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15.7
    5.5
    2.8
    終場
    4月 14日vs活塞
    W
    123 - 95
  2. 2019年10月16日 · 林口長庚藥物過敏中心主任、皮膚科主治醫師鐘文宏表示,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是一種因藥物引起的皮膚、黏膜組織的急重症疾病,一旦發生,會造成皮膚病變、黏膜潰瘍,尤其容易出現在眼結膜、口腔、生殖器;支氣管、腸胃道 ...

  3. 2023年5月4日 · 在71歲資深法醫蕭開平的記憶裡,台灣最早發現新興毒品的時間是在1998年。 當時,一位來自紐西蘭的學生在台灣使用了不明毒品後,從12樓的派對地點墜樓而死。 蕭開平說,他們向外國專家友人諮詢後,才知道紐西蘭外籍生使用的是當時歐美國家正在流行的MDMA(俗稱搖頭丸)。 從那時開始,法醫研究所只要從檢體中發現不知名的毒品,就會參考其他國家的案例與經驗,試圖找出毒品的種類、累積檢驗能量。 雖然搖頭丸等毒品早已在歐美開始流行,但歐盟在2005年才 首次使用 「新興毒品」這個名詞,到2012年國際對於新興毒品的定義(註)也才趨於成熟。

  4. 2016年8月18日 · 很平凡的一個星期三下午,《報導者》記者隨著今年40歲的張志偉一起走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的「成癮治療」診間。 就和其他門診一樣,房間裡沒什麼特別的擺設,等候他的只有與他認識超過10年的束連文醫師。 束連文醫師與張志偉(右)。 (攝影/吳逸驊) 張志偉20多歲時認識了吸食海洛因的朋友,他很好奇,於是也吸了海洛因。 與安非他命、搖頭丸不一樣的地方是,海洛因是許多吸毒者都流傳著「最碰不得」的藥物,因為海洛因的成癮性極高、戒斷症狀特強,價格又比較昂貴,張志偉最嚴重的時候,曾經一天花費8千元在海洛因上面。 問題是,吸食海洛因之後那種暈陶陶的快樂無法持久,一旦成癮,就變得再也不是享受,純粹是「不吃這個東西會餓死」的止饑用途。 張志偉一方面身陷其中,一方面自己也覺得這樣太可怕。

  5. 2023年9月19日 · 2013年的孟加拉,國際刑事法院判決 1971年獨立戰爭 時犯下戰爭暴行的穆斯林政治人物,必須為犯行負責,引發穆斯林群眾激烈的暴力抗議,導致多人死亡,令人記憶猶新。 2013年在孟加拉達卡的群眾集會。 孟加拉於當年因國際刑事法院判決1971年獨立戰爭時的穆斯林政治人物須為戰爭犯行負責,引發群眾激烈抗議,導致多人死亡。 (攝影/Getty Images) 修復式正義,目的不在追究加害者責任,而是著力於受害人及其需求。 透過調查報告與對話,尋求加害人與被害人間,著眼於未來之建設性關係,為其特徵。 舉世聞名的 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即是著例。

    • 破獲販毒集團「難」在哪?
    • 用「驗尿」洗出分數
    • 不想分「功」,各山頭間的不合作運動
    • 績效革新、精緻偵查,中央與地方齟齬不斷

    而警方的緝毒在過去數十年來,一直是以查緝底層施用者與中小盤的藥頭為主。 警政署數據顯示,2018年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簡稱《毒危條例》)的人數中,製造、販賣、運輸犯罪人數為9,565人,僅佔整體的16%;相較於此,因施用與持有毒品而被逮捕的人數為48,221,佔比高達81%。這凸顯了整體毒品犯罪中,多半還是以施用者和小盤為主,他們仍是警方主要的查緝對象。 但政策的轉變,使得緝毒目標轉為破獲製毒工廠、境外大型走私等販毒集團,對基層刑警而言,這反而成為現實裡一道難解的謎題。 抽象的「聖經」在層層轉譯後,移轉到基層刑警身上的,是一場追逐分數的緝毒績效遊戲。

