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胡思杜 (1921年12月17日—1957年9月21日 [1] [2] ), 中华民国 学者、作家、政治人物 胡适 的次子。 名字. 胡思杜名字来自于胡适的老师、美国哲学家 杜威 ,以对老师表示感激之情。 [3] 生平. 胡思杜1921年12月17日出生,母亲为江冬秀,他幼年贪玩爱好结交朋友,不喜欢读书,学者 罗尔纲 曾为他担任过家庭教师,他表示胡思杜“从小就有进步思想,比较爱国、热爱 鲁迅 ”。 1939年,随母亲赴 上海 避难,为防止胡思杜沾染不良习惯,胡适于1941年5月安排他到 美国 教会学校读书,约8年后回国在 北京大学图书馆 工作。 [3] 1948年 国民政府 败退 台湾 之际,因政见不合,表示“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

  2. 胡思杜(1921年12月17日—1957年9月21日 [1] [2] ),中華民國學者、作家、政治人物胡適的次子。 名字 [ 編輯 ] 胡思杜名字來自於胡適的老師、美國哲學家 杜威 ,以對老師表示感激之情。

  3. 胡思杜(1921年12月17日—1957年9月21日), 胡适 先生幼子。. 他生性好玩,喜交朋友。. 因不好读书,在美国八年转了两所大学也未毕业。. 1948年回国后被安排在 北京大学图书馆 工作, 北平和平解放 后胡思杜被派到 华北人民革命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的前身 ...

  4. 2021年5月11日 · 胡思杜 , 胡适先生 的次子。 在他短暂而平庸乃至昏聩的一生中,做过的唯一一件轰动世人的“大事”,一定是写了一篇痛批父亲的文章《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判》。 然而,这篇“大义凛然”“痛快淋漓”的文章只不过使他热络一时,并没有给他戴上诸如“英雄”之类的光环,他身上所背负的“原罪”也不可能就此洗刷干净。 最后,将他压垮直接送到了一根上吊绳前。 后排左为胡思杜.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但这句话在胡思杜身上并不适用。 胡适先生学富五车,胡思杜却学无所成,在美国读了两所大学,不仅都没有毕业,而且最后由于染上种种陋习,被学校驱离了。 1948年,27岁的胡思杜从美国回到北京。 那年12月,由于北方战局已无法挽回,蒋先生开展“抢救运动”,出动专机空运专家学者南下。

  5. 2021年10月28日 · 胡适次子胡思杜:一生未婚36岁自尽,被表哥草草葬于郊外. 1948年12月14日,蒋介石两次亲自打电报催促胡适飞南京,并派专机迎接。. 胡适得此消息,决定乘机南飞。. 谁料想,他的小儿子胡思杜竟表示暂留在亲戚家,不随父母南行。. 胡思杜的这一拒绝 ...

  6. 胡思杜(1921年12月17日—1957年9月21日 [1] [2] ),中华民国学者、作家、政治人物胡适的次子。 名字 [ 编辑 ] 胡思杜名字来自于胡适的老师、美国哲学家 杜威 ,以对老师表示感激之情。

  7. 基本介紹. 中文名 :胡思杜.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日期 : 1921年 12月17日. 逝世日期 : 1957年 9月21日. 畢業院校 :華北革命大學. 簡介. 胡思杜(1921—1957), 胡適 的小兒子,取名為“思念 杜威 ”之意,上有哥哥祖望(1919.3.16-2005.3.12),有光宗耀祖的意思。 抗戰開始後,胡適出任駐美大使,哥哥 胡祖望 亦於1939年前往 美國康乃爾大學 讀書,而胡思杜則和母親留在國內。 胡適一家,右為次子胡思杜. 1948年夏,胡思杜隨父親的朋友一起回到了北平。 許多人看在胡適的面上,紛紛請胡思杜到大學任教,但胡適以“思杜學業不成,不是研究學問的人才”為由拒絕了所有邀請,只同意胡思杜到 北大圖書館 工作。

  1. 相關搜尋

    胡祖望胡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