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1日 · 底特律自由報》(Detroit Free Press)就分析,那年老虎隊的世界大賽冠軍,成了白人罪惡感與黑人憤怒的共同情緒出口。 「沒有討論,沒有民主」,所有領域皆然. 當歐美多有運動員為種族、性別等人權議題發聲,我們卻總將運動員與社會運動加上隔板。 台灣體壇的普遍無聲,顯得震耳欲聾。 圖為參與立法院外集會的民眾,手持標語表達立場。 (攝影/姜穎;照片提供/陳子軒) 一旦「運動」與「社會運動」或政治牽扯在一起,我們總是把運動員習慣用「捲入」政治爭議、「被迫表態」、「選邊站」等等被動語態來顯示他們的無辜與無奈,上至國際奧會、國際單項運動組織,下至各級學校老師與教練在教育與培養他們的過程中,總是嘗試將運動員封閉在一個泡泡中,希望他們永遠長不大,並以服從、規訓為最高指導原則。

  2. 2023年2月10日 · 運動,更是國族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交鋒,在集體榮光共感底下,不斷思辯競技最核心的精神與意義。. 運動的社會性,與社會的運動性,是一場永恆的「長盤制」(Long Game),人類的愛恨情仇,喧囂歡愉,當代價值,將天荒地老戰鬥與論證下去。. Long Game,《報導 ...

    • 底特律老虎1
    • 底特律老虎2
    • 底特律老虎3
    • 底特律老虎4
    • 土製獵槍的情懷
    • 希望好運一直來
    • 從勇士到罪人
    • 掀開壓力鍋的人
    • 狩獵自主管理的曙光中,復興抑或消逝的獵人文化

    星期六晚上,花蓮縣卓溪鄉中興部落(Valau)洋溢著和樂的氣氛,教會傳來優美的詩歌和音,許多族人聚在院落慶祝部落今天贏得運動比賽季軍,歡笑與歌聲不斷。Qubiaz Tamapima(漢名田照軒)安靜地獨自在家整理裝備,準備上山。 他從工具箱裡取出一顆顆「喜德釘」,沿著外緣貼上膠布,使它更密合槍管口徑。這種原本放在釘槍裡,以其強大的推進力將鋼釘打入堅硬鋼材的火藥,通常使用在建築工地,現在變成原住民獵槍使用的主流材料,從槍膛側面的開口放入,再從槍管前方塞入鋼珠,上膛後就可擊發,較老一輩使用的土製獵槍穩定性高上許多。 以前的族人必須自製火藥,將羅氏鹽膚木燒成木炭,再混合硫磺與亞硝熬煮,點燃火藥的底火,則用發令槍的紙雷管或鞭炮來替代。 瞄準開槍前,要先將底火從槍管前方塞入,接著倒入自製火藥,最後才塞...

    雲在玉里西側的山頂積聚,雨絲緩緩飄下,Qubiaz臨時決定改變路線,不去來回需3小時的傳統獵徑,改到鋪上水泥、較平穩好走的產業道路。即使是喜德釘獵槍,天雨路滑仍存在許多風險,去年卓溪鄉就發生一位布農青年因獵槍走火身亡的意外,長期協助科學團隊研究穿山甲的延平鄉布農族人余滿榮(阿勇),也在2016年狩獵返家時因獵槍意外走火身亡⋯⋯。 綁上頭巾、戴上頭燈、背起竹簍,Qubiaz低頭禱告完,提槍在膝蓋的位置,穩步前進,7歲的台灣土狗小胖搖著尾巴興奮地跟在後方。這是阿公的地,他年老後無人耕作,草木蔓生後,許多動物便出現了。 雨滴持續灑落,對面的山腰能看見其他在山間的獵人移動的光點。20分鐘後,他停下腳步,視線順著頭燈朝上45度角,一雙眼睛在頭燈照射下發出反光,是上次驚鴻一瞥的那隻山羌,雨剛降下的時刻,...

    曾幾何時的Mamangan,成了中華民國法律的罪人。狩獵行為與國家制度的衝撞,王光祿案並非個案,且遍及各族: 這三起分別發生在排灣、卑南、太魯閣族中的狩獵觸法事件,只是在其他更不為人所知案例中,幾個激起強烈反抗的例子。 除了槍枝使用的問題,1980年代後期在全世界逐步抬頭的生態環境與動物權趨勢下,訂立《野生動物保育法》,適逢當時的台灣正經歷「大山產時代」,加上野生動物的國際走私頻繁,使得原住民長久以來的狩獵行為,處在被高度檢視的核心,被認為是消滅野生動物的幫兇,背負了殘忍與不文明的道德評價。雖然後經修法,在「傳統文化、祭儀」的需要下可獵捕野生動物,但直到2018年,原住民慣常捕獲的山羌、台灣獼猴、白鼻心,才由保育類調整為一般類,此前包括王光祿,即常因獵捕保育類動物而觸法。 「我之前打獵回來,...

