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17日 · 一張圖看懂蜀漢亡國的真相──姜維擋下曹魏10萬大軍為何後主劉禪還是輕易投降?. CO 肥皂箱 2017-04-17.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三國末期曹魏滅蜀的故事非常精彩身為孔明大弟子的姜維為何阻止不了蜀漢滅亡?. 有人認為姜維北伐窮兵黷武,必須負起 ...

  2. 2017年7月13日 · 姜紹祖是新竹縣北埔鄉海陸腔客家人北埔金廣福第三代墾戶首姜榮華與其二房夫人宋松妹之子家境富裕為林朝棟之將領官階都司清朝中級武官)。 1894年清廷甲戰敗,割讓台灣及澎湖給日本,隔年日軍從基隆東北角澳底登陸,攻陷基隆後,消息傳至臺北,臺勇與廣勇開始相殘,臺北城內大亂。 臺北紳商以維護城內秩序為由,開臺北城讓日軍「近衛師團」得以順利進入。 臺北城陷落,對「臺灣民主國」打擊甚大,總統唐景崧與各地官員如林朝棟等人皆陸續離台。 此時新竹城居民要求林朝棟已解散的臺北防軍協防新竹以求自保,身為都司的姜紹祖與丘逢甲之將領吳湯興在竹苗地區集結當地鄉紳土豪組成義勇軍,這些臨時號召的義軍,反而是給予日軍最嚴重的打擊。

  3. 2018年1月26日 · 在大衛的故事中,最為眾人所知的是他擊敗了巨人歌利亞一事,後世無數藝術品即以此為題材。 林布蘭《大衛在掃羅面前演奏豎琴》。 掃羅國王只有在聽大衛的琴聲時,瘋病才得以暫止,但心裡又想害死這個日後要頂替他為以色列王的青年。 這世間怎容得下兩個王者? 英雄少年的出現,讓掃羅坐立不安了,他不能再容忍他的存在。 但偏偏有這樣的人——他的魅力如此之,讓敵人陣營也為之傾倒。 不僅掃羅的女兒米甲愛他,就連他的兒子約拿單也愛他——「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 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 誰不愛大衛呢? 他是戰場上的英雄,是女子戀慕的物件,是春日的太陽,是黑夜的星辰。 他這樣美好。 頂著主角光環的大衛娶了美人、贏了戰爭、成功讓政敵對他怕個半死.

    • 小確幸對應大奮鬥
    • 如何看待「狼性」?
    • 閱讀《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的三個層次
    • 延伸閱讀

    在《小確幸不該是沙漠》這篇,作者先是引用小確幸的原始出處 ──居然是來自村上春樹描寫買內褲的小小幸福感 — 這就談到村上春樹對他的定義:「想要在日常找到自己的小確幸,多少需要一些必須遵守的個人規範」。給出的實例是「耐著性子激烈運動後,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 村上春樹的個人規範,是強大的自律 — 天天跑十公里,每天跑跑跑,接著寫寫寫,每晚九點上床。換句話說,村上春樹心目中的小確幸,對應到「長期自律的大奮鬥」。 從這點看來,小確幸值得追求,看電影,吃美食,滑臉書都好,但若是小確幸背後沒有真正的人生目標與自我實現,那就成為不努力的藉口而已。 作者不一味批判或讚揚小確幸,而是把格局拉到原始出處,幫助我們重新思考小確幸的意義,以及該怎麼做。

    在《狼性不是解方》一文提到,「狼性」一詞來台,應是2013年的今週刊報導開始,之後在台灣逐漸演變成「不屈不撓奮不顧身進攻的個人特質」,但這又不同於中國人自己講的「狼性」──源自 2004年姜戎小說《狼圖騰》 ── 講的是企業特質,是群體精神。 有趣的是,台灣媒體所定義的「狼性」不只在台灣年輕人身上少見,在歐美也看不到,原因是在矽谷、西雅圖,積極進取根本不夠,還必須要有創意和獨特洞見,因此矽谷講的是熱情與使命感,不是「狼性」。再看中國,正處於摘取最低水果的階段,機會多不勝數,敢拚就會成功,故而「狼性」有效,台灣已過了這個階段,我們該效法的不是狼,而是找出天賦熱情,成就屬於自己的使命。 無獨有偶,在《大人學》網站中也有這麼一篇,是姚詩豪Bryan 對於狼性的見解,提到台灣的年輕人確實面臨困境,但...

