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可以試著用用看以下四點原則,幫助建立有效的溝通: 選對時機—像是避開在孩子面前爭執、先讓自己的情緒可以保持平穩。 具體指出想要調整的目標行為—對事不對人,將想討論的事情提出來,例如「想讓小寶練習專心自己吃飯。 說出自己的感覺或是需要—以「我」為出發,讓對方能更了解自己,或許阿嬤其實心裡的想法可能是「我真的忙不過來,一次沒辦法顧兩個小孩吃飯。 提出建議、避免評價—具體的建議可以讓對方感受到想幫忙的誠意,例如「試試看讓小寶坐在兒童餐椅上吃,吃完再讓他下來玩? 除了溝通自己的需求之外,試著瞭解對方的需求也是重要的。 評估每個人照顧孩子所需的「三力」:體力、腦力、心力。 體力:照顧孩子是非常需要體力的事情。 年幼的嬰兒需要打理吃喝拉撒,而大一點的幼兒更有移動的需求。 照顧者們身體狀況如何?

  2. 減低3C網路成癮風險的教養策略(上)—學齡前兒童. 在資訊設備普及的世代,不讓孩子看電視、看平板或滑手機,似乎變成家庭中一種知易行難的生活考驗。. 不管一開始是大人主動給小孩看,或是小孩跟著兄姊或大人看,最後都演變成大人對此莫可奈何--不給 ...

  3. 看電視並不是一種「活動」,只是阻撓孩子探索世界、不用動腦的一種「被動」過程。 此外,孩子也在玩玩具中獲得許多可貴的學習經驗。 但花俏、貴重、只有一種功能的玩具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4. 內容下載:. 據調查美國兒童與18歲以下青少年平均每日花6小時21分鐘、且0至6歲兒童平均每日花2小時使用娛樂性媒體。. 2018年臺灣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學童使用3C產品時間以手機最長、其次為桌上型電腦、其次為平板,幼童使用手機高達44.9%,到高中生為60.9% ...

  5. 不准再看電視玩電腦! 視力不好一定是近視嗎? 近視是看電視太久造成的嗎? 首先要讓父母了解的一個觀念是:「視力不好」、「弱視」,並不等於是「近視」。 弱視是指小朋友在視力的發育黃金期 (通常是6歲前),腦部因為種種的原因阻礙,沒有接受到正常的視覺刺激,因此無法發展到達正常的「解析度」,即使戴了眼鏡做了矯正,視力還是無法量到該歲數應有的水平;各種的原因包括:高度遠視、近視、散光,兩眼不等視,斜視,甚至白內障、眼瞼下垂等病變。 近視只是可能造成弱視的其中一個原因,大部分近視的小朋友,只要戴了眼鏡,就能夠正常視物,並不是「弱視」,只是臺灣近視的盛行率太高了,只要小朋友的視力不好,大家就會說「一定是近視了! 那「近視」到底是甚麼呢?

  6. 內容下載 : 「不要...不要」、「你幫我啦,這我不會」、「都是老師不好,題目出太難」、「我就是做不到」,這些對白是否也常出現在您跟孩子的日常,常讓家長傷透了腦筋?. 家長擔心挫敗經驗造成孩子心中的陰影,失去學習的熱忱,想直接出手幫忙孩子 ...

  7. 「醫師,我小孩看電視頭都會歪一邊,是不是有斜視的問題?」、「別人都說我小孩有鬥雞眼,該怎麼辦?」這些都是兒童眼科門診常常聽到的疑問。斜視是兒童常見的眼睛問題,3到6歲的學齡前兒童約有2%患有斜視,究竟甚麼是斜視?發生了斜視沒有矯治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