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7.5
    3.2
    1.7
    終場
    4月 14日@勇士
    L
    116 - 123
  2. 2021年7月15日 · 她是美國最高法院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終生致力於性別平權(包括同工同酬、墮胎權、同性婚姻),維護平等與自由,是促進美國憲法防止性別歧視保障的先驅者。 她在世時贏得廣大人民的愛戴,尤其年輕一代暱稱她為「聲名狼藉的R. B. G.」(Notorious R. B. G.)。 她過世時最高法院為其降半旗,眾多國會議員和法政界人士對她致哀,她的眾多粉絲在最高法院外為她守夜致意,祝福她「安息於力量」(rest in power)。 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為她哀悼時說: 「我們國家失去了具有歷史地位的正義之士,最高法院失去了摯愛的同事。 今天我們哀悼,但懷抱信心,未來的世代將會記得我們所認識的金斯伯格,一位永不疲倦、堅定不撓捍衛著正義的鬥士。

  3. 2019年3月28日 ·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特聘教授陳政任指出,在台灣缺水缺電的情況下,上游的乙烯產量絕對拼不過資源豐富的中國,因此應走精緻化路線,著重石化末端產品的生產,在少量資源下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他分析,目前台灣電子業用到的許多化學品都還是進口自歐美,國內廠商可全力發展與半導體相關的電子化學品,以替代進口自國外的部分。 但石化業者並非一致看好。 前國光石化董事長、現任台塑石化董事長陳寶郎很早就質疑,台灣目前缺技術、缺地、缺原料,「要怎麼高值化? 」陳寶郎說,如果高值化真的好賺,廠商馬上就一頭栽進去、自己想辦法去做了,根本不需要政府鼓吹。 目前政府無法幫廠商解決資源及土地的問題,廠商仍然只能單兵作戰,短期內高值化難成火候。 無論如何,「高值化」已是政府推動石化業轉型的核心思維。

  4. 原漢家庭長大的Ciwang,是原運領袖的小孩,她會讀書、有資源,已是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但仍不能免於周遭無心的「微歧視」 (Microagression,指對於少數族群無意、隱性的歧視)。 她以自身經驗呼籲,在原住民尋求轉型正義之際,社會應關注「微歧視」對原住民帶來的後續效應。 「我必須活成什麼樣,才符合原住民的標準? 「如果我不夠像原住民,我會被質疑是否利用這個身分,去獲得某些權益跟福利? 這是生活在都市、時刻被貼上刻板印象,許多年輕都市原住民內心的痛。 來自花蓮秀林太魯閣族的 Ciwang Teyra ,35歲,目前任教於台大社工系,出身原運領袖家庭,父親Teyra Yudaw是推動太魯閣族正名 的重要推手 。 她在父親、自己、族人、其他原民青年身上,看見跨世代存在的原漢歧視。

  5. 2020年10月18日 · 走入優秀和多元競爭力的背光處──被頂大魔咒困住的年輕人們. 擁有高學業成就的年輕人,看似一帆風順、光鮮亮麗,與情緒困擾絕緣,但在社會期待的強光照射下,他們連躲藏療傷的陰影處都難尋覓。. (攝影/陳曉威). 一群學業成就上有著好表現的年輕人 ...

    • Brice Sensabaugh1
    • Brice Sensabaugh2
    • Brice Sensabaugh3
    • Brice Sensabaugh4
    • Brice Sensabaugh5
  6. 書評. 《認錯》:當性侵倖存者與她錯認的強暴犯,共寫一本書. 35年前遭到性侵的珍妮佛(Jennifer Thompson),如今是修復正義組織(Healing Justice)的創辦人兼理事長。 (攝影/AP Photo/Gerry Broome/達志影像) 【編按】 本文為 《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 書評,經游擊文化授權刊登。 作者張婉昀,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倫敦政經學院性別、媒體與文化研究碩士,曾任職出版界、在新媒體擔任性別議題主編,現為自由撰稿人。 勇敢聰慧的珍妮佛,檢方的明星證人. 證人的記憶可靠嗎? 台灣性侵冤案,比羅納德的案子更離奇. 「性侵」與「誣告」不會是光譜對立兩端. 認錯,是強者才有的力量. 「在中國談起無辜者運動,行動者可能得付出難以想像的成本。

  7. 2023年9月7日 · 設計|黃禹禛. Podcast製作|藍婉甄. 編輯|張詩芸、陳思樺、黃鈺婷. 社群企劃|陳思樺. 載入更多. 當不具備法律專業背景的普通人民坐上法官席,將為司法制度帶來怎樣的改變? 從2018年的模擬法庭,到2023年真實案件的審理過程與人性拉扯,《報導者》詳實記錄國民參審運作實況,也檢視新制度下的連串挑戰。

  8. 2022年11月14日 · 李根政/在淨零排放的路上,讓森林碳匯提升台灣森林的多元功能. 林務局宣誓2017年為國產材元年,和國際接軌推動在國有林和私有林的森林認證,正面臨選擇合適的區位,建立制度配套,建立產業鏈,朝向永續營林的各項挑戰。. 圖為屏東林管處工作人員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