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AVG
    HR
    RBI
    R
    本季.319
    4
    18
    24
    賽季 2023.264
    16
    51
    55
    終場
    6月 7日vs太空人
    L
    1 - 7
    10:07 下午 EDT
    6月 8日vs太空人
    4:07 下午 EDT
    6月 9日vs太空人
  2. 2021年1月31日 · 《血淚漁場》三部曲「未竟的遠洋治理」,是《報導者》對遠洋漁業的持續追蹤。 2020年開始,我們陸續進到基隆崁仔頂、前鎮、東港調查,並盤點過去4年500多筆違規紀錄,發現新法上路後仍有不少船東鋌而走險,持續捕撈禁捕鯊種;加上台灣卸魚檢查量能不足,讓非法魚翅有洞可鑽,從捕撈、收購、加工、進到中下游的魚翅火鍋店,一路進到消費端。 政府努力加強監管力道,開罰兩億多元,也透過加倍觀察員人數進行監管。 但過去3年,有82位觀察員離職、退訓。 《報導者》訪問新聘不久卻離開的觀察員們,他們表達仍經常目睹洗魚、割鰭,必須「修正」回報的資料,最後只能黯然離開。

  3. 2023年7月17日 · 說個離當代台灣更近的故事:一名原哥倫比亞籍的雙性人茹芭許金(Eliana Rubashkyn,改名前為Luis Rubashkyn)在2012年取得台北醫學大學的獎學金來台灣唸書。

  4. 2020年10月12日 · 圖為美國最高法院大廈。. (攝影/AP Photo/Jose Luis Magana/達志影像). 《異見的自由: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與言論自由的保障》,安東尼.路易斯(Anthony Lewis)著,林凱雄譯,八旗文化.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 ...

  5. 2019年5月30日 · 1964年出生的李曉明,精瘦的臉頰至今留有軍人的堅毅。 (攝影/吳逸驊) 1989年6月3日下午,身在通縣(現通州區)三間房軍用機場,116師高炮團1營2連中尉雷達站長李曉明看到北京東南郊的天色一片陰沉。 5月20日,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李鵬簽署「戒嚴令」,他就在那一天隨所在的第39集團軍116師從駐地遼寧省海城市出發,22日到達了三間房機場,住在軍用帳篷裡。 三間房機場的出口有哨兵24小時把守,軍人們出不去,除了出操訓練,只能學習《解放軍報》,也有人帶了收音機,瞭解學運的情況。 軍校本科畢業、分到部隊擔任副連職雷達站站長的李曉明,有點不知道如何面對學生。 一方面,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另一方面,在部隊被稱為「學生官」的他,兩年前也還只是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的學生。

    • Luis Rengifo1
    • Luis Rengifo2
    • Luis Rengifo3
    • Luis Rengifo4
    • Luis Rengifo5
  6. 2023年6月14日 · 本文為 《比遠方更遠:走入個人與國族,凝視政治下的創傷與差異,一場起於變革年代的人性之旅》 部分章節書摘,經大家出版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文內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在《背離親緣》裡,臨床心理學家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 ...

    • Luis Rengifo1
    • Luis Rengifo2
    • Luis Rengifo3
    • Luis Rengifo4
    • Luis Rengifo5
  7. 2022年1月9日 · 這個失控現象如今又燒到非洲的外籍生。 短視又失序的國際招生發生在哪類學校? 過程的錯誤是如何開始的、其中掮客/仲介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理應照顧學生的大學怎麼變成討債主,讓一個個慕名來台的年輕人感受到最大的背叛? 輸出高等教育的同時,怎麼確保質量並重? 這個牽涉教育、外交、勞動、經濟等面向的跨部會議題,如何透過制度的改善,避免外籍生陷入綁債、黑工、留學陷阱? 報導獲獎紀錄. 2022曾虛白新聞獎 【公共服務報導獎 文字類】《綁債.黑工.留學陷阱》 2023人權新聞獎 【華文調查報導—首獎】《綁債.黑工.留學陷阱》 2023亞洲出版協會卓越新聞獎(SOPA) 【卓越人權報導獎—首獎】《綁債.黑工.留學陷阱》 【卓越調查報導獎—優勝】《綁債.黑工.留學陷阱》

  8. 2021年9月16日 · Watch on. 早在1930年代,日本便展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相關研究。 專注在外交軍事領域、出版於明治初年的外交檔案《大日本外交文書》中,即收錄李仙得寫給日本政府參考的幾篇備忘錄;此外,研究琉球歷史的學者也刊行了大量的與琉球相關的李仙得文獻;而美國等地的學者,關注的則是李仙得和日本帝國主義興起的關聯。 相較之下,台灣起步較晚。 「1970年代以前,台灣的台灣史研究還沒有在學院中發展開來,所以還沒有人針對李仙得展開專題研究,」故宮博物院院長、台灣史權威吳密察指出。 1966年,中研院研究員黃嘉謨發表 《美國與台灣》 ,是早期少數研究李仙得的專著,吳密察說,「黃使用了美國的檔案,但由於著作處理的時代超過半世紀,李仙得的篇幅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