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6日 · 文/ 心理學家 朴豫眞. 我們常常認為,要找到一個與自己心意相同的對象很難,但是只要遇上了,彼此之間自然就會產生愛意。 換句話說,比起去愛人,我們更集中精神在尋找對象。 但是找到心靈相通的對象,真的就可以一帆風順地彼此相愛、幸福快樂嗎? 尚勳(編按:書中個案)肯定也曾與心靈相通的對象交往過吧? 歸根究柢,在愛情裡我們要看的不是「對象」,而是「如何去愛」的方法,這才是問題所在啊! 愛人比被愛更難.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在他的著作《愛的藝術》裡這麼說道: 「我們有意識地害怕不被愛,其實是我們無意識地害怕去愛。

  2. 2020年3月2日 · 如果不是為了生活,真想立刻就辭職? 如果你常常抱持著以上的想法,那或許是你還沒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接下來就讓獲得美國蓋洛普(Gallup)認證的性向分析家 朴建鎬 帶迷途的你我找到如何「愛上工作」的那條道路。

    • 想像你對於感情,有這樣的恐懼嗎?
    • 8種親密恐懼
    • 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點之後會被拒絕
    • ※解方
    • 害怕憤怒與攻擊
    • 害怕被拋棄
    • 害怕失控
    • 毀滅性衝動
    • 害怕被吞噬
    • 恐懼容易惱怒

    1.一提到過去的事就會渾身不自在 2.覺得有些私事如果被他知道了會被嫌惡 3.怕自己如果坦承以對的話,會激怒對方 4.寧可不愛對方,就不用承擔失去他的風險 5.總覺得對方最後還是會背叛我 6.不敢在他面前表現真實的一面 7.和他很親密時,情感會強烈到想停下來,即使是正面的情感 8.擔心自己可能會做出傷害他情感的事 9.怕他想控制我,不想跟他太親密 10.心裏某部分擔心做出長遠的承諾 11.對於被他依賴、成為他的支柱感到不安 12.為小事惱怒,擔心自己無法跟任何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 (引自p.93-114部分題項,原題項15題) 根據Elaine N. Aron與Elaine Hatfield的觀點(看原文摘錄),如果你在感情裡面越常有上面這些狀況,那麼表示你越恐懼親密關係,你害怕真正的交出自...

    前幾天「高敏感」*系列講座,有一個部分很遺憾沒有辦法仔細說明,就是「親密恐懼」。就像作者所說,這些恐懼並不只是高敏感族才有,只是高敏感的人如果有上面的狀況,會傾向放大這些恐懼和感受**。也因為人人都有機會「被感染」,所以這裡我想要好好介紹這8種親密恐懼與破解方法:

    你可能很怕談到自己的事情 ,尤其是一些比較私密、負面的事,如缺點、過去的創傷和陰影等等。你之所以如此恐懼,是因為過去有不好的經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你擔心對方如果認識真正的你,就不愛你了、就會把你丟掉了,那該怎麼辦呢?所以你藏得很好,保持距離以測安全,但是這個距離,反而讓對方覺得你難以親近,像是個木頭人。

    的確,表現出真誠的自己是有危險性的,對方可能會往你的痛點裡面踩下去,但反過來想,你這樣做雖然暫時讓自己沒有受傷,可是這樣真的是你想要的愛嗎?事實上,表達一些負面的東西(當然,也不可以一天到晚倒垃圾),是可以拉近彼此距離的,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要坦承很多,可以一次一點點慢慢靠近。

    你是一個不喜歡衝突的人,不論是對方生氣或者是你生氣,你都很想要盡量避免。因為對你來說,衝突就等於傷害,所以如果能夠壓抑不表達自己的情緒就盡量不說。直到某一天你心灰意冷離開,對方才疑惑地問:「既然你那麼在意,為什麼當初不告訴我?」

    很多書都有談到這件事情,尤其是你曾經在感情裡受過傷之後,更害怕自己如果付出太多最後會虧本、甚至暈船陷落。這的確是很大的傷,但在這個傷口的背後你可能預設了兩件事情: (1)我是不會被愛的 (2)感情是不可信任的,所有的關係最後都會結束

    你是一個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在自己掌控範圍之內的人,包含工作和人際關係,情緒和感受等等。如果情緒一來,像洪水一般超越你所能控制,你就會很害怕淹沒彼此。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只要兩個人很親密的時候你都會想要停下來,因為你怕之後情緒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就算是開心的情緒也一樣。

