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4日 ·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後一連串氣候政策與人事布局受到全球矚目拜登的氣候政策與經濟政策環環相扣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致力於提供就業機會並要求夥伴國家同步減碳與美國貿易密切的台灣對於拜登氣候計畫 」已經做好因應準備了嗎? 去年(2020)11月初,當美國總統幾乎篤定由拜登當選的那一刻,坐在電視前觀看選舉結果的94歲英國自然科學節目主持人艾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興奮地從椅子上跳起來,高舉雙手歡呼。 拜登為何能讓這位全球最老網紅、以環境生態議題在Instagram吸引了620萬人追蹤的艾登堡爵士如此激動?

  2. 2022年8月30日 · 美國總統拜登上週在白宮羅斯福廳宣布減免學生貸款。 (攝影/AFP/Olivier Douliery) 拜登8月25日發出的學貸特赦令」,主要分為三大政策指標: 1. 低收入者的學貸減免,最多20,000美元: 以今年開始的學貸申請者為止,凡個人年收入低於12萬5,000美元,或夫妻年收入總和低於25萬者,聯邦學貸可豁免10,000美元的債務額度;若債務人曾申請過聯邦政府發給弱勢與低收入者的「佩爾助學金」,聯邦學貸豁免總額則可自動提升為每人20,000美元。 2. 聯邦教育部提出還款改革: 在所有的聯邦學貸申請人中,有38%的貸款總申請額度超過10萬美元,為了避免利滾利造成的債務累積,並鼓勵債務人持續還款,聯邦教育部將針對大學學士學貸,提出修正版的「收入還款方案」。

  3. 2022年7月24日 · 這一點,我想是台灣人最應該記得的一課,你可以保護自己的國家,問題是你有沒有足夠的意志。. 「請你們看著這場戰爭,不要忘記歷史,從歷史中學習,尤其是在你們旁邊的那個國家,它的本質不會變的。. 請為會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 當清晨4點有人轟炸你 ...

  4. 2024年1月13日 · 國際媒體關注焦點在民進黨的總統選舉三連任,特別著重「台灣選民拒絕中國壓力」;也同時強調北京恐將升級對台灣軍事、外交與經濟的施壓,以測試賴清德政府的戰略應變與台灣政壇在選後是合作或分裂。

    • 節奏明快的不實訊息,從中國一路吹往港台
    • 從「烏俄一家人」到「兩岸一家親」
    • 那些關於「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恐慌
    • 內容農場與殭屍粉專的復辟
    • 從「澤倫斯基逃跑」假訊息,看俄羅斯官媒的中文化攻勢
    • 新聞編譯如何填補戰爭迷霧中的訊息空缺
    • 從烏克蘭身上理解、學習面對中文世界內的資訊操弄

    游知澔指出,新納粹的論點其實從開戰前就在中文世界裡流傳,主要由大量簡體中文文章組成,同時經多個Facebook粉絲專頁轉傳。文章內容從聯合國對美化納粹主義的反制投票案作為開端,批評烏克蘭支持其境內的極端民族主義者和納粹合作,讓親納粹群體系統性地滲透烏克蘭政府。 為了更清楚地看出該論述的傳播過程,《報導者》與IORG合作,整理並分析出新納粹論點的源頭和傳播節點。結果發現,早在2021年11月13日就有一篇名為「西方国家再陷丑闻!培养新纳粹分子,加拿大部分政客正在突破底线」的簡體文章在Facebook粉絲專頁「華人國際」上刊載。 點開此文,裡頭援引俄羅斯官方媒體《今日俄羅斯》電視台(Russia Today, RT)作為消息來源的報導,文中批評北約和烏克蘭政府重用奉二戰納粹為偶像的民間軍事組織「...

    IORG觀察到,新納粹論述的建立成了俄羅斯出兵的正當化理由,同時站在大斯拉夫民族的立場,他們要將烏克蘭從納粹手中解放出來,讓「烏俄一家人」重新成為現實。而這個論述推演到台灣時,便成為過去幾年中共官方長期推行的主張:「兩岸一家親」。下面這則在LINE中流傳的訊息便是資訊輸送到台灣後的變型案例: 游知澔解釋,從新納粹、與港獨的串聯、到兩岸一家親,他認為,這些論述中過度放大了亞速軍團的人數和實質影響,同時將結論進一步推導至港獨和兩岸一家親等錯誤方向和詮釋,不只是簡化歷史,也間接替中國編織入侵台灣的正當理由。

    在12項操弄論述中,結合了第11和12項論述的「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也是在台灣社群中傳播力道強勁的例子,近日甚至由陸委會和總統接連出面澄清。 2月底,這個論點在台灣社群媒體的討論度達到頂峰。 在議題熱度一向最高的PTT八卦版裡,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為題的貼文一天就有上百則,討論從台灣兵役制度的不足到中國侵台的可能都有。一名曾參與聲援烏克蘭遊行的劉姓青年在不斷滑動PTT文章時感到焦慮不已,他接受《報導者》採訪時指出,開戰以來他的心情起伏很大,擔心烏克蘭的情勢成為兩岸開戰的藉口,畢竟天天都可以看到共軍軍機侵台的新聞。 面對台、烏處境相似而在網路引起的熱議,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在2月24日俄軍開戰當天召開記者出面駁斥。會中,他強調台灣與烏克蘭在地緣戰略、地理環境及國際供應鏈的重要性,都有「本...