    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之中,幾乎每一篇都看得到不同層次的觀點,觀點來自作者淵博的知識,讀來佩服之至;而且作者行文流暢,邏輯清晰,250 頁的書,我幾乎花不到兩小時就看完,時間的投資報酬率超高! 但真的只讀一遍,又浪費了這本書,我認為讀這本書也有三個層次。 首先,跟著作者的邏輯走一遍,你會發現它切入的觀點往往跟世俗不同,因此可以給你一番新的看法,提升理解力。這樣很好,但接收新的資訊還不夠,就像是在臉書上轉了一篇文章然後只能說出「哇!說得對極了!」。 讀第二遍,可以思考作者為什麼能找出這番觀點,他引用的知識來源是什麼?這樣能練習拆解社會現象,再深度分析,提升自我獨立思考的判讀力。 最後,這本書是作者在跟我們對話,最難的層次也是與作者對話;其實,這本書裡的觀點也未必就完全正確,甚至有些過於武斷之...

    第一批中國 90 後已經出家──沒狼性了,中國年輕人已被壓力壓成「佛」 「假使世界只有 100 個人……」用樂高小人窺視現今全球社會現象 在中國最紅的台灣作家?廖信忠:臺灣小清新是經濟停滯後的不得已 (本文經原作者 Ronald Chen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面對焦慮,解決問題〉。內文圖片來源:Camilla Faurholdt-Löfvall, CC Licensed)

  4. 2014年11月12日 · 簡單來說,台灣 30 年前經濟成功所依賴的能力:勤勞、服從、跟隨、山寨改良,由於沒有與時俱進,當世界的競爭要素發生翻轉時,反而成為了台灣的最絆腳石。

  5. 2016年8月2日 · 葉家位於木柵的「國家發展研究院」土地,前身為革命實踐研究院,共 8.8 公頃土地在民國 51 年遭國民黨政府強迫簽約徵收,是 台北市有史以來最一筆機關、行政區土地交易案。 「不當黨產處理條例」闖關立法後,政府是否能成功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 國發院案能否敗部復活? 葉頌仁期盼蔡英文政府能落實轉型正義。 家產→國產→黨產:葉家的土地總不是葉家的. 葉家過去在台灣是稻埕地方士紳,葉頌仁的曾祖父葉金塗在日據時代經商,從日本進口鳳梨罐頭自動裝罐機,從事罐頭製造工作,事業之讓葉家土地遍及全台。 其中,「國發院」這塊土地早年種植柑橘,是台鳳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土地原由葉頌仁祖父管理,由於祖父葉添木當年承葉金塗之令至日本擔任公司代表,不幸罹患肺炎逝世,讓葉頌仁的父親葉中川繼承土地。

  6. 2017年7月5日 · 汽車產業是1880年代中期由德國人卡爾.本茨、戴姆勒和邁巴赫等人創造的,之後經歷一系列的技術進步,僅從1900到1981年間,就有600多項重要創新(Albernathy,Clark and kantrow, 1984)。 中國現在是汽車第一生產大國,但如果你寫一部汽車產業的技術進步史,榜上有名有姓的發明家數以千計,裡邊有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義大利人、美國人、比利時人、瑞典人、瑞士人、日本人,但不會有中國人! 即使像冶金、陶瓷、紡織等這些在17世紀之前中國曾經領先的傳統行業,過去三百年裡的重大發明創造,沒有一項是中國人做出的。 我要特別強調一下公元1500年之前和1500年之後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