    經常承接毒品施用者官司的律師李菁琪表示,設置臨檢站、酒測站是警察最有機會強迫把人帶到警局的方式,「看到戴瓜皮安全帽的人、刺青的人、穿身上是名牌仿冒品logo、或騎車腳很開的人,他們會說你身上有濃濃的大麻味、K味等等,警察會矇混以『你是驗尿人口,跟我去驗尿』來要求,」她認為這種撒網捕魚抓到的只是產業鏈裡的小蝦米。 想辦法讓這些人「強迫驗尿」,洗出績效。就連處理國內毒品犯罪的最高層級──警政署刑事局毒緝中心──也時常聽聞這樣的手法。 毒緝中心股長吳思翰就有所體會。他指出,在一般狀況裡,警員若臨檢到摩托車騎士,若騎士為被列管毒品人口,即便對方身上沒有吸食器和毒品,也會被警員連哄帶騙到警局驗尿;若當事人不配合,就會被帶回去留置、調查身分。 「強迫驗尿的案例真的非常常見,只是沒有被發現,這當中最大的問...

    績效成為緝毒的緊箍咒,除了間接催生了扭曲的手段,也讓各單位為了刑案積分,過度競爭,缺少合作。 各單位間的「本位主義」,一直是刑事地方分區間難解的習題。吳思翰舉例,假設甲分局手邊有製毒工廠或是走私案件的具體線索,一定會優先選擇自己辦,因為刑案積分與功獎可以獨攬。 此外,在警界過度競爭的文化下,合作很少是辦案首選,反而會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單位有沒有超車破案。任職於北部分局偵查隊的謝姓隊長透露,以往警界慣例是發生「越轄偵辦」,也就是甲分局到乙分局的轄區去破獲毒品案,乙分局就會被高層點名懲處。 然而,毒品案件的發生通常是橫跨多個縣市,若要往上溯源,勢必需要其他單位居中協助。例如一件橫跨甲、乙轄區的毒品案件,分別涉及中盤藥頭與製毒工廠,由於甲、乙分局各自掌握不同情資,可以分進合擊,讓溯源成功性更大,能一...

    為了一改績效制度的弊病,去年(2019)9月,在警工會的籌劃下,舉辦了警察績效制度公聽會。會中,警工會呼籲應建立制度,監督績效制度是否被各地濫用、誇大或隨意增設;各種政策或專案應設置落日條款;以及應建立「警政績效管理委員會」,確立精進績效制度的原則,並讓基層一同參與審查,才能真正改革績效制度。 應對基層的呼聲,警政署回應將承諾將減少專案評比、傾聽同仁聲音。然而在頒布「警察機關精進緝毒成效工作計畫」時,警政署也早已意識到緝毒績效存在的老問題,因此將「績效導向」列為改革目的。 該計畫開宗明義就指出,警察機關查緝毒品案件往往僅關注「量」的提升,卻忽略「質」的重要意涵,績效日益提升的同時,民眾感受卻未有相對回饋。針對績效制度的檢討,參與政策規劃的吳思翰以一句話總結:「以往警察一直有績效,但是沒成效。...

  6. 2023年4月24日 · 在社群平台上用「診所 癌症細胞治療」、「NK細胞」等關鍵字搜尋,就會跳出許多生技公司、診所的廣告推銷。. 《報導者》走訪醫療院所和產業現場,他們異口同聲表示,未經政府核可而私下進行的癌症細胞治療,滿街都是;更有生技公司透露:「檯面上執行 ...

  7. 近來歐盟也押向mRNA逐步放棄腺病毒平台的AZ和嬌生Johnson & Johnson),而蛋白質疫苗將則開始加入戰局,疫苗平台明年可能重新洗牌。 美國生技公司諾瓦瓦克斯(Novavax)的蛋白質疫苗,日前公布的保護力與mRNA相當,對變種病毒也會有效,但因為副作用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