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AVG
    HR
    RBI
    R
    本季.217
    1
    5
    4
    賽季 2023.214
    9
    31
    32
    終場
    6月 7日vs太空人
    L
    1 - 7
    10:07 下午 EDT
    6月 8日vs太空人
    4:07 下午 EDT
    6月 9日vs太空人
  2. 2023年9月21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都更危老浪潮下,如何杜絕「天坑」再現. 由事故鋪成的工程安全改革路,基泰大直案後能否踏上關鍵修法第一步? 基泰大直建案坍塌後工地現場。 (攝影/鄭宇辰) 2023/9/21. 文字. 許詩愷 孔德廉. 攝影. 鄭宇辰 黃世澤 林彥廷. 設計. 吳政達. 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張詩芸. 2023/9/21. 文字. 許詩愷 孔德廉. 攝影. 鄭宇辰 黃世澤 林彥廷. 設計. 吳政達. 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張詩芸. 9月7日基泰大直建案工地發生坍塌 後,台北市政府隨即普查另184處工地,發現有疑慮者也要求暫時停工。 此因公安事件發生後才發動的突擊行動,台北市今年5月進行過一次,但仍未能阻止基泰大直案發生。

  3. Q1:性騷擾為何頻頻發生? 性騷擾從何而生? 在多個政府單位擔任性平委員的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莊喬汝受訪時直言: 「來自不平等的權力結構。 她解釋,不平等的權力可能來自職位、輩分,甚至單純只是──行為人(加害者)的人緣好,而造成當事人(受害者)在「權力不對等」的壓力下隱忍,拒絕開口。 做為長期處理性暴力案件的律師,莊喬汝觀察,10件職場性騷擾申訴,有9件是受害者在獲得正義前,已先行離職;因為在遭受騷擾當下,當事人大多害怕遭報復,擔心打破了團體和諧。 至於行為人則是先意識到「自己做了不會被咎責」、「對方難以舉證」,接著等待實施騷擾的機會。 此外,性騷擾經常來得突然,多數受害當事人會先驚嚇,無法當場反應,這也造成蒐證困難。 莊喬汝認為:

  4. 2016年11月16日 · 到底7天假是什麼? 為什麼政府要砍掉7天假? 砍掉了對勞工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勞團要7天假而不要特休? 台灣的特休假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話說從頭:是誰要砍七天假? 「7天假」議題吵得沸沸揚揚,勞團為此絕食超過280個小時,總統蔡英文受訪時落淚說這是民進黨「有史以來最痛苦的事情」。 到底什麼是7天假? 為什麼政府要砍掉7天假? 砍掉了對勞工有什麼影響?

    • 修法討論1:申訴依賴公司自治常失靈,是否應有「外部申訴制」?
    • 修法討論2:職場是否能比照校園性騷擾,設立通報制度?
    • 修法討論3:性騷擾被害人往往非第一時間報案,申訴時效是否要調整?

    修法首要需補上的漏洞,是《性工法》申訴制度缺乏外部機制介入的現狀。 勵馨基金會公民對話處倡議組組長郭育吟代表組織受訪,提出應修法讓勞工局也有裁罰性騷擾行為人的實質權力:第一階段被害人向公司申訴後,若對結果不滿意,第二階段可直接向勞工局申訴,並請勞工局針對行為人進行實質的個案調查與罰鍰。 郭育吟表示,可規定公司性平調查至少需一位的外部委員參與、也要求委員具備的專業和性平素養;公司另應有心理諮商、法律諮詢等資源,提供給被害人。勞動部可以仿照衛福部、教育部,搜羅具有處理性騷擾專業的專家,建立人才庫,當企業需啟動性平流程時,就從其中聘請專家。 台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郭玲惠則提醒,讓勞工局對行為人罰鍰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因為對部分行為人來說,罰錢沒用,如調職等工作調整,才真的有意義,企業無法迴避內部處理的...

