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14日 · 短評:在電影中,士兵為了國家興亡的犧牲奉獻以及浩大的戰爭場面,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用一部電影的時間,來喚起人們對於二次大戰的歷史記憶,提醒著我們,「自由」與「民主」是無數勇壯士兵以鮮血所成就的價值!

  2. 2016年10月25日 · 不同於雙十國慶,光復節是紀念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戰敗,美國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軍事命令宣布恢復臺灣及澎湖列島主權,因而明訂,光復節存在提醒著我們這塊土地多舛命運,長年戰爭的無情、自我族群認同及對自由渴望,期許世世代代 ...

  3. 2023年8月7日 · 關於戰爭. 「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這句話慣穿本片頭尾。 他的眼裡有光,但最後他卻成為世界的死神。 片中奧本海默的心境充滿轉折,從一開始鋒芒銳利、目空一切的科學家,到少將萊斯利格羅夫斯提出曼哈頓計畫,讓他成為當代美國科學界最偉大計劃的領頭者,這樣的名與利確實讓他不計代價的促成原子彈的發明,卻也在胖子、小男孩 (原子彈名),轟炸長崎、廣島後,歷歷在目的斷肢殘臂與老百姓的血淚,反戰聽證會下他一張張的看著日本慘狀,這成為了他此生的噩夢,甚至在與杜魯門面談時,他顫抖的只說得出這句話。 「我們科學家的雙手沾了血! 奧本海默陷入了人生無窮盡的自責迴圈,「人類會使用自己所擁有的所有武器。 」這是他在研發成功後,利用自己原能委員會主席身分,遊說國際社會對核能進行管控的原因。

  4. 2024年3月20日 · 民眾拿起槍枝向中央開戰,軍方派無人機空中掃射,美國國內烽火連天,即將上映的最新戰爭片,描繪19州脫離聯邦後,美國陷入內戰,意外挑起社會最大的隱憂,尤其片中總統連當3任的設定,更讓人聯想到那個男人,美國前總統川普:「如果我沒有 ...

  5. 1 天前 · 以軍發言人哈加里:「我們情報顯示,恐怖分子是在這三間教室進行活動,三間教室我們空軍使用精準彈藥,瞄準恐怖分子藏身三間特定教室。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我們已經看到有14名兒童在這次空襲中喪生,以色列政府表示他們將發布有關這次襲擊更多訊息,我們希望他們(以色列 ...

  6. 2024年5月29日 · 以哈戰爭持續激烈進行,哈瑪斯28日也公布全新人質影片,不過並未說明影片是何時拍下。. 同一時間,以色列則鎖定難民群聚的拉法攻擊,甚至已經將戰車開入市中心,導致當地出現大逃難潮。. 一輛輛車載滿家當,坐滿全家大小,陸陸續續離開,一些 ...

  7. 2024年5月29日 · 俄烏戰爭已經進入第三年,近期東部戰線再次緊繃,烏克蘭卻面臨人力不足的窘境。 為了補足軍力缺口,烏軍展開軟性徵兵策略,讓民眾可以自己選擇服役單位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