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1.5
    0.8
    0.2
    Nuggets won series 4-1終場
    4月 29日@金塊
    L
    106 - 108
  2. 2012年7月27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當企業不再只靠產品的功能面來吸引消費者時,唯一能吸引消費者的方法,就是與他們的心靈產生共鳴,用企業的理念與使命,讓消費者覺得欽佩和感動;再透過言行一致的實踐,讓消費者感受到真實與信任,進而成為企業的粉絲。 這就是所謂的「行銷3.0」。 在行銷界有一句人人琅琅上口的名言,出自19世紀美國百貨業之父約翰.華納梅克(John Wanamaker, 1838~1922):「我所花的廣告費有一半都被浪費了,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這個問題,不只在過去一、兩個世紀以來,困擾著廣告主和行銷人;時至今日,很多行銷人聽到這句話,可能還是會不禁點頭苦笑。

  3. 2023年8月8日 · 眼睛過勞的你,有這些症狀要小心. 辛克萊逆齡法 1:椰子油漱口. 辛克萊逆齡法 2:無毒牙膏刷牙. 辛克萊逆齡法 3:熱檸檬水. 辛克萊逆齡法 4:優格. 辛克萊逆齡法 5:抹茶. 辛克萊逆齡法 6:站立辦公. Insider (1) Insider (2) GENE ONLINE NIH (1) NIH (2) 逆齡不再是種奢求,抗老專家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不只研究抗老有一定成效,甚至藉由自身的逆齡習慣,讓自己年輕10歲。

    • Cost Down
    • Can You Speak ______?
    • There Has A Car.
    • Any Question?
    • My Friend's Home
    • The Sun Rises from The West
    • So Hurt
    • Have Interest in
    • The Final Page/ The Final Hour
    • Look Up The Dictionary

    cost down 其實並不是正確的英文用法,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cost reduction。據說 cost down 這個詞本來是從日本傳過來的,所以簡單來講就是 they 的錯啦! 不過隨著時間的演進,cost down 已經成為台灣文化的特有用語,所以可以不用理會英文用法。就和外國人其實並不太說 bye bye 一樣,基本上這些詞彙在語言上的意義已經近似中文的外來語了。 另外有時候某些英文圖表會出現 Cost down 的字樣,那是比較類似標語的效果,對話上是不會這樣用的,所以若是要和國外的人談生意的話,還是盡量說 cost reduction 或 lowering the cost 聽起來比較專業。

    很多人都說不能用 Can you 是因為不禮貌,但其實比起禮不禮貌重點比較像是時機正不正確。兩種意思間的對比如下: 1. Do you speak English ? = 你 (會) 說英文嗎? 2. Can you speak English ? = 你能夠 / 可以說英文嗎? 2 的狀況比較適用於已經認識的人之間的對話,像是「阿鬼,你還是講中文吧。」「Tony 會說德文!」或是法國人對愛亂講法文的美國人朋友說「Can you speak English?」等等,是屬於「能力」上的討論,或是一種質疑的反問語氣。 很多人都會抱怨去法國玩的時候問人會不會講英文都被白眼,將心比心想一想,沒事走在路上突然被質疑自己的外語能力,不爽也只是剛好而已啦。

    雖然這是初學等級的錯誤,但還是常常可見。原因或許是因為有是語言中非常基礎的概念,根深蒂固的關係所以切換上比較困難。英文的 be 動詞包含了中文的「是、有、在」三個意思,而中文的有則包含了英文的 be V. 和 have 兩個概念,兩邊要弄清楚才不會搞混。 有人會說他明明就有看過 there have ____的說法啊。這其實是there is/are 的完成式時態,比如說 there have been rumors about him dating all the young interns in the office.(一直以來都有人說他專門把辦公室內的年輕實習生。) 或是 there have been people sacrificing their lives for making...

    看到 any,大家都會反射的在後面放單數名詞,但這邊是個比較特殊的用法,在問有沒有問題時,通常預設會有許多問題 ( 或至少在國外是這樣,他們比較愛問問題 ),所以正確的用法是 any questions? 同樣的,在徵詢大家意見的時候也必須說 any ideas? 這邊的 ideas 指的就是討論東西時頭上會突然出現的電燈泡,但是假如想要表達的是概念 / 理解 / 知道的話就必須要使用 any idea,例如「Do you have any idea how crazy you are? 」「Any idea who did this shit? 」和 question 一樣,在徵詢意見時我們期待會收到很多不同的想法,但在說你知不知道這是誰弄的、你知不知道 ____ 的時候,我們指的是一個特...

