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
    L
    ERA
    K
    BB
    本季1
    2
    2.84
    19
    14
    賽季 20231
    2
    3.91
    57
    27
    終場
    6月 7日vs紅襪
    W
    7 - 2
    4:10 下午 EDT
    6月 8日vs紅襪
    2:10 下午 EDT
    6月 9日vs紅襪
  2. 2019年10月16日 · 林口長庚藥物過敏中心主任、皮膚科主治醫師鐘文宏表示,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是一種因藥物引起的皮膚、黏膜組織的急重症疾病,一旦發生,會造成皮膚病變、黏膜潰瘍,尤其容易出現在眼結膜、口腔、生殖器;支氣管、腸胃道及各器官都可能受損,若未及時救治,全球死亡率約達4成;就算倖存,也回不到健康狀態。 SJS發病機率約百萬分之六,發生率不高,台灣平均一年則約有40、50個案例,死亡率1到2成,存活下來也都是嚴重個案。

    • Steven Wilson1
    • Steven Wilson2
    • Steven Wilson3
    • Steven Wilson4
    • Steven Wilson5
  3. 2024年1月29日 · 發展華人常見疾病風險評估演算法、優化台灣精準醫療基因型鑑定晶片、發展精準醫療臨床應用模式及特色個人化醫療,更宣聲要向下扎根精準健康科普教育、與企業攜手打造精準健康生態系。 但不到2個月,TPMI爭議接二連三爆發,為增加召募民眾的誘因,把過往已授權給廠商的藥物基因檢測的位點收入鑑定晶片裡、原計畫主持人郭沛恩除了敏感的外籍身分,更一度傳出要把國人基因資料與全外資控股公司做商業合作,2022年底黯然中止收新案,喊出的百萬國人基因資料庫目標腰斬,計畫總主持人換人、合作醫院下架網頁。

  4. 2020年9月27日 · 他是台灣首位以外科醫師身分當選中研院院士者,多項技術仍是醫學教科書的範本,讓台灣成為國際整外顯微手術的訓練中心。 而今,他眼見台灣曾獨領風騷的顯微重建外科領先地位在下滑中,近年顯少露面的他受訪說「健保,讓台灣人有尊嚴」,但長年對專業技術給付不重視,也讓醫療發展就像鳥兒「失去一支翅膀」般,搖搖晃晃。 韓劇《機智醫生生活》從韓國熱到台灣,醫療職人劇中決戰生死現場的醫療人員,總能引起觀眾共鳴。 值得玩味的是,劇裡5個主角醫師全是外科系,分別是一般外科、小兒外科、婦產科、胸腔外科和神經外科,一般外科的住院醫師還名為「張冬天」,如同是外科系醫師勢微的現代醫療啟示錄,拉到健保生態下的台灣,格外有感。 首名中研院外科醫師院士,門診就像「聯合國」

    • Steven Wilson1
    • Steven Wilson2
    • Steven Wilson3
    • Steven Wilson4
    • Steven Wilson5
  5. 2019年3月28日 ·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特聘教授陳政任指出,在台灣缺水缺電的情況下,上游的乙烯產量絕對拼不過資源豐富的中國,因此應走精緻化路線,著重石化末端產品的生產,在少量資源下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他分析,目前台灣電子業用到的許多化學品都還是進口自歐美,國內廠商可全力發展與半導體相關的電子化學品,以替代進口自國外的部分。 但石化業者並非一致看好。 前國光石化董事長、現任台塑石化董事長陳寶郎很早就質疑,台灣目前缺技術、缺地、缺原料,「要怎麼高值化? 」陳寶郎說,如果高值化真的好賺,廠商馬上就一頭栽進去、自己想辦法去做了,根本不需要政府鼓吹。 目前政府無法幫廠商解決資源及土地的問題,廠商仍然只能單兵作戰,短期內高值化難成火候。 無論如何,「高值化」已是政府推動石化業轉型的核心思維。

  6. 2022年1月9日 · 漫畫│柳廣成. 設計│黃禹禛. 專案管理 |洪琴宣. 編輯│張詩芸、陳思樺. 《報導者》跟著愈來愈多從非洲、東南亞被仲介誤導來台的外籍生,親見他們被迫上著聽不懂的中文課,7成時間得在工廠打工甚至打黑工,陷入債務的惡性循環與生活困境。 學生淪為學工的情況,已讓台灣蒙上人權剝削的汙名。

  7. 「地震來得太突然,我根本沒辦法保護家人。 」這名同學的話,震撼了陳偉軍,他心想:「如果是我,我有辦法保護家人嗎? 這是勾動陳偉軍投身救護工作的起念。 他先從學習自救出發,報名紅十字會的訓練課程,高三就取得急救員資格,後來更參加救護技術員(EMT)訓練,成為中級救護技術員(須受訓至少280小時)。 目前,他任職紅十字會彰化支會,參與過印尼、尼泊爾、高雄氣爆等災後復原計畫,閒餘之時更參加衛生福利部區域級災難醫療救護隊,負責後勤。 2018年2月6日花蓮地震 ,陳偉軍隨紅十字會救災隊深入倒塌的大樓搜尋受困住戶,這次,他是震災第一線的救護軍。 雖然許多救護人員投入救護工作是從「保護家人」出發,但真正災難發生那一刻,為了救災任務,往往把家人抛到腦後。

  8. 書評. 《認錯》:當性侵倖存者與她錯認的強暴犯,共寫一本書. 35年前遭到性侵的珍妮佛(Jennifer Thompson),如今是修復正義組織(Healing Justice)的創辦人兼理事長。 (攝影/AP Photo/Gerry Broome/達志影像) 【編按】 本文為 《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 書評,經游擊文化授權刊登。 作者張婉昀,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倫敦政經學院性別、媒體與文化研究碩士,曾任職出版界、在新媒體擔任性別議題主編,現為自由撰稿人。 勇敢聰慧的珍妮佛,檢方的明星證人. 證人的記憶可靠嗎? 台灣性侵冤案,比羅納德的案子更離奇. 「性侵」與「誣告」不會是光譜對立兩端. 認錯,是強者才有的力量. 「在中國談起無辜者運動,行動者可能得付出難以想像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