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
    L
    ERA
    K
    BB
    本季0
    3
    6.75
    15
    9
    賽季 20239
    9
    3.77
    110
    40
    終場
    6月 7日vs紅襪
    W
    7 - 2
    4:10 下午 EDT
    6月 8日vs紅襪
    2:10 下午 EDT
    6月 9日vs紅襪
  2. 2023年7月26日 · 7月14日晚間,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左3)與《價值戰爭》共同作者──現任台灣駐WTO常任代表羅昌發(錄影)、李柏青、林建志──以及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邱義仁,參加「21世紀全球『價值戰爭』與台灣的角色:來自台灣的WTO經驗,《價值戰爭》深度座談」。 (攝影/陳曉威) 「我們不應把美中衝突當作一種修昔底德的陷阱、只是『兩強在爭』。 季辛吉後,國際政治永遠在講現實利益、而不講價值;而我之所以講『價值戰爭』,就是想告訴大家,如果理念不同,利益終究也很難是相同的。

  3. 2023年6月26日 · 《報導者》在第一時間整理出性騷擾重要的關鍵十問,理解性騷到性侵的光譜與救濟方式。 我們也檢視這波運動爆發的政黨源頭,三大政黨是否建立了規範與流程? 關於在過去20年陸續上路的《性別教育平等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等性平三法,我們爬梳最新數據發現,性騷加害人平均罰鍰僅新台幣1.8萬元;而一年約有20萬人在工作場所遭受性騷,但走申訴的人數只有兩成? 為何法律如此「難用」,癥結點在法還是在人? 「大局為重」、「息事寧人」的文化不只在社會,也發生在校園。

  4. 2023年9月17日 · 評論. 曾培琪/戒嚴時期監控人員的身分資料應公開嗎? ──在「國家安全」與「真相知情權」間尋找平衡點. 政治檔案公開是轉型正義的重要課題。 圖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的國家檔案閱覽中心入口。 (攝影/黃世澤) 【編按】 2022年5月,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解散,原有業務移轉給行政院轄6個部會依據有關專業接手執行。 然而台灣針對威權統治時期不法行為的轉型正義問題,由於台灣轉型正義法制設計並未完備,至今多仍未能處理。 與此同時,威權統治時期的人、事、場景多已消逝,或轉換面貌,台灣的轉型正義工作正在面臨嚴峻的時效問題: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都已高齡,能等待平反的時日已然不多。 《報導者》曾於2016年刊出 各國轉型正義專題 ,也長期關注此議題。

  5. 眾議院跨黨派議員同行,麥卡錫承諾「美國挺台是跨黨派共識」. 儘管蔡英文總統與麥卡錫議長選在加州會面的消息,早在3月初就已被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獨家曝光,但由於中國文攻武嚇的施壓,以及台美政府特別低調的謹慎處理,蔡麥會的行程 ...

    • Mike Clevinger1
    • Mike Clevinger2
    • Mike Clevinger3
    • Mike Clevinger4
    • 爭議1:台灣其實早已開放美國牛、豬,這次新開放了什麼?
    • 爭議2:食用含瘦肉精的肉品到底安不安全?真正隱憂在哪裡?
    • 爭議3:瘦肉精肉品開放進口、本土卻禁用,「一國兩制」有沒有問題?
    • 爭議4:台灣肉品市場小,為什麼美國一直希望台灣開放?
    • 爭議5:開放含瘦肉精豬肉、30月齡以上美牛,會不會衝擊台灣市場?
    • 爭議6:明年開放含瘦肉精的肉品後,我們要怎麼辨別肉品來源?
    • 爭議7:「不用藥」的台灣豬,有出口競爭力嗎?
    • 爭議8:政府宣稱將投入百億產業基金,真的能穩定本土養豬業?
    • 爭議9:涉及重大產業及食安政策,為何開放預告期才7天?
    • 爭議10:管制瘦肉精,地方政府自訂「零檢出」標準可行嗎?

    台灣2012年就已開放進口含瘦肉精的美國30月齡以下牛肉,此次開放的是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以及飼養30個月以上的美牛,也是歷來台灣和美國政府貿易攻防的重點。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是乙型受體素一種,台灣俗稱「瘦肉精」,屬於類交感神經興奮劑,本來研發用於治療人類氣喘疾病,但未通過臨床試驗。後來藥廠發現添加在畜禽的飼料中可以增加豬隻瘦肉5公斤,減少飼料18.5公斤,甚至還可提前4天宰殺賣到市場,降低成本。除了萊克多巴胺,其餘代謝較慢、毒性較強的瘦肉精包括沙丁胺醇、克倫特羅等,則未允許開放進口。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的爭議已10幾年。美國早在2007年、當時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任期的最後一年,就要求台灣開放,農委會和衛生署(現改制為衛生福利部)一度預告將開放進口,但遭到豬農激烈抗...

