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8日 · 政大廣電研究所畢業的賴郁臻剛畢業時以為學歷可以幫她找到理想工作但現實卻比她想得更殘酷。「不是沒有工作是待遇都差到嚇死人

    • 中國影視滲入民眾生活 學者憂心文化認同問題
    • 台灣節目重播不受限制,降低競爭壓力
    • 中國、澳洲都需播放本土卡通,台灣電視產業:兒童戲不賺錢
    • 文化自給的重要性:增加人們對自己的文化認同
    • 推薦閱讀

    臺灣從影視娛樂、漫畫、電玩、小說、美妝服飾時尚、旅遊、餐飲潮流,到藝術、文化、學術都長期入超。過去看似沒問題,只是因為歐美日韓對臺沒有領土野心。 淨化語言,乍看小題大作。其實就算是法國,也不畏小題大作。《人民日報》〈法語:定期規範外來語〉報導,法國設「法語和法國方言總署」促進國際交流說法語;「術語和新詞最高委員會」定期把外來語譯成法語新詞,送法蘭西學院通過,政府公報發表,政府公文都得用這些新詞。 1992 年 6 月修憲「共和國的語言為法語」, 1994 年通過《法語使用法》,規定標語、公告禁用外來語,違者罰款。 2011 年,法國文化部推動「語法去外來語化」削弱英語污染。戲院放外片須有法語配音版。推動國際法語日、法語和法語國家周、十大法語流行詞,向法語國家推廣。何況臺灣、中國同樣使用中文。...

    競爭壓力本應優勝劣敗,但臺灣越重播、拿的頻道執照還越多,可賣更多廣告。中天娛樂、中視菁采臺在晚間八到十點播《飢餓遊戲》。中視、中視經典臺同時段播《我愛冰冰 Show 》。中視、中視經典臺晚間 10 到 12 點播《綜藝玩很大》。晚間 9 到 11 點, TVBS、TVBS 精采臺播《文茜的世界周報》。同步、重播原該受限制,為何反獲發照獎勵? 只要法規限制重播、外劇,電視臺便祭出談話節目,美化帳面自製新節目時數,絲毫無助於品質。品質既難以量化,法規也礙難替每集預算訂下限;但高畫質節目時數可反映各國對品質的部分要求,和出口競爭的雄心。高畫質節目發展 20 年,《「電視頻道節目重播率調查與規範政策研究案」委託研究案期末報告》指出,日本規定無線臺每週至少播一半以上高畫質節目,南韓規定每週至少 25 ...

    臺灣許多青年迷中國影視,是從 2005 年看中國卡通《喜羊羊與灰太狼》無縫接軌。同上述報告,中國 2005 年規定,播動畫的頻道中,國產須佔 6 成。次年規定下午 5 點至晚上 8 點黃金時段,卡通頻道、兒童頻道、青少年頻道都必須播中國卡通,禁播外國卡通。澳洲規定,學齡前節目只能播澳洲自製,兒童節目至少一半必須自製,時數設下限。 在臺灣,業界常識是,兒童戲沒人要看。這個常識來自孩童長期被剝奪談論其生活方式的發言機會,設想假如臺灣保障觀眾與中、澳相同的權利,創作者得到自製的舞台,電視會跟兒童、青少年談什麼。用兒童的眼光看臺灣的環境,看兒童經歷的日常,看到成人理直氣壯地忽略他們,專注賺錢和升遷競爭,以消費補償。看到孩童受限的身體遊戲空間、時間,看到教師如何處理孩童的社交衝突,孩童怎麼看待情緒,怎...

    文化促成社會不同群體互相理解。文化自給率低,保護了早已超載的關係想像,免於溝通,免於理解,免於改變。就像臺鐵面臨的問題很多,但拖到工程車掉落鐵軌時,要挽救人命,能做的事情就很少了。各電視臺面臨的問題很多,但拖到觀眾只能指望 NCC 撤照、別無他法時,能做的事情就很少了。 一個臺灣孩子的困境,如果文化無力回應他,等到多年後上社會新聞,能做的事情就很少了。就剩爭論死刑存廢而已。 群眾很難了解文化為何需要自給,因為所需的文化,像在萬千浮萍覆滿池面中的一葉浮萍。它不在,空缺立刻由其他浮萍填滿。匱乏總是隱形的,它會隱藏不作為的代價,從意想不到的地方露頭噴發,讓社會去承受傷害。 文化自給率低,本質不是國防問題。但似乎在作為國防問題的層面上,才能喚醒危機感。如果承認是國防問題,立法、發照就不該比照文化出超...

