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頤和園》裡,描述兩名青年跨越十多年的激情,背景穿插著六四等社會事件,這樣從戀愛瞥見政治巨靈的電影,至今中國觀眾無緣得見。 今年2月,中國第5代導演張藝謀以文革時期為背景,描述勞改營囚犯溜出農場看電影,與一名孤兒結下不解之緣的《一秒鐘》,也因為中國官方宣稱的技術審查,被迫在柏林影展撤展。 公權力的荒謬令張贊波感到憤怒,但人民的攻擊卻令他感到悲傷。 當他8月7號在Facebook直言批評中國抵制金馬獎時,網路一片怒罵,要他「換個國籍」、把他扣上台獨分子的帽子,甚至有網友留言:「你在台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想要博眼球、搞個性,那我只能問候你全家。

  2. 2021年11月18日 · 片中的芳儀,小學時媽媽(林嘉欣飾)帶著她和妹妹遠赴美國,爸爸獨留在台灣打拼以供家庭開銷,後來媽媽在她國中時診斷出乳癌,三人只好搬回台灣治療。 遷徙美國與台灣之間,文化差異讓女孩適應上備感痛苦,青春期的她也無法諒解媽媽罹病後的情緒爆炸。 「芳儀」,正是少女時的阮鳳儀。 飾演芳儀的素人演員方郁婷,在《美國女孩》中細膩詮釋青春期少女對自由的嚮往、對文化環境的不適應,以及面對母親罹病的恐懼和衝突,雙料入圍本屆金馬最佳女主角與新演員。 (劇照提供/傳影互動) 選擇如此近身的主題,如何保持客觀和節制? 阮鳳儀說,「時間」給了距離,距離拉開了視野。 她坦承,電影中芳儀的體悟,並非自己在那個年紀時可以有的,而是長大後回望才看見的視角。

  3. 1986年,28歲的祁家威召開一場國際記者會,公告自己的性傾向,成為全台灣第1位出櫃的同性戀者。 據祁家威描述,這場記者會辦在麥當勞,吸引了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海外媒體,問祁家威當初如何聯絡國內外媒體,他露出一副「這沒什麼」的神態,認真地描述如何為自己辦一場記者會。 「到松江路中央通訊社它有一個信箱嘛,每個信箱我就丟通知,那時候還沒有捷運的年代,我就在麥當勞辦,麥當勞店長很生氣,反正我點了20杯果汁有付錢嘛,但是有閃光燈在那邊她就很不爽,希望我以後不要在那邊辦了。 不喜歡跟著團體行動的祁家威,從1980年代便是一個人。

  4. 2021年11月5日 · 李大師所著之《我深愛的雷奈、費里尼及其他》,2013 年,書林出版,書封照片由豫中攝影。 在台映,李大師還沒遭遇畢生的摯愛:雷奈《廣島之戀》、費里尼《八又二分之一》,因為這兩部片的拷貝,在過了准映期之後都已銷毀。

  5. 2022年8月2日 · 趙家緯/解讀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政府不明說的三大矛盾點. 位於台中火力發電廠附近的電塔與電網。. (攝影/余志偉). 台積電近來積極擴增廠房。. (攝影/陳曉威). 架設在嘉義布袋魚塭上方的光電板。. (攝影/馬雨辰). 2015年位於 ...

  6. 愛女的叛逆期特別長. 基督教晨曦會由牧師劉民和創辦,走過吸毒、戒毒的日子,他現在用自身經驗協助藥癮者與他們的家人。 每週五晚上,3、40位家屬魚貫走進萬華的聚會所,位在地下室的空間像座地堡,抵禦外界的眼光與指責;有人遠從新竹來,只為了走進能彼此理解的世界。 採訪過程中,許阿姨反覆著一個心願:孩子能當個普通人就好。 (攝影/余志偉) 許阿姨是在去年(2018)8月來到這裡,那時她已經要放棄唯一的女兒,「完全不想理她,但每天還是放400塊在桌上,怕她餓死。 雖然是參加家屬團契,她仍打扮得像要參加商圈同業的聚會。 去美容院打理的頭髮、粉色針織衫配碎花衣裝,手指上的鑽戒閃爍。 她是單親媽媽,賺錢是為了把女兒栽培成鳳凰。

  7. 薇君名片上的職稱是兒童權益促進會理事長,但她更為人知的身分是受虐殺男童王昊的姑姑。 2011年男童王昊慘遭母親同居人虐殺致死後,王薇君一次又一次地在媒體前痛批司法不公,更曾發起「拒養殺人犯」行動包圍司法院;鏡頭上的她總是穿著一身黑,講起話來時而冷靜淡定、時而崩潰嘶吼,但唯一不變的是她堅定的眼神,總讓人想起武俠片中為了尋仇而活的女子。 王薇君鮮明的形象讓她儼然成為「反廢死代言人」,每當有重大刑案發生時,許多媒體總喜歡在第一時間採訪她,好補上最為偏激的支持死刑言論。 然而這樣一個「反廢死大將」卻在今年3月3日的早晨與廢死聯盟共同召開記者會, 發表新書《隱形的吶喊—犯罪被害人心內話》 ,呼籲政府傾聽受害者家屬心聲。 除了7個受害者家屬的故事之外,書中也收錄3位加害者親友的內心煎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