    在國家法律與道德貶抑的縫隙中,當代的原住民獵人發展出一種低調、隱密、不張揚的傳統,包括獵槍的來源、使用與改造,都愈發進入「地下化」。 「根據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學系教授孟憲輝推估,登記在案的原住民自製獵槍僅佔總數約11%,依照警政署統計全國登記在案的自製獵槍約5,000把,若只是全部獵槍的11%,那就代表有45,000把沒登記的私造獵槍在民間流傳,」擔任法律扶助基金會王光祿案顧問、長年關注原住民狩獵議題的空氣槍零件製造商郭厚志表示。 「王光祿案發生的時候,剛好是我大學剛畢業,一開始沒有很關注,因為之前已經太多類似的情況,只感覺怎麼又被抓,但相較以往,他被判前所未有的重刑,這個議題才逐漸發酵,使原住民更加意識到,在獵槍使用以及自然資源取得上,為什麼沒有更高的主體性?這個事情到現在7年了,所激發...

    「我自己也在狩獵,覺得這個案子是一個開始,比較辛苦的還是Talum,在第一線身為打開壓力鍋蓋子的人。若釋憲案真的能還給我們原住民遲來的正義,之前被判刑的那些人,是不是也能回復名譽,證明他們的清白?」Qubiaz問道。在無給職的東布青理事長之外,他現在的正職是承接林務局的計畫,協助台東縣海端鄉崁頂部落進行「狩獵自主管理」。 為了解決國家與原住民之間在狩獵議題上的矛盾,近年來許多原住民部落在生態專家與法律學者的協助下,逐步成立獵人協會,在法制與族人需求的折衷下,訂立狩獵公約、頒發獵人證等,並以協會的名義,向政府呈報每年預估的狩獵量,相較現在需事先申請要打幾隻特定物種的不切實際,讓獵人獲得更大的彈性。 能較以部落主體的角度進行狩獵的同時,還要擔負起義務,協助林務局在山上架設攝影機,監測物種波動狀況...

  3. 2020年10月7日 · 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公司出品《蘭嶼之歌》,是最早以蘭嶼為主題的電影,也是最歧視達悟的電影,片中直說「這裡沒有旅館、沒有餐廳,甚至連文化都沒有! 」當時最當紅的鄭佩佩飾演女主角「雅蘭」,雖是達悟族人,直說自己不喜歡傳統服裝(丁字褲),只穿漢人精美服飾。 雅蘭與男主角何醫師接吻後輕解羅衣,何醫師竟叫:「趕緊穿起來,我們不能學土人那種樣子,我要妳知道怎樣做一個文明人! 2014年5月上映的《到不了的地方》片中,男主角台客謝呈全說「沒穿丁字褲,好像沒來過蘭嶼」、「來蘭嶼就可以遇到對的人」,完全符合漢人對偏遠原住民的異文化想像。 穿上丁字褲,就認識蘭嶼嗎?

  4. 來自花蓮秀林太魯閣族的 Ciwang Teyra ,35歲,目前任教於台大社工系,出身原運領袖家庭,父親Teyra Yudaw是推動太魯閣族正名 的重要推手 。 她在父親、自己、族人、其他原民青年身上,看見跨世代存在的原漢歧視。 而這個「原」罪 ,也開啟她從事原住民歷史創傷、原住民社會工作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Ciwang發現儘管社會在進步,對原民無心的「微歧視」,仍在強化各種刻板印象,對原住民帶來身心負面影響以及身分認同危機。 就像一般人以為原住民飲酒過量,然而釀酒在原住民傳統文化是相當珍貴的飲品,不可能拿來豪飲。 不論是美加學者的研究、或Ciwang的 田野調查 當中皆發現,現代原住民過量飲酒的現象,是他們面對創傷跟適應壓力的方法。

  5. 2022年12月2日 · 《贖罪風暴》片中以冤案議題,也讓觀眾看到失去另一半的女性,在伊朗社會中如何舉步維艱。

  6. 去年(2022)底屏東縣霧台鄉大武部落發生震驚全台的 獵殺黑熊案件 ,兩名年輕男性騎著機車,將獵到的熊夾在中間三貼,嘻笑的畫面被放到網路上流傳引發公憤,最終有9人被起訴。 然而並非人人都是因為參與黑熊案被起訴,其中一人是在部落傳統文化祭儀中狩獵台灣野山羊而被牽連。 檢警大規模傳喚族人,以及外界一路從獵熊案延伸到對狩獵的強烈批判,使得這個深山小部落陷入人人自危的恐慌:年輕人不敢上山狩獵、祭儀只能買平地的豬肉代替、長輩默默將獸骨從門口拆下,不敢對子孫開口談過去的榮光。 《報導者》在獵熊案後,持續半年走訪部落,看見他們的壓抑和恐懼,也記錄在檢警、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簡稱林業署)、監察院陸續造訪後,他們如何從避而不談,到公開肯認自己的狩獵文化,並在當代制度下,掙扎尋找傳統文化的定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