣省省長 「全國醫師後援會」總召集人而進入政壇。 曾多次當選國民大會代表和立法委員,並於2010年當選為臺南市市長,2014年順利連任。

  3. 2024年5月23日 · 因此,外界認為此次演習是針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回應,威嚇意味濃厚。. 解放軍發佈的演習區域圖顯示,此次演習將環繞台灣主島,同時將第一次 ...

  4. 2024年5月20日 · 首頁. 正向思考. 充電學習. 從醫界轉戰政壇30年總統賴清德我從未預料會從政這是意外的人生. 作者/蕭富元 | 天下雜誌出版 | 2024-05-20. 一九八六年二十七歲的賴清德走出台南火車站分不清東西南北這是他第一次到台南他滿心期待進醫學系念五年然後到醫院實習受訓考專科醫師執照當一個醫生實現媽媽和自己的夢想。 那一年,他也即將和陪考時認識的那個美麗女孩兒共組家庭。 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複製連結. 然而,命運總是想要偷改你的劇本,這裡修一段,那裡加幾個字,再補上幾行,就把你帶到完全不同的結局。 二〇一四年七月二十二日,賴清德身後跟著二十幾個市政府官員,在台南火車站搭上低地板冷氣公車,從府城市區,一路坐到昔日台南縣新化。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4年5月21日 ·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指出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兩岸相關論述在過去四個月都已提及除了八個字互利互惠共存共榮他分析過去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和蔡英文的四個堅持」,都是相對溫柔節制的表述得到北京回應卻是聽其言觀其行未答完的考卷」,形同中國變老師台灣變學生。...

  7. 2024年5月13日 · Watch on. 發布時間: 2024-05-13 19:31 更新時間:2024-05-13 20:53. 葉霈萱 謝其文 / 綜合報導. 準總統賴清德520即將上任而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賴政府執政下的兩岸關係會如何發展曾自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在4年副總統任內不斷修正路線也拋出兩岸執政黨應展開良性對話被視為釋出善意在北京當局堅持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下,賴政府的兩岸關係會越趨對立,還是有融冰機會? 時任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於2023年5月29日提及,「習近平,如果我有機會跟他共用晚餐的話呢,我會勸他放輕鬆一點,不用壓力那麼大。 準總統賴清德於2024年1月13日說道,「和平對等、民主對話,才最符合兩岸人民利益,也是雙贏的唯一出路。

  8. 2024年5月20日 · 賴清德.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總統賴清德今天宣誓就職他在演說時表示他年輕的時候立志行醫救人從政的時候立志改變台灣現在站在這裡立志壯大國家他以無比堅定的心情接受人民的託付就職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肩負起帶領國家勇往前進的重責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