    我們常說去朋友家、爸媽家、老家,但英文是不會說 friend's home 或 parent's home 的,Home 只限定用在自己的家。所以當我們要說去某人家續攤時,要說 Let's go to Tony house / place。 不過當要表示任何人在(他自己)的家時,就可以使用神聖的 home,比如說「Hey, Tony. Are you at home? 」

    如果你以為這邊要說的是大家常常把 east 和 west 搞混的話,那你就錯啦!其實是 The sun rises in the west。大家常把中文的從直接翻成 from,不過英文的介係詞比中文多上很多,所以用法也分門別類,比較特定。 例如從窗戶近來,應該要說 He came through the wondow 而不是 from the window。一般來說英文的 from 比較具有指向性,像是From page 6 to 9、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需要提供一個特定路徑才會使用 from。假如要說「我們從第六頁開始吧」一個特定的點,就要用 Let's start at page 6。

    很多人想說好痛的時候會直接用中文直翻的說 so hurt,不過 hurt 其實是當動詞使用,所以要說** It hurts so much、It hurts a lot、或 I'm hurt so bad。但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通常中文在說好痛的時候我們並不是指「老娘不想生了」的那種好痛,大部分只是刺痛之類的而已,這樣的話說 **It hurts就可以囉!

    認識新朋友的時候總免不得要聊聊各自的興趣以免尷尬,或是當要和國外來的客戶套交情時問個興趣,要是能投其所好也是滿好用的。 但總是有人會說 I have interest in...,嚴格說起來這句話並沒有錯,不過 have interest in 比較常用在禮貌性地對某個事件 / 職位 / 提議表達興趣 / 關切 / 在意。否定的話通常用來表達不在乎。 若是對某件個東西有業餘的興趣的話最好用 I'm interested in...,這句話也可以用來表達上面的那個意思。或者也可以說 I like to... 或 I enjoy...。 另外有些人會使用 hobby 這個字,但 hobby 是比較幼稚或狂熱的說法,比如說 I have a hobby of annoying my teacher...

    常見的中式錯誤,因為中文一律都使用「最後」來表達 last 和 final 兩個意思。一般來說 last 會用在能夠量化表示的東西上,例如 The last page, the last hour, you are the last one, the last picture show 等。 而 final 則是會用在抽象或不能量化的概念上,像電影絕命終結站的英文名子就是 The Final Destination,目的地就是個不能量化的概念。另外這個片名也玩弄了 Destiny(命運)和 Destination(目的地)這相似的兩個字。中文片名算是兩個意思都有翻出來,還滿厲害的。

    「可是小學的時候都是這樣教的啊。」大家心裡一定都會這樣想。沒錯,大家的感情都被小學老師欺騙了。 因為 look up 是及物動詞,所以如果用 look up the dictionary 的話就會變成查"字典"這個東西。如果要說"查字典"則要用 look up something in the dictionary 或 look it up in the dictionary。 另外向大家推薦超好用的 Urban Dictionary這個網站,裡面收錄了所有「非正式」的英文詞彙,像是 NTR,Duh 或是 Cumbrella 之類的用語,不知道這些字是什麼意思嗎? Just go look it up! 經常聽到「中文沒有文法」這種讓人理智線斷掉的蠢說法,假如中文沒有文法,那麼既使我打什麼詭...

  4. 2020年8月31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今年 1 月 23 日,創新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因病過世。 他在 1997 年 《創新的兩難》 提出「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影響了學界、商界對企業創新的研究。 蘋果(Apple)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說,書架上唯一一本商業管理書就是 《創新的兩難》 ;英特爾(Intel)創辦人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亞馬遜(Amazon)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網飛(Netflix)創辦人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都是他的信徒,貝佐斯和海斯汀更要求高階主管閱讀他的著作。

  5. 2018年11月1日 · Nike 最近在慶祝經典口號「Just do it」30 周年的宣傳中請了前美式足球球星卡佩尼克(Colin Kaepernick)站台。 DDG Nike 30周年品牌行銷活動為何引起熱烈討論?

  6. 2016年1月29日 · 公關工作是團隊工作,非常重視人與人的溝通協商,如果工作者能力很強,卻是英雄主義至上,覺得「自己很棒、其他人都不行」,這樣是無法與別人合作的,也沒有人會願意幫他,最後他只好自己做到崩潰。 最後我會看員工的學習力。 隨著外在環境愈變愈快,如果工作者沒有夠強的學習力,很容易就會被淘汰。 於是我選擇從自己做起,不斷學習財務、稅務、網路等各種新知,就是要確保能成為同仁的典範,不斷保持高戰鬥力、不斷向上成長。 Q:就您20多年來的觀察,成功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 A:心中的那杯水一定要倒掉,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已經成功了。 我認為,所有成功都只是階段性的成功,如果工作者今天一杯水滿滿的,不願意去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那他永遠不可能會走上成功的道路。

  7. 2014年11月23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哈佛大學教授梅堯(Elton Mayo)、狄克森(William J. Dickson)和羅斯里士柏格(Fritz J. Roethlisberger),於1923~1932年期間,在西方電器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mpany)的霍桑廠(Hawthorne Plant)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分3階段),目的是找出影響員工生產力的因素。 階段一,研究者找來6名負責裝配電話交換器的女工,先讓她們在普通廠房裡工作、記錄產出,做為生產力的「對照組」。 接著安排她們到實驗空間裡工作,其他工作條件都不變,再測量每位女工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