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並可視疫情風險或實務需要考慮擴大使用呼吸道防護和護目裝備的時機。 (二) 醫療照護機構可依社區傳播風險評估與各單位實務現況 (如:院內群聚事件、進入高風險單位),實施感染源控制措施,訂定應佩戴口罩之情境與區域管理規範。 (三) 醫療照護機構應有適當的空調通風系統,且應依循廠商建議定期清潔、檢查、維護保養或更換系統相關耗材配件等,確保有效通風,維護室內空氣品質。 疾管署強調,口罩規定鬆綁,民眾生活回歸常態仍應持續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並籲請儘速踴躍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

  2. 2024年5月12日 · 疾管署表示,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控,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將在2024/05/19停止「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之公告。 不過由於新冠病毒並未消失,因應口罩令解禁,疾管署參考WHO、美國、英國等管制措施,也調整了民眾出入相關機構時佩戴口罩的建議。 疑似/感染者:避免入院or期間佩戴....

  3. 2024年5月9日 · 疾管署因應這項措施,參考國際規範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其中針對民眾有提出三點建議: (一) 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 (二)...

  4. 2024年5月8日 · 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宣布,5月19日起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從強制佩戴口罩調整為建議佩戴。 國內口罩令歷經1265天,正式全面解除。 口罩令全面解除 醫療機構、老人福利機構5/19起鬆綁.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說明,雖然近期國內呼吸道感染狀況仍起起伏伏,但若是一直擔心,就會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因此還是要回歸正常生活,防疫措施也該陸續恢復到過去狀況,由民眾自己衡量自身狀況,多多注意、防範,如身體不舒服時自主佩戴口罩、遵守咳嗽禮節等。 「醫院本來就是細菌、病毒比較多的環境,又有許多脆弱族群」,王復德建議,若自身有呼吸道感染狀況,或是本身是抵抗力較低、年紀較大的高風險族群,進入醫院或到人潮密集處,建議還是要佩戴口罩,避免把疾病傳染給他人或遭到感染,做好自我風險管理。

  5. 2024年5月3日 · 疾管署表示,手部衛生是預防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及抗生素抗藥性最簡單、有效且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及照顧者應落實洗手5時機(接觸病人前、執行清潔/無菌操作技術前、暴觸病人體液風險後、接觸病人後、接觸病人週遭環境後)及正確洗手步驟(內、外、夾、弓、大、立、完),以防止醫療照護機構內病菌的傳播。 疾管署呼籲,除了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外,仍需要民眾的共同參與,在此籲請民眾一起遵守在吃東西前、接觸小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看病前後,加強手部衛生,確實正確執行洗手步驟,並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以齊心協力遏止傳染病、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與抗生素抗藥性的發生。

  6. 5 天前 · 指揮中心公布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 (資料照片陳愷巨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8日表示為持續推動新台灣模式」,達到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的目標指揮中心持續針對確診者進行重症清零輕症有效控管之策略並訂定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請符合資格民眾配合落實相關事項內容重點摘述如下確診者健康條件須符合年齡<65歲之無症狀或輕症且無懷孕或洗腎。 同住未確診者年齡<65歲,且無懷孕或洗腎。 除因必要之照護或被照護需求,確診者不得與65歲以上、懷孕或洗腎之未確診者同戶隔離。 二、居家環境條件: (一) 境外移入個案:

  7. 2 天前 ·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8)日表示,為使疫苗有效運用,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於今(2024)年5月20日專家會議建議,自5月28日起短期開放50-64歲民眾[1974年(含)以前出生]公費接種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至公布用罄為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