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1日 · 底特律自由報》(Detroit Free Press)就分析,那年老虎隊的世界大賽冠軍,成了白人罪惡感與黑人憤怒的共同情緒出口。 「沒有討論,沒有民主」,所有領域皆然. 當歐美多有運動員為種族、性別等人權議題發聲,我們卻總將運動員與社會運動加上隔板。 台灣體壇的普遍無聲,顯得震耳欲聾。 圖為參與立法院外集會的民眾,手持標語表達立場。 (攝影/姜穎;照片提供/陳子軒) 一旦「運動」與「社會運動」或政治牽扯在一起,我們總是把運動員習慣用「捲入」政治爭議、「被迫表態」、「選邊站」等等被動語態來顯示他們的無辜與無奈,上至國際奧會、國際單項運動組織,下至各級學校老師與教練在教育與培養他們的過程中,總是嘗試將運動員封閉在一個泡泡中,希望他們永遠長不大,並以服從、規訓為最高指導原則。

  2. 2023年2月10日 · 運動,更是國族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交鋒,在集體榮光共感底下,不斷思辯競技最核心的精神與意義。. 運動的社會性,與社會的運動性,是一場永恆的「長盤制」(Long Game),人類的愛恨情仇,喧囂歡愉,當代價值,將天荒地老戰鬥與論證下去。. Long Game,《報導 ...

  3. 從勇士到罪人. 曾幾何時的Mamangan,成了中華民國法律的罪人。 狩獵行為與國家制度的衝撞,王光祿案並非個案,且遍及各族: 2008年, 屏東縣牡丹鄉排灣族人蔡忠誠 ,被查獲使用自製獵槍,一二審被認定不涉刑責,卻在高等法院更審改判有罪,最後於2013年底才由最高法院自為判決宣告無罪定讞,此案就是後來逐漸開放自製獵槍可使用喜德釘的開端。 2014年12月30日,台東市寶桑里卑南族巴布麓部落(Papulu)舉行大獵祭,5名族人因自製獵槍未登記遭移送法辦,後獲不起訴處分,後來法務部還派多位 檢察官赴部落了解原民文化 。 2015年10月,花蓮縣銅門太魯閣族舉辦感恩祭,上山打獵,因未及時向政府報備,返程途中族人遭警方攔檢,並 被上銬送辦 。

  4. 2020年10月7日 · 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公司出品《蘭嶼之歌》,是最早以蘭嶼為主題的電影,也是最歧視達悟的電影,片中直說「這裡沒有旅館、沒有餐廳,甚至連文化都沒有! 」當時最當紅的鄭佩佩飾演女主角「雅蘭」,雖是達悟族人,直說自己不喜歡傳統服裝(丁字褲),只穿漢人精美服飾。 雅蘭與男主角何醫師接吻後輕解羅衣,何醫師竟叫:「趕緊穿起來,我們不能學土人那種樣子,我要妳知道怎樣做一個文明人! 2014年5月上映的《到不了的地方》片中,男主角台客謝呈全說「沒穿丁字褲,好像沒來過蘭嶼」、「來蘭嶼就可以遇到對的人」,完全符合漢人對偏遠原住民的異文化想像。 穿上丁字褲,就認識蘭嶼嗎?

  5. 來自花蓮秀林太魯閣族的 Ciwang Teyra ,35歲,目前任教於台大社工系,出身原運領袖家庭,父親Teyra Yudaw是推動太魯閣族正名 的重要推手 。 她在父親、自己、族人、其他原民青年身上,看見跨世代存在的原漢歧視。 而這個「原」罪 ,也開啟她從事原住民歷史創傷、原住民社會工作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Ciwang發現儘管社會在進步,對原民無心的「微歧視」,仍在強化各種刻板印象,對原住民帶來身心負面影響以及身分認同危機。 就像一般人以為原住民飲酒過量,然而釀酒在原住民傳統文化是相當珍貴的飲品,不可能拿來豪飲。 不論是美加學者的研究、或Ciwang的 田野調查 當中皆發現,現代原住民過量飲酒的現象,是他們面對創傷跟適應壓力的方法。

  6. 2022年12月2日 · 《贖罪風暴》片中以冤案議題,也讓觀眾看到失去另一半的女性,在伊朗社會中如何舉步維艱。

  7. 去年(2022)底屏東縣霧台鄉大武部落發生震驚全台的 獵殺黑熊案件 ,兩名年輕男性騎著機車,將獵到的熊夾在中間三貼,嘻笑的畫面被放到網路上流傳引發公憤,最終有9人被起訴。 然而並非人人都是因為參與黑熊案被起訴,其中一人是在部落傳統文化祭儀中狩獵台灣野山羊而被牽連。 檢警大規模傳喚族人,以及外界一路從獵熊案延伸到對狩獵的強烈批判,使得這個深山小部落陷入人人自危的恐慌:年輕人不敢上山狩獵、祭儀只能買平地的豬肉代替、長輩默默將獸骨從門口拆下,不敢對子孫開口談過去的榮光。 《報導者》在獵熊案後,持續半年走訪部落,看見他們的壓抑和恐懼,也記錄在檢警、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簡稱林業署)、監察院陸續造訪後,他們如何從避而不談,到公開肯認自己的狩獵文化,並在當代制度下,掙扎尋找傳統文化的定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