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8:00 下午 EDT
    10月 23日vs公牛
    10:00 下午 EDT
    10月 25日@拓荒者
  2. 高山農業的發展,是一種控制的深化. 當然要實際帶著作者一起走中橫討論國家怎麼看高山農業,可能性或許不高,但我假設的情境也不是瞎扯的,而是基於我和斯科特在課堂中的互動而來。. 2000年初我還是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學院(Yale School of Forestry and ...

  3. 本文為 《黑甲山的微光:中國恐怖資本主義統治下的新疆,從科技監控、流放青年與釘子戶一窺維吾爾族的苦難與其反抗》 台灣出版序,經臉譜出版授權,文章標題、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改寫。. 黑甲山,烏魯木齊又一處因「貧窮」與「落後」被剷平的穆斯林 ...

  4. 2022年2月4日 ·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 ...

  5. 2022年11月14日 · 評論. 李根政/在淨零排放的路上,讓森林碳匯提升台灣森林的多元功能. 林務局宣誓2017年為國產材元年,和國際接軌推動在國有林和私有林的森林認證,正面臨選擇合適的區位,建立制度配套,建立產業鏈,朝向永續營林的各項挑戰。 圖為屏東林管處工作人員正進行伐木。 (攝影/李根政) 2022/11/14. 文字. 攝影/李根政、傅志男;責任編輯/張詩芸. 2022/11/14. 文字. 攝影/李根政、傅志男;責任編輯/張詩芸. 38萬公頃經濟林,如何促進國產材、森林保育與森林碳匯的多贏. 溪頭的柳杉人工林。 (攝影/李根政) 淺山交錯著林地、農牧用地,很有可能鑲嵌著待保育的次生林(天然林)、國產材永續經濟林,林下經濟、混農林等土地利用型態,極需整合法規工具、制度配套,朝向永續治理。 (攝影/李根政)

    • 利用一戰後德國人的屈辱不平壯大自己聲勢
    • 「靠口才打動群眾」,希特勒與納粹黨打壓異己、藉民選崛起
    • 他花在投射自身形象上的心力遠比政策內容要多
    • 21世紀獨裁者的統治利器:媒體與沒有選擇的「選舉」
    • 用秩序、和平口號「合理化」野心
    • 追隨者的盲目崇拜,是獨裁統治推手

    戰勝的協約國1919年強迫德國接受嚴苛的和平條件,再加上1920年代的高通貨膨脹率,以及之後的嚴重失業問題,都讓希特勒1919年成立的國家社會主義黨(納粹)在1920年代得到立足之地,但20年代下半經濟得到某程度復甦後,他們仍然只是一個邊緣政黨。這種局面在1929年10月華爾街崩盤後改變。這個衝擊使得德國銀行收回給企業的貸款,到了1932年每3個工人就有1個以上失業。希特勒的政黨是這場經濟危機的最大受益者。他們在1928年的國會選舉拿下12席和2.6%的選票。1930年9月的國會選舉更增加到107席次,得票率18.3%。納粹黨一躍成為議會第二大黨,超過6百萬人投票給它。 希特勒的主要立傳人伊恩.克索(Ian Kershaw)提出了一個概括性解釋,不只適用於兩次大戰之間的德國:「有些時候,政治...

    希特勒心裡卻有別的盤算。1933年2月27日國會大廈被燒毀更幫了他大忙。 這件事是意外,是荷蘭某個社會主義青年的個人行動,希望藉此刺激德國工人挺身反抗右翼政府和資本主義。希特勒卻趁機把縱火案怪在共產黨身上,並開始打壓共產黨員,連社民黨員和其他反法西斯人士也遭殃。 1933年3月5日,在充斥著恐嚇的選舉中,納粹黨拿下將近44%的選票,新國會的647席有288席被他們拿走。共產黨雖然被殘酷打壓,許多共產黨員和社民黨員被打甚至被殺,但共產黨的得票率仍逾12%,社民黨也有18%。然而,這時納粹不只成了第一大黨,也因為跟保守派結盟而成為國會多數黨。事實上,他們甚至不需要依賴後者的支持就能掌權,因為納粹讓當選的共產黨議員都無法就職,這些人不是被捕就是逃跑。國會在衝鋒隊(SA)和親衛隊(SS)這兩個組織的...

