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13.8
    11.6
    2.4
    終場
    4月 14日@馬刺
    L
    95 - 123
  2. 2022年12月19日 · 位於哥倫比亞西北部的內科克里,本來是哥倫比亞人海邊渡假勝地,原本的遊艇公司主要服務觀光客。 但COVID-19疫情之後,各國出現大量失業與經濟壓力,導致數十萬人紛紛挺險偷渡。 他們主要來自委內瑞拉、海地、厄瓜多,也有來自非洲、阿富汗和印度等國家,前仆後繼來到哥倫比亞西北部靠近巴拿馬的碼頭,搭船前往雨林入口,完全改變了內科克里的樣貌。 海灘上曾一度出現帳篷為患的景象,一些遊艇公司、飯店甚至都直接改做偷渡客的生意。 1 3. 在哥倫比亞內科克里(Necoclí) 港口,準備帶著家人孩子偷渡的拉丁美洲移民,正在等待登船。 (攝影/陳映妤)

  3. 2019年6月23日 · 全世界共有8個穿山甲物種,分布在台灣的名為「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牠是全世界唯一一種有鱗片覆蓋的哺乳類動物,成體的頭到軀幹長約50公分,尾長約35公分,和一隻貓的體型差不多。 長得小頭銳面,活像隻放大版、有鱗片的老鼠。 奇特的外型,加上夜行、穴居的特性,讓穿山甲始終罩著一層神祕面紗,但也開啟了牠悲慘的命運。 華人認為穿山甲肉有活瘀通血脈功能、鱗片可協助通乳,人類的慾望使得穿山甲超越犀牛、大象,成為全球走私數量最多的哺乳類動物。 不過在1950年代左右,穿山甲最為人所知的商業用途並非鱗片和肉,而是身上美麗的外皮,台灣就是當時世界知名的穿山甲皮革輸出國。 前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副所長趙榮台在1989年出版的文章 裡,詳細描述了早期台灣穿山甲貿易盛況:

    • 土製獵槍的情懷
    • 希望好運一直來
    • 從勇士到罪人
    • 掀開壓力鍋的人
    • 狩獵自主管理的曙光中,復興抑或消逝的獵人文化

    星期六晚上,花蓮縣卓溪鄉中興部落(Valau)洋溢著和樂的氣氛,教會傳來優美的詩歌和音,許多族人聚在院落慶祝部落今天贏得運動比賽季軍,歡笑與歌聲不斷。Qubiaz Tamapima(漢名田照軒)安靜地獨自在家整理裝備,準備上山。 他從工具箱裡取出一顆顆「喜德釘」,沿著外緣貼上膠布,使它更密合槍管口徑。這種原本放在釘槍裡,以其強大的推進力將鋼釘打入堅硬鋼材的火藥,通常使用在建築工地,現在變成原住民獵槍使用的主流材料,從槍膛側面的開口放入,再從槍管前方塞入鋼珠,上膛後就可擊發,較老一輩使用的土製獵槍穩定性高上許多。 以前的族人必須自製火藥,將羅氏鹽膚木燒成木炭,再混合硫磺與亞硝熬煮,點燃火藥的底火,則用發令槍的紙雷管或鞭炮來替代。 瞄準開槍前,要先將底火從槍管前方塞入,接著倒入自製火藥,最後才塞...

    雲在玉里西側的山頂積聚,雨絲緩緩飄下,Qubiaz臨時決定改變路線,不去來回需3小時的傳統獵徑,改到鋪上水泥、較平穩好走的產業道路。即使是喜德釘獵槍,天雨路滑仍存在許多風險,去年卓溪鄉就發生一位布農青年因獵槍走火身亡的意外,長期協助科學團隊研究穿山甲的延平鄉布農族人余滿榮(阿勇),也在2016年狩獵返家時因獵槍意外走火身亡⋯⋯。 綁上頭巾、戴上頭燈、背起竹簍,Qubiaz低頭禱告完,提槍在膝蓋的位置,穩步前進,7歲的台灣土狗小胖搖著尾巴興奮地跟在後方。這是阿公的地,他年老後無人耕作,草木蔓生後,許多動物便出現了。 雨滴持續灑落,對面的山腰能看見其他在山間的獵人移動的光點。20分鐘後,他停下腳步,視線順著頭燈朝上45度角,一雙眼睛在頭燈照射下發出反光,是上次驚鴻一瞥的那隻山羌,雨剛降下的時刻,...