    不知道你在感情中是否曾經有過這種感覺「我想要讓他感受到痛苦,當他感覺痛苦的時候,我會得到某種快感」,倘若你也曾經有這種內在的聲音,不需要感到罪惡,因為你會有這種想法或許有很多種可能,但你並不是真的想要傷害他,這個毀滅的衝動可能來自於下面2種因素: (1)這才是你心裡真正的聲音:「我覺得自己不值得他對我那麼好。當他對我太好的時候,我就會無法停止地想要傷害他、破壞這段關係,讓這段愛回到我「應得」的水平。」 (2)這才是你心裡真正的聲音:「我想要讓他嚐嚐我自己所受過的那種苦。」

    Elaine N. Aron在這裡用一個很棒的比喻,想像一下你有一個魚缸,裡面有幾隻魚,他也有一個魚缸,裡面也有幾隻魚。「在一起」就像把兩個魚缸裡面的魚混合在一個大的魚缸裡,你可能會擔心他的魚吃掉你的魚、擔心住在同一個魚缸裡太過擁擠。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你怕他把你吃掉,不論是心靈上的吃掉,或者是「自我」上的吃掉。

    這跟前面的恐懼生氣有點不一樣,這裡指的是為了「小事」而生氣。例如你可能在意桌上的頭髮、他遲到兩分鐘等等,你很害怕因為「過度在乎小事」 而讓他討厭你,而且你同時也很討厭你在說這些在乎的時候,對方會覺得「那沒什麼!」。由於你太不喜歡發生上面這些狀況了,所以相處上有一些點雖然讓你卡卡的,但你擔心他既無法回應你,又會覺得你小題大作,所以選擇不說。

  3. 2019年7月30日 · 「我的野心沒有任何理由,是我創造了我的野心。 「當英雄? 偉人? 我一點都不關心,現在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贏。 討厭我的方式嗎? 我承認,不帥氣嗎? 我承認,要贏的話,都是用不帥氣的方式贏的。 」最帥氣的宣言,就是像這樣大方承認自己不帥吧! 劇中裴朵美的事業觀與管理風格都太值得學習:決策果斷有自信、願意聽反對自己的聲音、不怕承認自己的失誤。 三位女主角都有很強的工作能力、不服輸的韌性,卻也有女性柔軟的身段,在職場上往往會有男強女弱的刻板印象,女強人也時常被賦予負面涵義,但這部劇跳脫了這樣的框架,看完之後,的好想成為像她們一樣有能力、有智慧的女強人! 就像裴朵美安慰下屬的這段話:「妳知道為什麼社會新鮮人要逞強買昂貴的名牌包嗎? 因為擁有的越多,越要懂得隱藏;擁有的越少,越要懂得炫耀。

  4. 2019年10月23日 · 《今生是第一次》的故事始於一段「契約婚姻」,30歲的女子尹志浩母胎單身,希望有自己的房子但離目標還很遠。 38歲的男子南世喜是背了30年房貸的房奴,一位對世俗情感冷漠的不婚主義者,陰錯陽差之下尹志浩與南世喜展開了「房客房東」的契約婚姻關係。 這部劇的主角們主要都是韓國88世代(1988年出生)的年輕人,經歷過韓國最輝煌的時期也同時遇到韓國最不景氣的時期,這部劇除了挑戰婚姻這個概念、韓國重男輕女的文化、也寫實描述了韓國年輕人的困境。 一位買不起房子,一位買了房卻成了房奴,這時候結婚對他們來說不是基於愛情,而是現實考量。 社會學家加里貝克爾說:「結婚的預期效益大於單身的預期效益時,人們才會選擇結婚! 圖片來源:《今生是第一次》劇照。 結婚是必要的嗎? 結婚是因為愛情嗎?

  5. 2015年10月15日 · 美化前總統. 批評新課本的人認為,南韓政府想要在課本中將現任總統朴槿惠的爸爸正熙描繪成一個更正面的形象。 根據《 維基百科 》,正熙在 1961 年發動政變成功奪取政權,擔任總統長達 18 年之久,直至 1979 年遭暗殺身亡。 他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韓國總統。 不少人稱讚他的經濟政策,使南韓經濟發展自此超越北韓。 美國《時代雜誌》把他評為 20 世紀二十位亞洲最有影響力的韓國人之一,但同時他的鐵腕及獨裁統治也受到不少反對者的批評及譴責。 5 萬人聯署反對. 不滿政府的決定,南韓的老師和學者們發起示威抗議,目前已經有超過 5 萬人連署反對這本「正確的」歷史課本。 另外,《韓聯社》報導也提到,大約 1,100 名自由派學者、歷史與歷史教育研究人員在 7 號時發布聲明稿公開反對新課本。

  6. 2017年5月15日 · 我們該培養「容錯力」的理由:越怕犯錯,你的思考會越來越單一. AWE情感工作室 2017-05-15.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害怕犯錯的人連嘗試都不敢嘗試,久而久之思想僵化、自我侷限。. 我們該推崇的不是做正確的事,而是能犯錯的勇氣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