    人體攝食過量的萊克多巴胺會造成心悸、嘔吐、頭暈、血壓升高,而且萊克多巴胺即便加熱後也不易被破壞,專門負責協調並建立食品安全國際標準的「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ODEX)在2012年制訂了萊克多巴胺的殘留標準,牛豬肌肉、脂肪殘留量是10ppb(parts per billion,10億分之1濃度),肝40ppb、腎90ppb,其餘部位則未定標準,同年7月,經聯合國各會員國表決,持正面態度的美國與持反對意見的歐盟各國展開交鋒,最終結果69比67票,僅2票之差通過殘留標準。 歐盟質疑CODEX的評估報告並未針對孩童、老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別評估風險,且報告中6名受試者太少,迄今也僅有此份人體試驗報告,更只有評估短期急性毒,沒有長期影...

    針對含瘦肉精美豬、30月齡以上美牛開放進口,農委會在8月28日預告修正《動物用藥品管理法》第五條第一款,為即將進口的美國牛豬肉訂定萊克多巴胺的容許量;至於國內畜牧業則維持禁用,形成台灣肉品萊克多巴胺使用的「一國兩制」。農委會強調,此舉是為了區隔進口與自產豬肉的保護措施,鼓勵民眾對國內畜牧業有信心,可以盡量消費自產豬肉。 然而,「一國兩制」依舊有風險存在。陽明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長楊登傑就指出,最大的疑慮在於「混淆」,肉品加工就是一個漏洞。像香腸、貢丸或肉鬆等加工食品,若業者為了成本考量使用含萊劑的美豬,光從味道,民眾根本難以區別。 目前包含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26個國家(地區),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成為動物飼料的添加劑;在國際貿易壓力下,亞洲國家如越南,以及飲食習慣與台灣相...

    根據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統計,去年(2019)美國出口約267萬公噸豬肉,前3名分別是墨西哥70萬公噸、中國(含香港)66萬公噸與日本36萬公噸,相較之下,美國出口台灣僅1萬多公噸豬肉(不含萊克多巴胺)。雖然台灣市場小,但美國迫使台灣開放美國牛豬的壓力一直沒減小,2009年時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即多次在公開場合砲轟台灣限制政策,他點出這是「貿易問題」並非「食安問題」,甚至在卸任時的演說上還說美牛問題像是「漫長又黑暗的隧道」並引述美國國會議員的說法,認為這是造成貿易諮商的政治障礙。 這兩年台美雙方關係加溫,美國會通過一系列友台法案,對台釋出善意,但在貿易協定的嘗試上,雙方始終沒有太多進展,美國牛豬的禁止進口更被視為明顯的貿易障礙。美國貿易代表署(...

    根據農委會資料,去年台灣牛肉市場中,本土牛只佔5.3%,最大宗為美國牛,佔46.6%,其次為澳洲20.71%、紐西蘭13.05%。評估明年1月起開放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對台灣巿場生態改變不大。 豬肉市場就不同了,目前90%來自本土,進口不到10%,分別為加拿大4.1%、西班牙1.5%、美豬(不含萊克多巴胺)1.2%,其中西班牙主打高檔伊比利豬,採購者多為高檔火鍋、燒烤店,和台灣豬市場區隔較明顯。 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對低階市場如加工品衝擊較大,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進口豬肉是冷凍的,解凍後會出水,台灣消費者不願採購,因此多半用在加工肉類,例如火腿、香腸、肉鬆,市面上低價的自助餐肉品、炸豬排等調味較重的豬肉,也可能是用進口豬。 目前台灣國產豬肉一公斤是100~110元,加拿大豬肉含稅每公斤是...

    衛福部在蔡英文宣布新政策後,政府動作頻頻,28日當天緊急預告《散裝食品標示草案》,8月31日再預告《包裝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草案》及《直接供應飲食場所供應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草案》,要求所有豬肉都要標示產地來源,認定標準為屠宰國,但不會標示是否含瘦肉精。新制預計明(2021)年元旦上路,預告期僅有7天。標示範圍除了超市架上的肉品,傳統市場豬肉、小吃攤、加工品貢丸、水餃等等也必須標示。 農委會指出,台灣85%豬肉都經過拍賣市場,可以追溯到屠宰場,屠宰後的豬肉則屬於衛福部管轄,這3個月內會建立起其餘15%豬肉的流向,也會和衛福部合作標示末端來源,包括攤商、餐廳等都要留存單據以供稽查上游肉商。黃金城另表示,初步計畫開發App,讓民眾可在店家內掃描豬肉流向...

