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14.7
    4.2
    2.1
    Pacers won series 4-3終場
    5月 19日vs溜馬
    L
    109 - 130
  2. 2022年7月24日 ·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紀錄. 「這是我們給台灣的忠告! 」來自外交前線的箴言,台灣能從俄烏戰爭學到什麼? 2022年4月11日落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基夫(Kharkiv)地方政府大樓前的俄羅斯導彈。 (攝影/REUTERS/Alkis Konstantinidis/達志影像) 國際兩岸. 歐洲. 2022/7/24. 文字. 劉致昕. 核稿/李雪莉;責任編輯/張詩芸. 中國. 兩岸. 德國. 認同.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NGO. 歐盟. 軍事. 北約. 戰爭. 蘇聯. 國際兩岸. 歐洲. 2022/7/24. 文字. 劉致昕. 核稿/李雪莉;責任編輯/張詩芸. 中國. 兩岸. 德國. 認同.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3. 2019年6月23日 · 穿山甲是全球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但是在鸞山,幾乎所有居民都看過牠的蹤影。 「我們叫它『鸞山的寶貝』,」袁宗城一談起穿山甲,臉上不自覺露出驕傲的笑容,因為鸞山是全球穿山甲保育模範生,連日本NHK電視台都曾慕名來台採訪。 然而,這個讓鸞山驕傲的寶貝,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這麼受到部落和台灣人的重視。 事實上,僅僅在50年前,台灣曾是穿山甲的地獄,每年有6萬隻穿山甲遭獵捕,一度面臨絕跡威脅。 長期研究穿山甲的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所博士生孫敬閔,到穿山甲棲息地探查。 (攝影/蔡耀徵) 台灣曾是世界級穿山甲皮革輸出國.

    • OG Anunoby1
    • OG Anunoby2
    • OG Anunoby3
    • OG Anunoby4
    • OG Anunoby5
  4. 2022年12月26日 · 台灣無人機作戰的理想與現實. 戰爭不再只是軍人的事. 烏克蘭的啟示:民間「百萬架無人機保台」想像背後,要加速平戰轉換. 曾在烏克蘭擔任國際志願兵的姚冠均表示,過去部隊只能透過傳統哨兵巡邏的方式警戒跟偵察。 有了政府徵用來的無人機,等於多了一對「鷹眼」,能在戰場上做近距離偵察,撥開濃厚的戰場迷霧。 (攝影/林彥廷) 政治社會. 全部. 2022/12/26. 文字. 楊智強. 攝影. 林彥廷. 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張詩芸. 中國. 產業. 兩岸. 科技. 俄羅斯. 烏克蘭.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無人機. 政治社會. 全部. 2022/12/26. 文字. 楊智強. 攝影. 林彥廷. 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張詩芸. 中國. 產業. 兩岸. 科技. 俄羅斯. 烏克蘭. 軍事.

    • OG Anunoby1
    • OG Anunoby2
    • OG Anunoby3
    • OG Anunoby4
    • OG Anunoby5
  5. 2022年6月22日 · 她們的紀錄,是希望世界看清戰爭模樣,看懂極權的真面目,讓來自鄰國的威脅,止在這一代。 「他們(俄軍)發射磷彈的時候,我們正在窗邊,看著磷彈掉下來,(它擊中的地方)沒有人能夠存活。 視訊鏡頭的另一端,人權媒體倡議組織(Media initiatives for Human Rights)共同創辦人雷舍蒂洛娃(Olha Reshetylova)剛從烏東戰線的北頓內茨克(Severodonetsk)和西昌斯克(Lysychansk)回到基輔(Kyiv),她述說,澤倫斯基口中的「死城」是如何造成的。 身著裝備的雷舍蒂洛娃(Olha Reshetylova)。 (取自Olha Reshetylova臉書) 「我在那裡3天。

  6. 2023年1月17日 · 江世民. 數據分析/柯皓翔;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陳思樺、黃鈺婷. 2020年1月21日開始,台灣進入了漫長的COVID-19新冠疫情時代,口罩、隔離、快篩,封境,足足3年之久。 你還好嗎? 身邊的親人還平安嗎? 疫情3年,大家都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也被迫建立起新的生活守則和態度。 過去3年,光是官方統計數據,全台即有逾920萬人感染,平均每2到3人就有一人確診;更有1萬5千人不幸罹難,新冠病毒極可能是2022年國人第三大死因。 每一個數字底下,都是我們一起走過的路和必須面對的挑戰,《報導者》統整疫情爆發以來7個關鍵數據,解析數據下台灣防疫的利弊、以及與國際的差異。 數據1:感染率39.2% 與英美日相當,但實際感染人數可能為官方統計2至3倍.

    • OG Anunoby1
    • OG Anunoby2
    • OG Anunoby3
    • OG Anunoby4
    • OG Anunoby5
  7. 2023年4月19日 · 在零撲殺的美好願景下,許多動物仍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為了生存苦苦掙扎。 監製|方德琳、蘇于寬. 文字|林慧貞、陳信安. 封面攝影|楊子磊. 攝影|楊子磊、林裕傑、陳信安、余志偉. 設計|黃禹禛. 編輯|黃鈺婷. 社群企劃|陳思樺、汪彥成. 合作媒體|《窩窩 wuowuo 》 農委會曾宣示,預計12年後街頭15萬隻遊蕩犬清零,但近兩年仍未見下降趨勢。 零撲殺政策下,公立收容所籠位一位難求,仍生生不息的遊蕩犬何處去? 留在野外的牠們又會造成哪些問題?

  8. 2016年11月16日 · 砍掉了對勞工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勞團要7天假而不要特休? 台灣的特休假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話說從頭:是誰要砍七天假? 「7天假」議題吵得沸沸揚揚,勞團為此絕食超過280個小時,總統蔡英文受訪時落淚說這是民進黨「有史以來最痛苦的事情」。 到底什麼是7天假? 為什麼政府要砍掉7天假? 砍掉了對勞工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