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
    L
    ERA
    K
    BB
    本季2
    1
    1.73
    21
    5
    終場
    6月 5日vs教士
    W
    3 - 2
    Top 1
    LIVEvs太空人
    0 - 0
    10:07 下午 EDT
    6月 8日vs太空人
  2. 往昔的布農族過著大家族共居的生活,狩獵是一場集體合作的行動,一次出去以7到8個人為一組,在山豬出沒的路線埋伏,下方的人放狗追趕,其他人分別從其他方向「圍獵」,其中一人守在牠被逼到的角落,拿獵槍射擊。 在交通不便的時代,狩獵往往要持續數天,在山上就要先把肉處理並平分,快接近部落時向天空鳴槍,部落婦女們就會準備上前迎接這群Mamangan(厲害的勇士)歸來。 3. 從勇士到罪人. 曾幾何時的Mamangan,成了中華民國法律的罪人。 狩獵行為與國家制度的衝撞,王光祿案並非個案,且遍及各族:

  3. 2019年6月23日 · 全世界共有8個穿山甲物種,分布在台灣的名為「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牠是全世界唯一一種有鱗片覆蓋的哺乳類動物,成體的頭到軀幹長約50公分,尾長約35公分,和一隻貓的體型差不多。 長得小頭銳面,活像隻放大版、有鱗片的老鼠。 奇特的外型,加上夜行、穴居的特性,讓穿山甲始終罩著一層神祕面紗,但也開啟了牠悲慘的命運。 華人認為穿山甲肉有活瘀通血脈功能、鱗片可協助通乳,人類的慾望使得穿山甲超越犀牛、大象,成為全球走私數量最多的哺乳類動物。 不過在1950年代左右,穿山甲最為人所知的商業用途並非鱗片和肉,而是身上美麗的外皮,台灣就是當時世界知名的穿山甲皮革輸出國。 前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副所長趙榮台在1989年出版的文章 裡,詳細描述了早期台灣穿山甲貿易盛況:

    • Hunter Strickland1
    • Hunter Strickland2
    • Hunter Strickland3
    • Hunter Strickland4
    • Hunter Strickland5
  4. 2023年6月27日 · 2021年11月19日,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正在進行跨部門反恐的虎速演習(TIGERPACE),模擬警察在海關逮捕入境的「極端分子」。 (攝影/Bertha WANG/AFP) R的經驗並非誤會或單一個案。

    • Hunter Strickland1
    • Hunter Strickland2
    • Hunter Strickland3
    • Hunter Strickland4
    • Hunter Strickland5
  5. 2024年1月6日 · 2023年12月25日,新北郭姓國三生持刀殺害同校同學。 他接下來有很大的機率,會在收容少年重刑犯的法務部矯正署明陽中學(圖)度過漫長光陰。 (攝影/余志偉) 30年來,台灣校園走向開放,重視兒少主體權,對遊走法律邊緣的少年採「行政輔導先行,司法為後盾」處遇模式。 立意雖好,配套卻尚未確實跟上,導致教育與司法端有不少人感到有心無力,有心者難以施展,無心者難被監督。 但這種變化氛圍的後面,是家庭、學校、司法正經歷的「管」與「教」、「權力」與「權利」的拔河。 《報導者》訪談第一線的班導、心輔老師、中介教育工作者、少年司法人員,並採訪台灣唯一一所專收重刑少年的矯正學校(少年監獄),這也是 新北國三生殺人案 中,國三的郭姓加害人在少年法庭判決後會進入的高雄明陽中學。

  6. 台灣有一群救傷專家為野生動物點亮回家的路,從急救治療、復健訓練到野放復歸,讓牠們有機會重新生活;對於不幸罹難的生命,他們也追問其逝去原因,讓無語的訊息能被人類聽見。 去年(2022)年末,《報導者》走訪台東縣池上鄉野灣非營利野生動物醫院,透過受傷大冠鷲與台灣獼猴的故事、保育員及獸醫師的照料心聲,帶你見證生命的強韌與脆弱。 (註:本篇報導內含動物傷亡影像,建議讀者斟酌閱讀) I・當折翼的大冠鷲重新翱翔天際. 過去野灣收治的大冠鷲中,不乏傷勢過重死亡、或須安樂死的個案,大冠鷲太太則相對幸運,她的傷勢為封閉性骨折,骨頭並未岔出。 獸醫師吳昀蓉説,大冠鷲太太到院時前臂的橈骨、尺骨都斷裂,團隊緊急把握醫療黃金時間,為她打骨釘、做外固定。

  7. 2022年4月26日 · 2002年12月7日台中發生「后豐大橋案」,女教師陳琪瑄墜橋身亡,在場的男友王淇政及協助送醫的友人洪世緯起初未被認定有嫌疑,一年多後卻因為關鍵證人翻供而遭殺人罪起訴,並在2009年分別遭判15年、12年6月有期徒刑定讞。 由於此案缺乏科學證據、證人供詞疑點重重,除了台灣冤獄平反協會投入救援、屢次提起再審,連檢察官都為兩人聲請再審,兩任檢察總長也為此案提起非常上訴,監察院更提出兩份調查報告;但再審聲請共遭駁回11次,直到2018年2月7日,最高法院罕見地自為裁定准予再審,也一併宣告停止刑罰執行,兩人才暫時重獲自由。 此案開啟再審後,台中高分院已在2019年、2021年二度宣判無罪,但檢方在2022年2月又提上訴,如今等待最高法院的判決──究竟會發回更審,或是駁回檢方上訴,讓整起案件無罪定讞?

  8. 2017年6月27日 · 她有豐富的國際經驗。 在投資銀行時期,她經歷香港1997年回歸前後十多年,見著港人摩拳擦掌進攻大中國的壯志,目睹2003年因 《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 香港一味的中國熱;近年她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更強烈感受到這塊土地快速的大陸化,年輕人一輩子供不起房而有著滿腹悲憤。 她說只有了解這些,才能理解「港獨」興起背後的心理與社會因素。 48歲的她在訪談中多次強調:「我是台灣人,我也是香港人! 」她在這成家、立業、養育3位女兒,她說了一口流利的粵語,透過語言和香港的愛戀,她在訪談裡揭開許多不為一般人理解的香港:那種不許插隊的守法、市井小民仍保有的家族生活傳統,而香港不只有中環文化。 香港給了林夏如各種見識和養分。 她分析香港25年來被侵蝕的3個面向,以及仍保有的3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