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為扭轉弱勢肺腺癌患者處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肺癌學會等 5 大醫學會在先前已參照國際經驗及臨床試驗結果共同提出建議找不到基因變異的晚期肺腺癌病人應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註1合併化療作為第一線治療的首選陳育民提出數字為證假如第一線單用化療病人的中位存活期是 10.6 個月,如使用免疫療法加化療,存活時間將翻倍提升至 22 個月。 另一方面,5 年存活率也倍增,「(開始治療)5 年後,免疫合併化療的 100 位病人中,有 20 人還在,單用化療的只有 10 人還在。 圖片來源/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

  2. 2024年5月8日 · 肺癌是吸進來的,想呼吸就應做篩檢.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以員工健康是企業最大的資產談肺腺癌的防治為題演講指出肺癌是當今最要命的新國病堪稱癌症三冠王」,每年死亡總人數超過1萬人早已超越肝癌居冠。 且肺癌是目前每年癌逝人數唯一破萬的一種癌症,發生率同樣在去年超越大腸癌,達16800多例。...

  3. 2024年5月23日 ·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提供肺癌專家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肺腺癌佔了新診斷病人的 75%有基因突變者可使用標靶藥品沒有基因突變的肺鱗癌病人目前仍以化療為主大概 10% 病人在符合健保條件下可單用免疫加上肺鱗癌也不過增加 5%,仍有治療缺口。 余忠仁也提到,免疫相較於標靶藥品的給付落後很多,10 年來免疫治療已經是治療的趨勢,但台灣臨床上免疫治療給付的比率很低仍落後國際,醫師用藥仍受限於健保尚未給付,期望如果要實現晚期肺癌 5 年存活率倍增的目標,須擴大免疫藥物的給付和應用,解決醫療現場的醫病困境才有機會。 (延伸閱讀: 每 4 分 19 秒有 1 人罹癌!

  4. 2024年5月6日 · 肺腺癌被形容為無聲殺手」,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曾接受TOPick訪問時指出肺腺癌屬非小細胞肺癌之一據統計數字顯示本港平均每年有約3000宗肺腺癌新症確診個案陳亮祖指出肺腺癌與一般肺癌略有不同肺腺癌未必與吸煙有關係患者相對較年輕他曾接觸有患者僅30歲便確診他直言肺腺癌的起因至今未能確認有機會與環境污染空氣內出現放射性氣體有關。 經常待在辦公室,空氣不流通,空調內的「氡氣」會釋放幅射,市民吸入太多,會有可能引起肺部細胞變異造成癌症。 陳亮祖表示,肺腺癌早期徵狀並不明顯,確診時大多已達末期,並擴散至身體其他地方。 患者的徵狀,亦已超越持續咳嗽和氣喘等一般肺癌的情況: 患者會感到骨痛或頭痛,四肢乏力,但其實當時癌細胞已由肺部擴散至肝﹑骨或淋巴。

  5. 3 天前 · 菸齡50年老菸槍久咳不癒 經診斷罹肺腺癌. 64歲許先生是50年菸齡的老菸槍,退休後因久咳不癒,在家人勸說下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門診戒菸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4年5月7日 · 台灣的肺癌患者中肺腺癌佔比高達約七成遙遙領先其他類型的肺癌。 尤其特別的是,台灣肺腺癌和歐美國家很不一樣,不抽菸也遭殃的比例特別高,一直是一個困擾醫學界的難解謎團。 【 延伸閱讀:不抽菸得肺癌重大發現登上《自然》封面! 破解空污致癌機制、提出全新預防和治療方式 】 過去已有不少專家猜想,除了台灣人特殊的基因背景外,空污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縮寫 PM)是導致不吸菸肺癌的「藏鏡人」之一,特別是其中的 PM2.5,指的是粒子直徑小於 2.5 微米(1 微米=百萬分之一公尺)的細微顆粒,大約 28~30 顆才如一根頭髮粗。 汽機車和燒煤、柴油、木柴都會產生 PM 2.5,因為粒徑小,可以深入肺泡,並可能抵達細支氣管壁,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

  8. 2024年5月6日 · 港怡醫院肺癌治療中心聯席總監呼吸系統科名譽顧問醫生溫志堅醫生在分享會指出肺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而較常見的風險因素包括吸煙吸入二手煙空氣污染長期接觸致癌物如石棉鈾等)、曾患肺部疾病家族遺傳等。 他續指,肺癌常見病徵包括持續咳嗽、咳血、吞嚥困難、胸肺反覆感染或久未痊癒、呼吸困難、聲音嘶啞、胸口疼痛、不明的疲倦及體重下降等;然而患者在患癌初期的病徵都不明顯, 其實早期肺癌最常見病徵就是沒有病徵,當出現病徵時大多都已屬中或後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