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13日 · 離婚之後的龍應台,應香港大學之邀,帶著大兒子安德烈去了香港,擔任港大客座教授,並寫下了《龍應台香港筆記》。 進到這裡為止了,因為後期這個人已經背離了初衷, 她花費400天寫了《大江大海》卻被李敖花40天寫成《大江大海欺騙了你》去痛批 ...

  2. 2016年5月13日 · 龍應台對其家庭生活的描寫,隻字不提她的德國外交官前夫,只在2003年作品《銀色仙人掌》中透露自己已經離婚。. 當年,23歲的龍應台赴美留學,一待就是8年,在那裡與德籍丈夫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但是她的心裡卻沒有把美國當成自己的家,1983年 ...

  3. 2022年3月3日 · 當外界定義她為「沉重」的作家,70歲的龍應台卻出了一本小書。 卸下公職、移居鄉間,她這回不談國族、社會、時事,改談「獨處」,以及在大山大海、部落之間行走的體悟。

  4. 2021年11月2日 · 龍應台的前夫. 說到龍應台的私人生活,就不得不提她的前夫,她的前夫為德國人,是一個外交官,當時她在美國與丈夫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她的心裏卻沒有把美國當成自己的家。 10年之後,龍應台偕同德籍丈夫,一起回到台灣,本以為自己可以落地生根。 6. 育有兩子. 但是他們在台灣只住了3年,因為丈夫事業上沒有空間發展,1986年,他決定赴瑞士應聘,龍應台隨夫同行。 從34歲到47歲,龍應台在歐洲度過了相夫教子的13年,一路隨着丈夫從瑞士搬家到德國,把兩個兒子安德烈和菲利普帶大。

  5. 2006年1月26日應台在香港《明報》、臺灣《中國時報》等香港、臺灣、新加坡與美國多家媒體上同時發表〈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給胡錦濤先生的公開信〉,為聲援《 冰點 》打開序幕。. [38] 龍應台描寫國共內戰的《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遭 李敖 出版專著 ...

  6. 龍應台任內擬定《博物館法》、《電影法》、《公廣法》、《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等法案,《電影法》在2012年3月付委,《文化資產保存法》在2011年4月付委,但龍應台在完成詢答後未積極推動,致任內並無任何法案完成三讀。

  7. 2024年5月14日 · 父亲 龙槐生 是 湖南 衡山 人,十五岁时加入 宪兵队 ,曾参与 中华民国抗日战争 中的 淞沪会战 和 南京保卫战 ,来台后任警察。 母亲 应美君 是 浙江 淳安 人,1949年迁至 高雄 。 二人有四子一女:长男龙应湘留在大陆;其他的四个子女在台湾成长,胞弟 龙佛卫 为 精神科 医师,曾任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 松德院区院长。 [3] 龙应台不会父母的母语。 “多少年后,我才知道,为了说这美丽的 国语 ,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是一个没有方言的人。 我不会说母亲的方言,浙江 淳安话 (注:属 吴语 )。 我不会说父亲的方言,湖南 衡山话 (注:属 湘语 )。 ” [8] 生平 [ 编辑] 1952年,龙应台生于 高雄县 大寮乡 (今 高雄市 大寮区)。

  8. 2018年4月23日 · 龍應台形容自己的母親是個「厲害、乾脆、勇敢、堅強的女人」,在那個大江大海的戰亂年代,嫁給一個天真而不善營生的丈夫。 因為從中國大陸逃難來台灣,貧窮讓生活清苦,生了四個孩子的一個家,都要靠這個女人支撐,「但她對家人從不嚴厲。

  9. 2020年9月18日 · 作為1949年逃難來的難民之女,18歲以前,龍應台不管到哪個村子、換哪個學校,永遠是班上唯一的外省小孩,然而,被善待的溫暖跟明亮的感覺,一直記在她心裡,以致小說前半部,有人說慢,但每一篇章登場的人物、每一細細描繪的荒野角落,都有她長年的

  10. news.tvbs.com.tw › life › 392177TVBS新聞網

    由於此網站的設置,我們無法提供該頁面的具體描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