    回頭省視操弄論述的煉成,我們發現這些訊息傳播的節點與方式過去就曾存在。在IORG統計的12項操弄論述中,包含「婷婷看世界」、「觸極者The Reacher」、「华人世界」與名稱包含「全球華人」的數個Facebook 粉專,以及「密訊」等內容農場,都在過去幾年扮演假訊息的重要協力傳播的角色。 2019年,《報導者》就曾在《風向戰爭與它的推手》調查報導指出,馬來西亞蒲種市(Puchong)的余國威建立了一系列的Facebook粉絲頁、社團和內容農場網站,包括「全球華人風雲聯盟」、「全球華人台灣聯盟」與「慧琪世界觀」等,有超過30萬名粉絲和社團成員,旗下社團與網站大量轉發傾中意識形態,讚揚中共成就。 其中,余國威旗下的「慧琪」粉專與一系列粉絲頁中的「琪琪看世界」、「琦琦看新聞」、「琦琦看軍事」、「...

    台灣遭受不實訊息攻擊的程度有多深? 台灣的事實查核中心(TFC)總編審陳慧敏認為,遠在俄烏數千公里外的台灣在戰事中遭受不實訊息攻擊的程度,並沒有因為距離而減少。從2月24日到3月中旬,她們已經完成37則與台灣相關的查核報告,內容從戰爭傳言到影片變造都有。她們也與國際事實查核聯盟合作,將全球各地查核訊息彙整為「俄烏戰事查核報告資訊庫」。 陳慧敏指出,戰爭恰好映照出台灣資訊生態的脆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逃跑的消息如何一路從俄羅斯官媒、中國官媒到進入台灣成為報導和評論,便是一則令她印象深刻的例子。 2月26日、開戰後兩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便引述俄羅斯國會下議院(國家杜馬)議長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的說法,以中文報導澤倫斯基已經匆...

    當需要報導俄國官方說法時,張鎮宏的作法通常是選擇《俄羅斯通訊社》(Tass)的英文版作為素材,輔以《Meduza》等獨立媒體來做二次確認: 面對俄國官媒中文化所帶來的近用性,他也強調,《轉角國際》規定除非是中國新聞,否則盡可能不用中文訊息來源;一方面是角度容易和中方重複,二來也是因為現成的資源就在眼前,反而容易失去產製新聞時消化訊息和思考的空間。但張鎮宏發覺,直接引用《央視》報導和視角,來作為報導內容的媒體為數不少。 另一位資深的編譯小傑(化名)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面對一天3~4篇的稿量壓力,很難逐字逐句完成這麼多的交叉比對過程,但基本查證仍是必須的,無論是俄羅斯官媒還是中國官媒,發言對象都必須為自己的說法負責;媒體可以引述這些宣稱,但不為這些宣稱背書,加入另一方的說法作為平衡就好。

    根據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統計,開戰前後,《報導者》還有《上報》、《鏡週刊》、《眼球中央電視台》、《天下雜誌》向記協申請了國際記者證,赴前線採訪使用,也有《華視》與《TVBS》前往波蘭採訪。但這些新聞媒體僅佔整體的少數,要撥開戰場迷霧,除了遠赴現場或各種影響的前線採訪外,關於戰爭的訊息大部分還是得仰賴新聞編譯來進入民眾視角。 但戰場遠在數千公里外,訊息的空白替資訊操弄創造出大把空間,除了傳統的內容農場與粉絲專頁串聯出攻勢,過去數年來,源自俄羅斯官方新聞的中文化,和經過加工的論述,更輕易地形塑出俄國和中國官方要外界讀的觀點。 在中文世界裡的讀者,面對造假的風向輿論,能做什麼?游知澔認為: 烏俄戰爭中的「新納粹」操弄論述如何傳遞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操弄論述如何傳遞 ※本報導為《報導者》與自由亞洲電...

  5. 2023年2月23日 · 儘管從2023年初起拜登政府突然擴大軍援規模與速度並施壓歐洲盟邦支援烏克蘭。 但在僵持整個冬季的消耗戰後,國際輿論確實對於 「戰爭該怎麼結束」 出現了更加分歧的異音──像是權威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就在戰爭週年前夕,向數十名重要 ...

  6. 2022年9月7日 ·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是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闡述他的心血結晶「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簡稱ODC)的著作。 ODC不是台灣賴以單獨抗共的萬靈丹,甚至還不是可用來暫時讓我們忘卻無法應對之軍事威脅的百憂解,但它確是一個具體、務實的解決倡議,一個理性辯證台灣防衛戰略的起點。 【編按】什麼是「整體防衛構想(ODC)」? 李喜明所倡議的「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是以「拒止式嚇阻」(Deterrence by Denial)為理論基礎的防衛戰略,目的是使敵人在有意妄啟戰端之前,意識到無法達成政治目標而不得不捨棄興師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