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23日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安綏研究團隊日前成功研發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快篩裝置中研院長廖俊智今天 (23日)目前已轉交7至9家廠商廠商已開始量產後續還須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申請授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邀請廖俊智列席就增加P3研究室相關研究人員之編制並訂定長期性實驗人才養成方案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中研院日前宣布,楊安綏研究員團隊成功合成能辨識新冠病毒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將可作為檢測快篩裝置的關鍵試劑,國民黨立委林奕華今天特別詢問廖俊智目前的快篩進度。

  2. 2023年12月20日 · 澳洲法院19日裁定68歲墨爾本商人華人社區領袖楊怡生Di Sanh Duong違反反外國干預法罪名成立這是該法2018年通過以來定罪首例路透社報導澳洲聯邦警察Australian Federal Police)發表聲明指出,維多利亞州(Victoria)警方2020年對楊

  3. 2024年5月20日 · 一名澳洲男大生蕭里去年 (2023年)在台疑接觸老鼠藥中毒,台籍姓女友人涉案遭偵辦。 檢警日前獲報,女的英國籍丈夫去年初在台身亡,症狀與蕭里相似,台北地檢署已簽分他字案偵辦。 澳洲廣播公司 (ABC)去年4月間報導,來自昆士蘭州的24歲大學男生蕭里 (Alex Shorey)在台灣期間疑似誤食老鼠藥。 台北地檢署主動剪報分案,指揮台北市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信義警分局調查,以證人身分訊問蕭里父親。 檢警去年5月間搜索女住處,查扣相關證物,並以被告身分訊問女,訊後命限制出境、出海,並定期向北市刑大報到。 檢警於女住處搜出老鼠藥,但女始終辯稱,老鼠藥是她泡給自己喝,蕭里誤食。 蕭里案發後一度在台住院治療,去年5月間經由家屬透過群眾募資平台募得醫療專機費用,順利返回澳洲。

  4. 2019年5月30日 · 六四事件. 時間:2019-05-30 12:52.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昭彥. 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社會學學者張倫從北京流亡巴黎,從此把自由當成祖國。 回顧30年來演變,他看到中國社會如今許多病症,都是當時忽視人民訴求所致。 (圖:中央社) 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青年張倫從北京流亡巴黎,從零開始,從此把自由當成祖國。 身為社會學者,回顧30年來演變,他看到中國社會如今許多病症,都是當時忽視人民訴求所致。 張倫於1962年於瀋陽,自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畢業,成為那個年代還很稀有的碩士,接著在中國地質大學政治系擔任講師,如果沒有天安門事件,張倫很可能成為今天的中國官場或學界菁英,「體制」內的成功人士。

  5. 2022年9月2日 · 國策顧問. 時間:2022-09-02 18:09.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中華民國總統府。 (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總統府今天 (2日)晚間公布遴聘及新聘資政27人、國策顧問70人。 聘期均自民國111年9月1日起至113年5月19日止。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指出,依據《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總統府資政不得逾30人、國策顧問不得逾90人,總統此次遴聘資政27人、國策顧問70人。 資政包括王茂雄、田弘茂、吳勝雄 (吳晟)、吳榮義、李明亮、李茂盛、李逸洋、沈國榮、林全、林信義、姚嘉文、夏本‧嘎那恩、孫大川、張俊雄、張博雅、許勝雄、陳宏昌、陳博志、陳繼盛、曾道雄、辜寬敏、黃茂雄、黃崑虎、葉菊蘭、劉昭惠、蕭新煌、顏志發。

  6. 2023年12月28日 · 新北市國中遭割頸身亡,震撼全國,輿論關切如何預防悲劇重演。 民間團體指出,搜查書包並不能真的預防暴力攻擊事件,問題通常是出在學生的內在心理跟外在行爲,建議中央、地方教育主管機關應賦予第一線教師合理的管教權限,並要求家長承擔管教義務,不能把責任全部丟給學校。 針對新北市某完全中學國中部學生遭同學以彈簧刀割喉致死案件,部分輿論檢討學校應加強搜查書包,以預防危險物品進入校園。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指出,依據教育部現行規定,如果學生涉嫌犯罪或攜帶違禁物品,教師搜書包必須有「相當充分的理由及證據」、「合理懷疑」並在「2位以上的學生家長會代表、學生會幹部或教師」陪同下,才能進行安全檢查。 對此,有基層教師反映,這一方面難以執行,另一方面是執行上,容易被扭曲成霸凌行為。

  7. 2021年2月1日 · 恆春民謠. 半島歌謠祭. 時間:2021-02-01 17:00.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陳士廉. 恆春半島民謠流傳超過百年,先民不僅唱出墾荒心情,也唱出對家鄉思念,只是隨時代變遷,傳統的愁苦曲調與悲情唱詞,終究拉大了與民眾的距離。 而今,一群專業音樂人發揮創意融入新聲,試圖讓半島民謠再現魅力。 究竟,傳統古調如何能成為新調? 而在新舊拉扯間,「傳統」與「現代」又該如何找出平衡? 「恆春半島的那首歌」系列報導第二集,一起認識這些新音樂、了解新世代與傳統藝師的故事。 恆春兩世代組成的「瓊麻思」團隊於「半島歌謠祭」演出。 半島歌謠祭音樂總監徐鳳玉 (左)與在地「藻樂團Seaweed」結合搖滾與民謠傳統元素,演出新曲「下雨」。 愛上恆春純樸民風 徐鳳玉發現民謠斷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