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6.9
    1.5
    2.5
    Mavericks won series 4-2終場
    5月 3日@獨行俠
    L
    101 - 114
  2. 2004年5月1日 · 骨質密度測定法bone densitometry),可以在骨折尚未發生之前便斷定受測者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還可以判斷骨質密度是否過低有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 這種危險程度稱為「骨質缺乏症」(osteopenia)。 根據醫師建議,符合以下情況的人,應該接受骨質密度測定: 年齡不到65歲的成年婦女。 超過40歲、曾經骨折、並願意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的人。 屬於骨質疏鬆症高危險群的婦女、男性和兒童。 在一般情況下,只要有下列兩項以上的危險因子,就會被認為屬於高危險群。 1.正在服用、或即將服用皮質類固醇藥物的婦女、男人和兒童。 2.因為任何緣故而導致體內雌激素或睪固酮濃度較低的青年人。 3.罹患了某種已知會降低骨質量、或提高骨折危險率的病症的成年人。

  3. 2022年7月21日 · 康健雜誌. 骨質疏鬆症,簡單來說就是骨頭內部空洞化增加。 隨著年紀增長,當造骨速度比不上骨質流失時,此時會大量流失骨膠原蛋白與鈣質,使骨質含量減少,造成骨內層海綿質疏鬆、外層皮質骨更單薄,結構變得更加薄脆,直接導致脆弱性骨折風險增加。

  4. 2009年11月1日 · 2009-11-01. .文 / 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 .出處 / Web only. 字級. 收藏. 分享. 這天,在門診幫章教授檢查以後,章太太突然問我;「林醫師,我最近一個星期總覺得膝蓋的地方怪怪的,走樓梯的時候特別不舒服,是不是骨質疏鬆啊? 我幫她仔細的檢查了一下,發現她只是單純的扭傷,沒有嚴重的問題,就告訴她說:「章太太,不要擔心,您可能前幾天在扶章教授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扭傷了膝蓋,再過兩天就會沒事的! 章太太還是很擔心的說:「真的嗎? 可是我聽說更年期以後會骨質疏鬆,我還在想是不是要請您幫我作個檢查呢? Q1、為什麼會骨質疏鬆? 我們身體的骨骼內有兩種細胞:「蝕骨細胞」和「造骨細胞」。 蝕骨細胞負責「吃掉」老舊或受傷的骨頭,而造骨細胞則負責製造新的骨頭。

  5. 2021年11月18日 · 2021-11-18. .更新日期 / 2023-05-24. .文 / 陳蔚承.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骨質疏鬆常導致跌倒、失能和臥床,可說是中、老年人的健康殺手。 骨質流失無法避免,該如何改善和維持住骨密度? 專家提供2類食物,並介紹4種治療方式。 骨質疏鬆診斷、檢查方法? 骨質密度檢查時,醫師會用「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來檢查是否有骨質疏鬆的情況,並將骨密度與一般健康年輕人(20~29歲)的平均值或標準值進行比較,算出一個比較值,稱為T值(T-Score) 正常: 與標準值相差1個標準差(+1或-1) 骨密度低: 與標準值相差1至2.5個標準差之間(–1~–2.5)

  6. 2022年9月1日 · 掌握3祕訣免煩惱. 骨質流失沒有徵兆,很多人往往等到跌倒骨折後才發現自己已經骨鬆,甚至步入骨鬆、跌倒、臥床、失能的病程,一旦走向臥床,引起的併發症更可能導致死亡。 骨質疏鬆症學會祕書長、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戴大為提醒:「慢性病不只有三高,而是三高一低,除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還有骨密度低。 2022-09-01. .文 / 張雨亭整理.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想擁有健康、自在的人生下半場,必須儲備好「骨力」。 然而,骨質密度檢測怎麼做才正確? 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能自我觀察骨質流失? 「骨鬆藥會讓牙齒壞掉嗎? 」、「有牙周病就容易骨鬆」,這些傳聞都正確嗎?

  7. 2012年5月1日 · 分享. 過去,經常使用的雙磷雙鹽藥物,例如福善美(Forsamax)、骨維壯(Bonviva)、骨力強(Aclasta)等藥物,使用前需先檢測病患的血清(肌酸酣)濃度,檢查腎臟功能,因為這些藥物需經過肝腎代謝,長期使用,對肝臟腎臟代謝較差的患者會有風險。 此外,因為須長期且定期服用藥物,骨鬆患者很容易擅自中斷治療。 推薦閱讀:骨質疏鬆治療、改善一次看! 專家逆轉骨鬆1運動+2飲食. 目前新的治療趨勢是,透過注射方式,讓用藥更方便且能持續治療。 一項國際大型臨床試驗,找來7868位患者、經過三年研究顯示,如果給予生物製劑類保骨素骨鬆針denosumab(商品名保骼麗,Prolia),可明顯降低脊椎骨折風險68%,髖骨骨折風險降低達40%,如果使用五年,腰椎骨密度能提升13.7%。

  8. 2020年7月15日 · 2020-07-15. .文 / 康健編輯部.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字級. 收藏. 分享. 當肌肉長期處在緊張狀態下會妨礙血液流通,無法有效把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如乳酸)帶走,積存在該處而引起痠痛感,所以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導致痠痛的常見原因之一。 (推薦閱讀: 筋骨痛難眠! 我得了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嗎? 通常疼痛的位置很多,有時還會跑來跑去;肌肉摸起來硬硬的,如繩索般僵硬;有明顯的壓痛點,用手指觸壓痛點會引發局部、甚至擴散至遠處的疼痛;用力按壓痛點時,甚至會有彈跳感。 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障礙,肌肉一旦受傷或過度緊張,肌肉纖維會形成敏感區域,這些敏感區域稱為「扳機點」,可能會導致整個肌肉拉傷和疼痛,當疼痛持續惡化,就出現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