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15.2
    2.7
    1.7
    Pacers won series 4-3終場
    5月 19日vs溜馬
    L
    109 - 130
  2. 2021年1月20日 · 去年3月,精神科醫師廖泊喬和一群同仁,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創立了全台灣第一個治療賭博成癮的「博弈門診」,目睹個案們在戒癮中的空虛、憤怒、無助。 去年11月,《報導者》連續推出兩集博弈產業報導幕後,廖醫師主動和我們聯繫,希望聽眾除了理解博弈產業的背後,也理解賭癮是如何發生、以及他在診間的發現。 而Summer,則是在30歲以前,一度沉溺於賭博中的個案之一。 運彩、線上博弈、借貸無所不碰的他,輸掉2000萬後,在去年10月接觸到博弈門診,開始試著轉變。 他後來開立 Podcast《不切實記》 ,持續講述他的經驗、希望幫助更多人不要落入這個陷阱。 你三不五時也賭一下嗎? 怎麼判斷自己成癮了? 怎麼求助、想辦法停下? 空虛、懊悔、憤怒……在戒癮途中,會遇到甚麼事?

  3. 2019年7月16日 · 這不是一場遊戲一場夢──資深博弈工作者的告白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39歲的台灣人Leslie(化名)踏入線上博弈產業已經滿6年。 剛開始只是想逃離3萬元的低薪困境,所以跟著中國老闆到了菲律賓。 在那裡,老闆經營豪華賭城,Leslie以為自己只要負責打理行程;但隨著老闆拿下博弈牌照,線上賭盤開張,Leslie也逐漸涉入博弈生態裡的各項工作,做過文字客服、行銷拉客,得到信任後甚至開始幫老闆們換錢、包機運女伴到各地,更一手將賭金所得「洗」白成房地產和名牌包。 我們與Leslie訪談多次,Leslie堅持不用本名,不准英文名曝光,不准拍照(即便是些微背影),擔心一旦被辨識,牽涉利益太大,「有可能被丟入太平洋」。

    • Bojan Bogdanovic1
    • Bojan Bogdanovic2
    • Bojan Bogdanovic3
    • Bojan Bogdanovic4
  4. 「賭博詐欺」的投資詐騙,是透過私人傳送LINE訊息拉客人,告訴客人公司有厲害的老師可以操盤投資,獲利快速又高額的詐騙手法,表面上公司說是賭博或者虛擬幣、外匯、股票等投資,但事實上公司的設定就是客人不可能拿回任何投資款項。 在網路的世界裡,過去的黑色社會開始當起小老闆做「代理」,傳統的組織方式不夠用,小黑道也開始向外找客人、找員工,開始以招募會計、助理的名義向外徵才;來應徵的人多半是失業或想兼職的中年男女,但漸漸地,竟也赫然看見名單上出現了知名大學畢業生,甚至是會計系畢業生,而學生說,自己也是同學介紹來做的。 對黑道來說,賭博詐欺比過往的暴力討債好賺也較不容易被抓。 這種投資詐騙手法稱不上新穎,近來卻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5. 2019年9月19日 · 921地震造成車籠埔斷層,這個發生在僅約一分鐘時間裡的事件,說明了地形變動的驚人面貌。 齊柏林在921地震後多年連拍九份二山地貌改變的空照影像是研究地滑型地形變動的珍貴資料。 他的空照影像紀錄作品更留下大量的地形、地質、水土保持等環境研究的一手資料,有待後來的各學科師生深入探討。 齊柏林忠於自己對台灣的愛,並且竭盡所能為愛出行,把他鍾愛的台灣空拍成影像分享給世人,他的作品是有不朽的價值的;這本是他的生存價值。 符合了顏回說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也就是:「盡己之謂忠,推之人曰恕。 雲林前新草嶺潭,左起1999年(921大地震後)、2019年(現今狀況)。 詹順貴(前環保署副署長、本全律師事務所負責人):

  6. 2023年9月19日 · 孟加拉於當年因國際刑事法院判決1971年獨立戰爭時的穆斯林政治人物須為戰爭犯行負責,引發群眾激烈抗議,導致多人死亡。 (攝影/Getty Images) 修復式正義,目的不在追究加害者責任,而是著力於受害人及其需求。 透過調查報告與對話,尋求加害人與被害人間,著眼於未來之建設性關係,為其特徵。 舉世聞名的 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即是著例。 正因南非經驗太為人傳頌稱道,以致常有將轉型正義與修復式正義,直接劃上等號,以為南非真相和解就是轉型正義唯一作法,視不採此路徑者為異端錯植的誤解,國內也不罕見。

  7. 國民法官. 從 7月21日全國首件國民法官案件 於新北地方法院做成判決後,已陸續有不同的個案在 台北地方法院(7月28日宣判) 、 基隆地方法院(8月4日下午宣判) 展開,過往離一般大眾生活經驗遙遠的法庭活動,也透過大幅的報導與公開程序完整呈現出來。 在案情與判決結果之外,對於法律人──尤其是站在被告角度的律師而言,卻明顯看到檢辯雙方在新制度中資源與力量的不對等。 法庭上「審檢辯」缺一不可的三角平衡中,《報導者》試圖探問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局面? 國民法官制度參照的藍本──日本發展經驗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啟示? 「從這兩個案子確實看到,辯護人的資源跟檢察官的系統確實是有落差的。

  8. 2021年3月11日 · 報導獲獎紀錄. 2020亞洲出版協會卓越新聞獎(SOPA) 【卓越經濟報導獎 首獎】 得獎理由:揭露了跨國線上博弈,是公平與平衡的報導。 監製|李雪莉. 記者|孔德廉、李雪莉. 攝影|蘇威銘. 影片|蘇威銘. 編輯|張詩芸、陳思樺、洪琴宣. 設計|黃禹禛、吳政達. 載入更多. 台灣幾已成為亞洲的線上博弈代工之島,跨國博弈公司如何登台,在法律風險下用高薪徵才? 3萬名以上的年輕人又如何進入、深陷這個充滿投機的產業? 政府有對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