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媽媽育兒百科,提供嬰幼兒健康照顧及教育,媽媽懷孕知識及飲食營養,親子關係,小孩教養,婚姻經營,單親教育,懷孕生產與產後調理,美容保養,生活保健知識與讀者分享,豐富你的人生,家庭教育的成功,為人父母對親職教育的體認及身教。

  2. 教導孩子正確洗手,遠離腸病毒. 腸病毒傳染途徑? 「腸病毒」唯一感染的寄主是人類。 一般而言,它感染的途徑共分三大類: 一為「糞─口」(也就是病人吃下帶有腸病毒的東西而感染) 二為呼吸道. 三為母子垂直感染。 根據實驗室資料,「腸病毒」可在室溫保持活動力達數天之久,對酸有安定性(pH等於三至五之間,亦即不怕酸);溫度達到56℃以上立刻被去活性;福馬林、氯化物、紫外線對「腸病毒」也能對其造成相同效果(這也是為何腸病毒大流行時,要在游泳池中加入氯化物的道理)。 「腸病毒」進入人體後,潛伏期一般而言是3至6天。 在感染後,它會從病人糞便中持續釋出病毒達6至12週之久;所以,當大人觸摸到病童的排泄物後(更換尿布),如果沒有好好洗手,很容易又將腸病毒傳給別的孩子。 腸病毒流行與感染症狀 : 1.

    • 一歲以內的寶寶要經歷8個猛長期?
    • 寶寶猛長期時有什麼表現?
    • 如何應付這時期的寶寶?

    以一般的情況來說,通常會有8個猛長期,時間大約是是第4天開始、再來約7到10天、2到3個星期、4 到6個星期接下來約3個月、4個月、6個月、9個月。 而猛長期通常持續2到3天,有時也會持續約一個禮拜的時間。 這就是為什麼會覺得寶寶長得很快,因為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們就歷經了8個猛長期。 反觀我們大人一年內可能什麼長進都沒有XD 所以小寶寶的成帳速度是很驚人的才會有許多人主張要好好珍惜這這段時光,因為錯過真的就沒有了! 這速度快到會覺得一眨眼就過去了! 延伸閱讀:兒童智力發展的4個階段你了解嗎?

    1、他會頻繁在半夜醒來並愛哭鬧 2、喝的奶量會增加,甚至喝奶的頻率也會增加奶量增加。寶寶吃奶次數增加,過一會就要吃一次。 3、會明顯地感覺到他心情煩躁,可能會吃奶吃到一半就吐掉 其實,當寶寶進入猛長其最累的人還是媽媽。 很多媽媽都會說這時期的寶寶特別難帶,特別難伺候! 除了晚上老是一直醒來,還會一直哭鬧,根本是媽咪共同的噩夢啊! 媽咪除了不斷地餵奶(餵母奶的媽咪可能會壓力變大,因為寶寶喝奶量變大次數又增加)還得不停地安撫莫名哭鬧的寶寶,所以媽媽原本以為已經大約掌握了寶寶的信號,這時又全部打亂了規則! 延伸閱讀:飢餓線索很重要 飽足線索也一樣重要喔!

    1、照他需求餵養

    照顧寶寶已經夠累了何況是照顧一個煩躁的寶寶,這時候媽咪通常會跟著煩躁起來,畢竟哄也沒用怎樣都沒用,實在叫人頭疼啊! 媽咪可能會擔心是不是生病了?還是吃不夠?還是哪裡不舒服啊? 各種擔心排山倒海的壓過來,建議媽咪們先拋開這些令你焦躁的擔心,只要寶寶想吃,你就餵! 寶寶在猛長期不睡,其實真的不是因為沒吃飽! 而是因為在猛長期這段時間大腦和身體的迅速發展讓寶寶感覺不舒服。 (這個道理就想是我們以前在青春期的時候,有時候晚上睡覺會抽筋就像那種生長痛,你可以想像寶寶就是像那種感覺,所以他只能發脾氣,只能用哭來表達他的不舒服)這時候的他當然需要媽媽安慰,只能陪寶寶一起熬過去。)