    1934年時,一般人提到希特勒都稱「我的元首」,而他自己在跟大多數納粹領袖人物說話時都直呼他們的姓。他花在投射自身形象(雖然當時還沒有出現「形象」這樣的字眼)上的心力遠比政策內容要多,只有他深深著迷的領域例外,例如消滅猶太人的影響力(最後變成消滅猶太人本身)、增強德國的軍事力量,以及外交政策。 納粹體制有一個重要的層面不能算極權體制,那就是其他許多政策的辯論都在希特勒之下的層級發生,下級會遵循他的大方針,做事盡可能合他的意。這樣反而增強了他的無限權威,雖然難以親近、無法預測的任意干預、冗長的獨白和對政策細節缺乏興趣的領導方式,很難造就有效率的政府。 希特勒討厭可能會出現批判性討論的內閣會議。1933年他還帶領著聯合政府,裡頭的保守派多於納粹黨,內閣一個月開4、5次會,直到夏季休會,但之後次數...

    專制統治確實遲早會刺激受害者站起來推翻政權(雖然暴力革命往往是另一種威權統治的序幕)。然而,即使是獨裁君主也無法只靠武力統治,因為他必須要能說服周圍的人(他的禁衛隊、軍隊將領或政治警察頭子),讓他們相信效忠他有利於國家或個人利益(更常是兩者都有)。 比杜爾哥年長一些的大衛.休謨(David Hum)認為,「要是一個暴君的權威完全來自恐嚇,就沒有任何理由要害怕激怒他。因為他身體的力量能影響的範圍很小,他進一步擁有的力量一定要奠基在我們自己的想法,或是其他人認定的想法上。」 因此,說服力和武力都是獨裁領袖不可或缺的裝甲。20、21世紀的獨裁統治者擁有啟蒙時代思想家想像不到的利器和媒體,從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發揮極致的大規模群眾集會,到電子監控、廣播電視,甚至對傳送訊息的完全掌控。左右民意需要組織的幫...

    極權政權為了合理化執政黨和領袖對徹底掌權的野心,通常會描繪出一幅輝煌的前景,一個新的黃金時代,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鼓舞大批人民,蘇聯、義大利和德國就是如此。用來合理化極權和威權統治另一種較為普通的論點是,這樣能重建秩序,穩定政府。秩序之說很吸引人,因為一般人多數時候都希望有和平的環境,在穩定的社會中養兒育女。倘若有人告訴他們,不選擇獨裁政權承諾的「秩序」,就是選擇內戰和無政府狀態,而他們也相信,很多都會樂意或勉強支持當權者。 然而,這樣把「秩序」合理化有幾個根本的問題。 首先,大多數威權政權本身就不顧法治,訴諸暴力並拆散家庭,動輒逮捕、拘禁、殺害好幾萬人(如智利獨裁者皮諾契),甚至數百萬人民(如史達林統治的蘇聯或毛澤東統治的中國),造成大規模混亂。無論怎麼定義「秩序」,中國的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都...

    眼光遠大的偉大領袖,就是獨裁政權最難以動搖的迷思。這在專制政權比寡頭政權明顯,後者通常把重點放在執政黨的獨特洞察力和智慧上,而非個別領袖的特質。義大利文(Duce)、德文(Führer)和俄文(vozhd)的領袖所代表的意義,在墨索里尼、希特勒和史達林執政時都產生改變。每一個都代表一個力量、理解力、洞察力超乎常人,而且愛民如子的領導人。 盲目的追隨者賦予領袖英雄特質,有時領袖本身甚至尚未標榜自己擁有這些特質。最顯著的例子是希特勒。他先是相信德國需要一個偉大英勇的領袖,後來沾沾自喜地發現自己就是那一個人。1920年代早期,希特勒還沒開始打造個人崇拜(有別於當時的墨索里尼),但追隨者卻已經聲稱他們「找到了數百萬人心的渴望──一個領袖人物」。到了1920年代末,希特勒相信他們是對的,納粹黨也開始完...

  6. 2020年10月12日 · 美國最高法院,見證200多年來大法官對美國憲法精神和言論自由的思辨。. (攝影/AP Photo/J. Scott Applewhite/達志影像). 目前美國法律規定最高法院通常由1位首席大法官和8位大法官組成,均由美國總統提名、參議院投票通過後方可任命,享有終身任期 ...

  7. 關於當前民粹主義的兩個解釋. 根據美國當前主流媒體與政治學界,民粹是個正在席捲歐美的現象,而且常被視對於民主體制的一種失序或威脅。 今年8月,一份由密西根大學英高赫(Ronald F. Inglehart)與哈佛大學諾里斯(Pippa Norris)兩位教授以此為主題的 研究報告,將「民粹主義」(populism)界定為民眾「對既有權威的憎恨,不管是大企業、大銀行、跨國公司、媒體上的專家、選舉出身的政治人物、政府官員、知識菁英、科學專家,以及驕矜自大的權貴」──民粹,就是對所謂建制派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