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23.2
    8.2
    2.0
    終場
    4月 14日@勇士
    L
    116 - 123
  2. 2023年9月6日 · 八號基金背後的主要股東成員,包含台灣矽谷科技基金(台矽基金),這是在桃園市長張善政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期間所成立,號召行政院科發基金與國發基金各出資一半,旨在強化台灣與矽谷之間的技術及產業連結,希望能藉此引進美國矽谷最新的技術與觀念,助力台灣技術與產業創新。 而這也讓台灣與尖端的核融合科技,意外沾上邊。 相比傳統的核分裂發電,核融合更加安全,且只有少量的低階核廢料……;只是,商轉技術遲未成熟。 簡單解釋,評估核融合技術進展的最重要指標就是「Q值」,Q值大於一,意味核融合的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讓人類利用核融合發電變成可能。 而Alpha Ring表示,公司已成功突破「Q值大於一」的重大門檻,且持續推進中。 打破高溫技術迷思 改採新招.

  3. 2022年12月14日 · 科技. UDN.COM. 1356期. 2022-12-14 12:56. +A -A. 加入收藏. 二 二二年,中天生技集團總裁路孔明,又一次替台灣生技產業帶來震撼。 飆漲的股價背後,是 路孔明 對於生技產業的投資,所懷抱的不同思路。 「一三年成立鑽石生技,那時候沒有人知道十年後,(投資)是生是死。 」路孔明曾在一場法說會上表示,生技產業、特別是 新藥 領域,往往要超過十年才能看到成果,因此鮮少有投資者願意長期布局。 但 鑽石生技 就不一樣,這個路孔明口中「出海了就不會靠岸」的永續型基金,在中天生技、富邦金控、台新金控、潤泰集團四大股東支持下,能夠更有彈性地支持有潛力的生技公司。

  4. 2023年5月10日 · 財訊雙週刊. 2023-05-10 21:00. +A -A. 加入收藏. 雃博營運33載,董事長李永川每10年就轉型一次;但這一次他大膽捨棄了已在47國註冊的品牌商標,決心在醫療數位化的時代,進行一場企業革命。 根據《財訊》報導,雃博董事長李永川為自己搏了「李大膽」的外號,公司創立33年,在他主導下已經進行過兩次轉型,但這一次他要來場「革命」:捨棄已註冊47國商標的30年品牌Apex,重新以「Wellell」再出發。 「大膽放掉過去30年,大概只有我敢做。 」李永川說得霸氣,但這背後他是否看到了什麼新機會? 雃博以醫材自有品牌打進國際,並以醫療氣墊床聞名,全球市占率5~7%。 1990年成立之初,雃博只是一間貿易公司,「當時我什麼都不會,運氣好,早做早贏。

  5. 2019年3月20日 · 呂玨陞. 科技線上. 陳弘岱攝影. 1161期. 2019-03-20 10:48. +A -A. 加入收藏. 歐洲最大生技檢測公司歐陸集團看中台灣生技人才,投資上億元擴大投資在台事業體。 歐陸在台主要子公司汎球藥理也遷進新總部,產能大增。 三月中旬,五股新北產業園區的生技聚落裡,再添一名新成員——歐陸集團(Eurofins Scientific)。 在法國掛牌上市的歐陸,是歐洲最大分析檢驗服務企業,目前市值約六十六.二億歐元(約新台幣二二六 億元),二 一八年營收超過新台幣一三 億元,主要業務涵蓋藥物、食品及環境檢測等生命科學領域。 一二年,歐陸即進軍台灣,今年旗下三家子公司遷進花費上億元翻新群光科技的舊總部大樓,而新辦公大樓產能比過去增加一倍以上,顯示他們還會持續加碼投資台灣。

  6. 2019年2月27日 · 第一化工家族把「化學」變有趣 - 今周刊. 甩負面標籤!. 這家人把「化學」變有趣. 歷經兩次轉型的第一化工,創立五十六年以來,勇於改革創新,從傳統的化工原料買賣到時下最夯的保養品DIY及科普教育,這家人善用他們的優勢,讓這家老企業成功轉型,業績 ...

  7. 2022年6月22日 · 去年業績才創新高的IC設計公司慧榮,今年五月卻被美國同業邁凌以千億元天價收購下市,震撼台灣半導體產業界。 該公司執行長苟嘉章也打破沉默,接受本刊專訪暢談他的心路歷程。

  8. 2013年8月8日 · 2013-08-08 13:46. +A -A. 加入收藏. 一家小小的皮帶製造廠,歷經七十一年來三代傳承,從代工到購併歐美品牌、自創品牌,並拿下時尚品牌女包代工,締造年營業額五十五億元的傲人成績,堪稱台灣第一,它怎麼辦到的? 「做代工,看得到實質的廠房機器,但賺的僅是幾塊錢的微利;相對來說,做品牌就像空氣,看不見,但一個女包就價值上萬元。 」說這句話的張育斌,是向來低調的台灣山二公司第三代,二 四年起接班擔任台灣山二執行長,同時也擔任在家族事業中扮演控股角色的雅邁您集團執行長,他罕見地接受媒體專訪,細述家族企業創立逾一甲子以來,一路與精準、細節拚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