    2、找到適合方式

    媽媽一直被寶寶煩,肯定也會開始煩燥,但是煩燥的媽媽搭配煩燥的寶寶,這個組合聽起來不是很好。偶爾讓爸爸來帶一帶孩子,也許效果會更好也說不定? 或者可以帶寶寶出門,看看外面的世界。放點他喜歡的音樂或是嬰兒最愛的白噪音,多試點不一樣的方式總會找到方法的。 猛長期總會過去的,而這個時期寶寶最辛苦的還是媽媽。 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情,盡量不要煩躁、也不要感到挫敗。保持信心,相信自己熬過這幾天,寶寶一定會給你一個驚喜的!看到寶寶的成長一切都值得了不是嗎? 延伸閱讀:3個月大的寶寶發育里程碑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s://goo.gl/XtRrD7

  3. 1、改變飲食結構. 兒科醫生會建議妳將幼兒的飲食改為少量多餐,這樣可以減輕腸躁症的症狀。 提供孩子低脂肪但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還要避免乳製品、含咖啡因飲料、人工甜味劑和易產生氣體的食物。 2、可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是存活在腸道中的有益菌,膳食補充劑及某些食物,優格,都含有益生菌。 諮詢妳的醫生哪些益生菌可以改善孩子的情況,並請醫生建議攝取量。 腸躁症可能會導致幼兒腹瀉或便秘。 3、心理健康治療. 如果妳的孩子是因為高度緊張或遭受創傷性事件所引起的腸躁症,醫生可能會建議談話性治療。 談話療法可以減少壓力,進而改善腸躁症的症狀。 延伸閱讀: 觀察嬰幼兒便便避免便秘腹瀉問題. 4、止瀉藥或瀉藥. 醫生可能會根據孩子的情況給予止瀉藥或是瀉藥。

  4. 1、翻身初步運動. 翻身動作能使小兒隨意變換自己的體位,是非常有意義的初步運動。 嬰兒學會翻身,標誌著運動技能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可以擴大孩子的視野和接觸範圍,促進智力的發展. 2、四個月開始翻. 寶寶3~4月齡就總試圖翻身,滿5月後就能翻身自如了,從仰臥位翻到側臥位再到俯臥位,5~6月齡的寶寶如果仍然不會翻身,應首先考慮是不是穿太多,或被枕頭被子壓住了而影響自由活動。 3、翻身因人而異. 能翻身的時間是在脖子能夠立住之後,這在4-7個月的嬰兒是比較多的。 但是,具體實現翻身動作時間卻是因人而異的。 有可能在3個月前翻過後再也不翻了,或省略掉翻身而開始能坐或是能站了。 寶寶開始抬頭動作,父母應注意寶寶開始學翻身了。 延伸閱讀: 嬰幼兒腿部發育及異常現象. 二、寶寶學翻身的前兆.

  5. 一、健忘症的7大危害. 1、偏頭痛暫失憶: 偏頭痛患者更容易發生暫時性全腦性遺忘症,50歲以上人群更常見。 2、抑鬱症降血清: 會降低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大腦化學物質水平,進而導致記憶問題。 3、高血壓損血管: 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內壁,影響大腦供血。 因此,45歲前經常忘事,最好查查血壓。 4、更年期綜合症: 美國加州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更年期後雌激素水平降低,大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受到保護更少,因而會影響到記憶。 5、癲癇記憶損傷: 癲癇發作時,大腦中電子脈衝發生紊亂。 如果這種紊亂發生於大腦海馬區域,那麼必然會對患者記憶造成損傷。 健忘症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要小心記憶暫失。 6、缺維生素B12: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缺少維生素B12會導致記憶和思維問題。

  6. 一、家長應對的六項技巧. 1、給予申訴機會. 當小孩犯錯後,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要給小朋友一個申訴的機會,讓孩子把自己想說的話全盤托出,這樣家長才能對孩子犯的錯有更清楚的認識。 2、注意公共場合. 孩子自尊心往往很強,不要在公開的場合批評小孩,會讓小朋友覺得很沒面子,也會打擊他的自信心,嚴重點,可能會影響到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3、父母要先冷靜. 在批評孩子前,家長一定要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只有冷靜,才能對孩子所犯錯誤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判,才有利於問題的解決,也才能幫助孩子找出犯錯原因。 延伸閱讀: 孩子犯錯:懲罰原則及注意要點. 4、父母要同陣線. 當孩子犯錯以後,父母雙方一定要保持一致的態度,形成同一地陣線,共同努力,讓孩子能正視自己所的錯,並且努力去改正,絕不能嚴父慈母的狀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