    國安局指出中國「認知作戰」線索:爆料台灣政府不法監聽,卻用一堆中國用語? 一份測驗看你被「中國用語」滲透有多嚴重!鄉民崩潰喊:我竟然是中共同路人 【繁體字比簡體字更有誘惑力】馬來西亞「留台生」年年破萬!4 點分析大馬的「哈台風」有多強勁 更多思想坦克好文: 【缺水將成台灣日常】面對水資源匱乏,每次都停灌和限水外還有別招嗎? 囤房問題是真是假?政院端出打房政策後,怎麼養車還比養房貴 (本文經合作夥伴 思想坦克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中國流行語滲透臺灣:電視臺鐵化〉。首圖來源:Pixabay)

  2. 2020年6月11日 · (責任編輯:佩萱) 5 月 6 日,Lane Crawford 公司和 3812 Gallery 聯手舉辦了一場跨界藝術展覽 Making Moments。 展會中,一幅名為《The Fauvist Dream of Gemini 03》的 AI 山水畫吸引了眾人的關注,同類的作品還有《Escapism》系列和《Far Side of the Moon 》系列。

  3. 2017年12月19日 · 呂赫若是台灣文學傳奇人物,人稱台灣第一才子. 這稱號或許有些過譽,不過他人帥又多才多藝,最後又因對抗國民黨加入台共的游擊隊,死在山上,其一生相當不可思議。 代表作〈牛車〉21歲寫成,便得到日本當時重要的雜誌《文學評論》的文學獎,這是篇當時流行的寫實主義作品,但技巧遠比其他人高端:故事描述駕駛牛車的主角,一家人如何被時代淘汰,當時有鐵馬也有汽車,沒人要雇用牛車運東西,導致主角一天到晚出去找工作,家裡卻越來越窮,窮到最後他老婆跑去賣身,他鋌而走險想讓牛車走平常不給牛車走的石子路,被罰款後繳不出來,鋌而走險偷東西被逮捕……

  4. 2017年4月18日 · 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提到自己也曾被侵權 ISP,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英語: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簡稱 ISP ),又稱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網絡服務供應商,即指提供網際網路存取服務的公司。

  5. 2017年7月10日 · 這份工作是母公司新成立的美妝相關的子公司,也是多多人生第一次正式工作,雖然有滿滿的幹勁也很想證明自己,卻缺乏對產業的了解,專業度也不夠,提到那時痛苦的體驗,多多說:「 前面幾個月每天都是九點十點下班,我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就再去進修電商相關的課程,前面真的是崩潰得很想放棄,但還是選擇堅持下去 ,我的信念就是不放棄或許還有機會,放棄的話,就不可能找得到解法。 」大概到三四個月的時候,工作開始漸入佳境,並開始學到一些思考和操作的方式。

  6. 2021年10月1日 · 2021年第七屆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分為五大主題活動。 分別為「明日藝人 Artists Next」、「世紀論 Arts Argued」、「時空陣 Arts Parade」、 「全球情 Arts Global」、「街區埕 Arts ArtYard」,活動內容包含劇場表演選拔、文化議題講座、各式風格音樂演出、藝術創作以及每年都會舉辦的 1920s 變裝散步。 明日藝人——在魅力老城中選拔新生表演者. 「明日藝人 Artists Next」提供青年表演工作者嶄新的表演平台,用表演藝術方式, 滾動世代交替與交流,持續豐厚大稻埕文化創作之底蘊。 『明日藝人』將在10月3日決選出劇場表演的明日之星。 世紀論——和思想領袖來一場交流饗宴. 圖片來源: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官方Facebook.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