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15.5
    3.7
    2.7
    Pacers won series 4-3終場
    5月 19日vs溜馬
    L
    109 - 130
  2. 2018年12月11日 · 今年6月,倡議安樂死合法化的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因為胰臟癌末期,遠赴瑞士尋求結束生命,讓社會再度掀起了一股討論安樂死的聲浪。 恰巧2018年年底大選與九個公投案合併舉行的「公投熱潮」,台灣史上第一次安樂死公投連署也因應而生。 但外界不知道的是,安樂死公投連署幕後真正的啟動者其實是蔡英文總統的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3. 2017年3月31日 · 序曲中閃過一幕是中情局的局長胡佛(J. Edgar Hoover)這一天也在場邊觀賽,不過,他關注的並非是賽事,而是在遠方發生的事情:同樣在這一天,是蘇聯進行第二次核爆的日子。 因為這個消息,使得他非常憂慮,想到許多不祥的事情。 序曲的章名為“The Triumph of Death”,死神的勝利,源自於荷蘭畫家布魯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1562年的名作。 這一幅畫出現在書裡的情境是這樣的:心煩意亂的中情局長,撿到一頁飄落到他肩頭的雜誌,上面印的正是這幅畫。 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這幅畫,卻立刻被畫中的景象吸引(書裡當然也將這幅畫非常詳細地描述一番,仔細的程度差不多可以讓美術系的學生拿去考試了)。

  4. 2016年10月12日 · 9月20日高等法院傳喚多次到看守所對龔重安進行心理輔導的兩位證人出庭,提及被告從國小開始便懷疑同學的母親要害他,出社會後更覺得所有人都在監控他,累積到臨界點,只能以自殺或殺人解決,沒有自殺成功,便選擇殺人。 雖然覺得被害者很無辜、倒霉,但被害者之所以被害,因屬於「社會」的一份子,所以對他下手合理,沒有想要道歉,和王景玉案一樣,是必然發生的。 他對判刑沒有任何意見,死刑或無期徒刑都能接受。 「我問龔重安進來感覺怎麼樣? 他說現在平靜多了,吃好睡好,比在外面還要有安全感。

    • Donte DiVincenzo1
    • Donte DiVincenzo2
    • Donte DiVincenzo3
    • Donte DiVincenzo4
    • Donte DiVincenzo5
  5. 2019年6月6日 · 人群之中,一群14歲的印尼少年正親眼見到自己最愛的搖滾樂團登台演出。 纖瘦、戴著漁夫帽的男孩佛顛.帕伏馬那(Valdean Pavmana)已經期待許久,他是這些少年間公認最「indie」的樂迷,去年整年他都為一個叫做 「落日飛車」 的台灣搖滾樂團瘋狂。 佛顛和身旁眾人一樣,熟知「落日飛車」的每一首歌、每一句歌詞,以及每一個高潮來臨的轉折。 他們跟著樂團主唱兼吉他手曾國宏大聲合唱。 落日飛車:風靡亞洲的台式英文情歌. 2018年,落日飛車這支來自台北、6人編制,主打迷幻復古曲風、作品全部唱英語的搖滾樂團,在雅加達的首演便已令人印象深刻,當地樂迷形容他們「現場狂野、充滿活力、一票難求」,那場演出最終因為觀眾太激烈、舞台搖晃,而被迫提早結束。

    • Donte DiVincenzo1
    • Donte DiVincenzo2
    • Donte DiVincenzo3
    • Donte DiVincenzo4
    • Donte DiVincenzo5
  6. 2022年3月17日 · 朱天文以奇幻小說比擬,父母即便拍不到也不在場,卻意外借聲音穿越時空而來。 省籍矛盾時期的愛情,用自由浪漫打破禁忌. 「感謝父母賜給我一份與生俱來的文學天賦,使我自幼至今把文學當做生命一樣的酷愛,甚至寧願犧牲一切走向文學。 ⋯⋯我的命運似乎也注定了我不可能留在繡房做小姐、做富有之家的少奶奶。 ⋯⋯他從不修飾自己,他的相貌也贏不了我的心,然而他有一種內在的美,那在對他未有瞭解的人所不能發現的美,才會使我離不開他,需要永遠的和他在一起。

  7. 原漢家庭長大的Ciwang,是原運領袖的小孩,她會讀書、有資源,已是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但仍不能免於周遭無心的「微歧視」 (Microagression,指對於少數族群無意、隱性的歧視)。 她以自身經驗呼籲,在原住民尋求轉型正義之際,社會應關注「微歧視」對原住民帶來的後續效應。 「我必須活成什麼樣,才符合原住民的標準? 「如果我不夠像原住民,我會被質疑是否利用這個身分,去獲得某些權益跟福利? 這是生活在都市、時刻被貼上刻板印象,許多年輕都市原住民內心的痛。 來自花蓮秀林太魯閣族的 Ciwang Teyra ,35歲,目前任教於台大社工系,出身原運領袖家庭,父親Teyra Yudaw是推動太魯閣族正名 的重要推手 。 她在父親、自己、族人、其他原民青年身上,看見跨世代存在的原漢歧視。

  8. 2023年9月19日 · 孟加拉於當年因國際刑事法院判決1971年獨立戰爭時的穆斯林政治人物須為戰爭犯行負責,引發群眾激烈抗議,導致多人死亡。 (攝影/Getty Images) 修復式正義,目的不在追究加害者責任,而是著力於受害人及其需求。 透過調查報告與對話,尋求加害人與被害人間,著眼於未來之建設性關係,為其特徵。 舉世聞名的 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即是著例。 正因南非經驗太為人傳頌稱道,以致常有將轉型正義與修復式正義,直接劃上等號,以為南非真相和解就是轉型正義唯一作法,視不採此路徑者為異端錯植的誤解,國內也不罕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