    郭育吟分析,「目前的法令是公司做完調查僅『備查』,當事人只要不繼續往上申訴,主管機關就不知道。」相對於校園性騷擾是有疑似案件就通報地方教育局,她認為,職場性騷擾或許不用做到這程度,但可規定公司一旦受理申訴案,就要通報主管機關,主管機關便可以掌握今年有多少企業有人申訴、最終成立或不成立,做通盤檢討。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晉芬則提出反思:建立通報機制,也有可能令某些主管更傾向吃案。張晉芬2018年曾在數間醫院內進行有關性騷擾的研究,調查3,000多位護理人員是否知悉職場內曾發生的性騷擾、後續如何處理、加害人是否受到處分。結果發現,知悉有職場性騷擾發生者近千位,將近一半都表示性騷擾事件後來「不了了之」。張晉芬主張,應明文規定公司必須公布有性騷擾事件發生與最終懲處,讓大家都知道性騷擾是有後...

    律師莊喬汝直言,一些情節嚴重的性騷擾,對被害人來說是嚴重的心理創傷,「6個月絕對不足以讓一個人從驚嚇,到創傷,到有能力去提告訴,」很多被害人因此喪失救濟管道。莊喬汝提到,在刑事部分,過去已有討論,是否要將性騷擾罪改為非告訴乃論,就不受6個月時效限制,而享10年追溯期。 但性騷擾的犯罪樣態多元,許多不同情節輕重的個案也可能遇到相同困境。社工督導鄭舒容和我們分享實際服務案例,有人是一年前看病時遭性騷擾,當下因沒證據選擇隱忍,但又因這一波#MeToo運動被觸動,才打來向鄭舒容諮詢是否能用法律維護權益;有人是去年在公共場所被故意觸摸臀部,觀察一段時間,赫然發現行為人是慣犯,也襲擊他人,故站出來提起性騷擾罪告訴,但這些個案受害時間都已超過法定時效。 郭育吟提到時效訂立的難點:性騷擾證據搜集不易,若時效...

  5. 2023年6月27日 · 2021年11月19日,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正在進行跨部門反恐的虎速演習(TIGERPACE),模擬警察在海關逮捕入境的「極端分子」。 (攝影/Bertha WANG/AFP) R的經驗並非誤會或單一個案。

    • Matt Thaiss1
    • Matt Thaiss2
    • Matt Thaiss3
    • Matt Thaiss4
    • Matt Thaiss5
  6. 2023年7月20日 · 6月16日,民進黨主席室主任周威佑(左起)、副祕書長楊懿珊與性平部主任李晏榕,在中央黨部召開「性平事件調查結果暨性騷擾防治措施改善說明」記者會,說明第二波性平調查結果,並向社會致歉。 (攝影/林彥廷) 經過了5年,台灣的媒體環境並未有大幅的改善。 然而,#MeToo運動出現了。 不少評論者與國內外媒體將之歸功於Netflix影集《人選之人》。 不過,揭發民進黨包庇性騷擾的陳汘瑈 受訪表示 ,她完全不是因為《人選之人》才出面揭發,雖然該影集確實提供她情緒的出口。 確實,《人選之人》對性騷擾現象的呈現映照了現實上的案件,「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這句經典台詞召喚出對騷擾者究責的公眾支持,但真正使得許多被害者現身說故事、催生#MeToo浪潮的關鍵,恐怕是事件的時機形成了民進黨必須處理的政治危機。

  7. 2016年8月15日 · 網路討論區上面常常見到許多人辱罵、酸人,怎麼可能理性討論? 司改會這邊借鑑了vTaiwan討論區的 討論規範 ,如果發現有人的留言是針對人,而不對事,或是申訴自己的個案時,就加以修改,我們會把對人不對事的部份修去。 板主會以私訊通知留言者,修改歷程在討論區也看得到;若留言和另一個討論串相關,板主也會把留言搬移或複製過去,以避免討論串「歪掉」。 藉由這種方式,相信可以一定程度地協助網路朋友聚焦問題。 除了網路之外,司改會中部辦公室的同仁也特地騎單車環島。 他們會在各個地區舉辦座談,談談台灣的司法問題,同時收集來自在地居民的意見。 這些問題,司改會將在5月25日召開記者會,把問題交給蔡英文,要求新政府解決。 當然,司改會這邊不會這樣就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