    台灣在1997年成為口蹄疫疫區之前是豬肉出口大國,曾佔全球第2位,主要市場是日本,一年可賺進16億美金外匯。然而成為口蹄疫疫區後,非疫區國家禁止台灣輸入生鮮豬肉,對日外銷產值一夕歸零,僅餘少量加工肉品出口,直到22年後,2019年7月1日拔針滿一年,今(2020)年6月16日終於被OIE認定為口蹄疫不打疫苗非疫區,才重新拿到外銷其他非疫區國家的入場券。 雖然今年陸續有新加坡、港澳來購買豬肉,但台灣豬肉外銷鏈中斷20多年,其他國家早在育種、飼養、後端冷鏈和貿易佈局有長足進展,例如台灣一隻母豬平均可生育上市的豬僅15頭,遠低於全球豬隻出口大國丹麥的22頭、美國20頭,豬隻育成率台灣也僅有6~7成,低於丹麥、美國的8成,而且台灣豬吃的飼料玉米,9成以上仰賴進口,加上地狹人稠,人力成本高,每公斤豬隻...

    蔡英文在宣布擴大開放美豬美牛同時,也宣示投入100億作為產業基金,這些基金將用在六大用途。但這100億基金的預算來源為何,行政院和農委會還沒有明確說明,推動產業升級的具體措施和時程表、補助方案也尚未公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本週頻頻到各鄉鎮召開座談,最快下週才會公布100億用途。 不過,由年輕豬農組成的「台灣養豬青年聯盟」近年不斷呼籲,與其保障豬隻價格,重要的是區隔台灣豬隻品質,建立屠體評級制度,仿照國外,按照豬肉品質分級評定價格,如此才能提升台灣豬肉競爭力,現行的活體拍賣制度無法反應品質,但是此波100億基金並未納入屠體評級制度。

    蔡英文8月28日下午在總統府宣布擴大開放美豬美牛,農委會也在當天立即預告草案修正,然而預告時間僅有7天,相較於一般法案或行政命令預告基本起跳時間30天,7天被外界抨擊是突襲、沒有誠意溝通。 此次擴大開放牛豬進口屬於「行政命令」,不須經立法院審查,不過根據《行政程序法》及相關函釋,行政命令應至少公告周知60日,目的便是收集民意,有必要時修正。 雖然《行政程序法》和相關函釋也指出,若有特殊情況或急迫性,可以減少草案公告時間,但必須要列出理由,然而此次農委會並未公告理由,而是否屬於特殊情況或有急迫性也引發外界批評。

    目前已知有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要求肉品不得檢出瘦肉精,法源多為地方政府食品相關的自治條例。台北市也禁止販售含瘦肉精肉品,其餘許多縣市則限制學童營養午餐、老人共餐不得採用含瘦肉精肉品。台中市、雲林縣都表示,即便中央開放萊克多巴胺豬肉,也會堅持零檢出或不得檢出的策略。 但科學上並沒有「零檢出」的概念,只有殘留量微小到超過機器極限,使機器檢驗不出,稱為「未檢出」,因此要執行未檢出策略時,地方政府也須有一定財力添購設備。 按照《地方制度法》,雖然各縣市政府有自治權限,但若是有「全國一致」特徵的事務,仍以中央法令為準。部分地方政府堅持未檢出,或者限制不得採用含瘦肉精豬肉,是否牴觸中央法規,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仍在研議中。

  6. 2019年4月2日 · 油症事件中被檢驗出有問題的彰化油脂公司負責人,其後被判刑坐牢;監察院則糾正此案中失職的公務人員,衛生署之後也首度成立食品衛生處。 油症事件雖然成為台灣食安防治網絡的起點,但對於中毒受害者來說,事件從來沒有結束。 當年中部地區中毒事件此起彼落,不只吃了問題油的師生與民眾出事,陸續還有孕婦生下了渾身黑色的「可樂兒 」。 受到輿論壓力,政府趕緊登錄受害者名冊,提供免費健康檢查、醫療費用減免。 事件看似得到處理,實際上問題層出不窮:受害者名冊始終不完整,有些人怕被貼上標籤,難以嫁娶,因此不願登記;有人在政府官員拜訪時,恰巧不在家,因此儘管家庭同吃一桶油,卻沒有被登記到;甚至有醫護人員沒聽過油症,質疑受害者:「你只是不想付錢吧?

  7. 毒癮者的腦內戰爭與復歸之路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2019.4.7 最後更新. 20年間,台灣用藥文化、毒癮者的面貌歷經巨大變動。 使用者從銀行行員、業務員等白領上班族,或是美髮業者、司機、搬運工,用毒者的面貌日益多元,上癮人數並沒有減少。 如今的趨勢將成癮者從罪犯轉向為「病患性犯人」,因為毒品上癮已被醫學證明是種高復發率的慢性疾病。 戒癮之路,是一場不見休兵之日的腦內戰爭。 社會有哪些對毒癮者/藥癮者不合時宜的刻板印象? 他們的復歸之路為何如此之難? 第一線接住他們的檢察官、醫師、社工、心理師、以及他們的家屬,又付出了什麼努力與代價? 監製|李雪莉. 記者|曹馥年、李雪莉、黃浩珉、黃逸薰、楊智強、陳潔. 封面攝影|曾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