    曾幾何時的Mamangan,成了中華民國法律的罪人。狩獵行為與國家制度的衝撞,王光祿案並非個案,且遍及各族: 這三起分別發生在排灣、卑南、太魯閣族中的狩獵觸法事件,只是在其他更不為人所知案例中,幾個激起強烈反抗的例子。 除了槍枝使用的問題,1980年代後期在全世界逐步抬頭的生態環境與動物權趨勢下,訂立《野生動物保育法》,適逢當時的台灣正經歷「大山產時代」,加上野生動物的國際走私頻繁,使得原住民長久以來的狩獵行為,處在被高度檢視的核心,被認為是消滅野生動物的幫兇,背負了殘忍與不文明的道德評價。雖然後經修法,在「傳統文化、祭儀」的需要下可獵捕野生動物,但直到2018年,原住民慣常捕獲的山羌、台灣獼猴、白鼻心,才由保育類調整為一般類,此前包括王光祿,即常因獵捕保育類動物而觸法。 「我之前打獵回來,...

    在國家法律與道德貶抑的縫隙中,當代的原住民獵人發展出一種低調、隱密、不張揚的傳統,包括獵槍的來源、使用與改造,都愈發進入「地下化」。 「根據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學系教授孟憲輝推估,登記在案的原住民自製獵槍僅佔總數約11%,依照警政署統計全國登記在案的自製獵槍約5,000把,若只是全部獵槍的11%,那就代表有45,000把沒登記的私造獵槍在民間流傳,」擔任法律扶助基金會王光祿案顧問、長年關注原住民狩獵議題的空氣槍零件製造商郭厚志表示。 「王光祿案發生的時候,剛好是我大學剛畢業,一開始沒有很關注,因為之前已經太多類似的情況,只感覺怎麼又被抓,但相較以往,他被判前所未有的重刑,這個議題才逐漸發酵,使原住民更加意識到,在獵槍使用以及自然資源取得上,為什麼沒有更高的主體性?這個事情到現在7年了,所激發...

    「我自己也在狩獵,覺得這個案子是一個開始,比較辛苦的還是Talum,在第一線身為打開壓力鍋蓋子的人。若釋憲案真的能還給我們原住民遲來的正義,之前被判刑的那些人,是不是也能回復名譽,證明他們的清白?」Qubiaz問道。在無給職的東布青理事長之外,他現在的正職是承接林務局的計畫,協助台東縣海端鄉崁頂部落進行「狩獵自主管理」。 為了解決國家與原住民之間在狩獵議題上的矛盾,近年來許多原住民部落在生態專家與法律學者的協助下,逐步成立獵人協會,在法制與族人需求的折衷下,訂立狩獵公約、頒發獵人證等,並以協會的名義,向政府呈報每年預估的狩獵量,相較現在需事先申請要打幾隻特定物種的不切實際,讓獵人獲得更大的彈性。 能較以部落主體的角度進行狩獵的同時,還要擔負起義務,協助林務局在山上架設攝影機,監測物種波動狀況...

  4. 2024年3月14日 · 10年之後,《報導者》整理了太陽花學運迄今仍然深具意義的10個關鍵字,無論台灣社會如何演變,這10個關鍵字都值得被牢牢記住,藉此持續反思台灣未來發展方向。. 而當318運動的青年參政熱潮逐漸消退後,「後318世代」似已失去了參與社運的動能,學生自治 ...

  5. 廢墟裡的少年. 105年度,高風險家庭通報數為27758戶,這些家庭裡有兒少人數42741名。. 但通報後只有約三分之一會開案服務,正式開案數11182戶。. 資料來源/衛福部。. 資料來源/衛福部. 資料來源/兒童權利公約民間監督聯盟,《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國際 ...

  6. 2019年6月18日 · 2019.6.18 最後更新. 從西方中世紀「 愚人船 」預言中被流放,到現代醫療體系中需要被治療,精神病患自古以來存在理性世界的暗面,不成比例地構成社會巨大的風險。 在近年頻繁的社會事件之後,描述思覺失調症患者與社會之間張力的戲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 ,掀起一波討論熱潮,但是在戲劇熱潮結束之後,那些慢性精神疾病患者返回主流社會的路途,其實依然艱險。 台灣在2014年引入國際性的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 ,很大程度上,服膺歐美國家自1960年代持續至今的「去機構化」運動,明確立法宣示身心障礙者享有與其他人同等生活在社區的平等權利以及選擇。

  7. 2017年2月27日 · 父親是阿里山地區的嘉義縣警察局山地股巡官,平常樂觀且樂於助人。 二二八期間,湯守仁率族人下山協助嘉義人攻打紅毛埤、水上機場,撤回山上後高一生鄉長代表大家辦理自新,不料政府於1952年突然將高一生、湯守仁及父親等6人誘捕,1954年4月17日羅織「判亂」的罪名槍決。 我們有7個兄弟姊妹,大家眼睜睜地看到一個骨灰罈,多虧母親千辛萬苦把我們養大。 汪惠美: 我年紀最小,有一次看到一張小照片,十分喜歡,兄長們告訴我,那就是我的父親。 我用了當時打工賺來的錢,把這張照片放大20倍,大家都很欣慰。 二姐說過,父親在獄中曾寄回卡片安慰家人,我們歷經艱辛,但想到父親一生坦蕩蕩,又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呢? 潘小俠「見證228」影像計畫,嘉義阿里山原住民,方義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