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3月4日 · 收藏. 如何讓團隊成員在會議中暢所欲言表達反對意見走出會議室後又能夠拋棄成見為共同目標而努力是帶領團隊重要的技巧。. 《對手偷不走的優勢作者派屈克藍奇歐尼Patrick Lencioni指出主管必須學會召開建設性衝突」(constructive ...

  2. 2024年3月14日 · 對此英特爾執行長派屈克基辛格Patrick Gelsinger也在外媒採訪中表示早期放棄了 GPU 研發專案看到商機才再次投入為時已晚是英特爾犯下的錯誤之一若能早些加入戰場現在也不至於坐擁晶片大廠的稱號卻在 AI 晶片戰落於人後。

    • Step 1:確認你想改變的行為或思考模式
    • Step 2:找出「為何不做」的理由,聆聽潛意識答案
    • Step 3:創造符合目標的「新行為」
    • Step 4:確定新行為符合你的「潛意識目標」

    舉例來說,許多運動員是用「圖像思考」。我有許多網球好友跟我說,他們會在球場上看好一個想把球發過去的位置,然後一邊想像那個位置,一邊把球發出去,這可以幫助你產生非常有用的心理圖像,你也可以在其他事情上使用這個方式。 1977 年我在奧地利的林茲(Linz)打職業賽事時遇到困境。我非常不習慣在紅土球場上進行比賽,我在那種不穩定的球場上移動得很彆腳,發球也失去往常在硬地球場上的勁道和速度,當我愈用力擊球,犯的錯就愈多。我接連輸了 5 局,內心十分焦躁。 那時我剛讀完提摩西.高威寫的《比賽,從心開始》。高威是網球禪師,教導我們應用 NLP 的方法 ── 他要我們專注,但不是專注在擊球的方式,而是專注在結果上。這個技巧與當時所有的教導方式都不一樣。不過我已經退無可退,什麼都願意嘗試。於是我選了紅土球場...

    聆聽你不想為之的行為是否有任何藏在潛意識中的理由,進而「改變」某個慣性模式。我們經常有許多習性和無意識的思考模式,改善方法是先將你的腦袋清空,然後問自己某件事情究竟「是」或「不是」。 1. 首先,擬定一個你想要的、更符合你目標的「新行為」,然後詢問潛意識「是」或「不是」,作為前進的指導方針。 2. 接著判斷新行為是否與你這個人相符,而且不會產生內在衝突,同樣使用詢問「是」或「不是」的問題來進行檢視。 拿前一個減重的女子來當範例,她想要減重,但她的潛意識不支持這個目標。這時她使用步驟一,確認她想執行的飲食習慣是不是她想改變的行為?變得苗條是不是她內心想達成的目標?接下來,她就能接收到潛意識給她的訊號 ── 關鍵在於清空心思,問自己關於「是」或「不是」的問題。 這是因為潛意識經常是以我們主要的思...

    讓我們再用那個想減重的女子做例子。假設她已透過她的潛意識發現,增重會讓她得到附加好處(免於約會的壓力)。 如今解決方式之一,便是改變她想要減掉的重量,將十幾公斤下縮成 4、5 公斤。如此一來,她的行為仍可改變、目標仍可達成,而且潛意識也有適應的時間。往後她若渴望繼續減重,就更能支持自己達成後續目標。

    想減重的女子可以試著用「這確實是我自覺的渴望。」來給自己新的自信。當她藉由「是」和「不是」的問題檢視潛意識,就是誓言找到新的方式和技巧減重,並保持體態輕盈。 然後她便能用相同的方法,讓她的潛意識接納減重的目標。一旦做完以上所有的事情,她就算是準備好要努力達成她的目標了,儘管一次可能只達成一點點。 就像一句老話:「小心你許的願望。」── 因為它很可能會成真。 (本文整理、摘錄自《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方言文化出版)

  3. 2022年8月16日 · 由尼爾派屈克哈里斯飾演Neil Patrick Harris),Netflix 美劇《中年失戀日記》(Uncoupled)的主角麥可,分手後便跌跌撞撞地習慣有別以往的生活,雖然過程不是很順利,但失戀讓他學會用新的角度面對所有事。

  4. 2023年9月18日 · 在柯瑞高度選擇性且注重實用有益的心態下一球不進只是讓下一球更有可能投進他不會為之恐慌擔心今晚會敗北收場這種高度選擇性且有益的思考習慣也會認為只要狀態來了」,他一球接一球投整晚都能保持手感沒必要擔心運氣會不會 ...

  5. 2018年5月14日 · 1. 察覺(awareness) 指 廠商觀察競爭對手的行動(像是企業併購、商品降價),並了解此一行動對自己及業界的影響 。 Mike Deerkoski via Flickr. 比方說,蘋果(Apple)每次推出新一代 iPhone,都會大動作舉辦新品發表會,這時競爭對手往往會提高警覺(察覺度高);但如果蘋果突然不請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親臨現場,只小主管上場,對手可能就會認為,該項產品重要性較低,不一定要馬上回應(察覺度低)。 2. 動機(motivation) 指 廠商反擊的動力與誘因 。

  6. 2024年1月15日 · 打開IG、臉書,幾乎每天都看得到有朋友轉發語錄,專發名言佳句的粉絲頁也是海量地多,追蹤數動輒破萬;在《經理人月刊》網站上,摘錄名人箴言的文章,回應好、瀏覽高。 語錄的魅力到底在哪? 我向周遭調查了這個問題,歸納出3個結論: 1.有過類似該句情境的挫折,句中點破真相、歸結出事物運行的原理原則,因而覺得被了解、被療癒;2.對某些狀況迷惘,句子提供了做法或反擊的建議;3.對一件事情有跳脫框架的見解,刺激自己有新的思考。 不過,也有人認為許多名言,只是一碗一碗的「心靈雞湯」,乍看有營養、好正向、說得真好,但讀完船過水無痕,轉頭就忘掉,沒什麼實質功效。 如果你想學會彈鋼琴,猛讀彈琴技巧的書,卻從不練習,有可能學會嗎? 所以,「實踐」才能化概念為現實,「執行」才能造成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