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8日 · 這促使全球前十大藥廠就有八間競相投入,包括輝瑞、嬌生、AZ,都擲數十億美元投資。 但這門創新技術,並非國外大廠專利。 由創辦人暨董事長成龍領軍的沛爾生醫,產品也已經進入臨床二期試驗,是台灣最接近產品上市的業者。

  2. 2020年9月4日 · 燦坤新任董事長林技典接棒負責轉型重任。 初步成績,燦坤今年上半年營收衰退,但衰退幅度減緩,加上處分虧損的轉投資業務,新團隊止血成功。 他為何敢接下重擔還一次擔任燦坤其他四家公司董事長? 下一步,他打算怎麼帶領燦坤轉型? 「要轉型應該不難! ……我們這幾個月證明,燦坤醒來了。 」這是燦坤新任董事長林技典接受商周獨家專訪時所發下的願景。 確實,過去幾年,因為高層異動頻繁、多角化經營虧損,讓燦坤這塊黃色招牌黯淡了不少。 去年,其年營收僅剩最高峰的三成、淨利僅剩一成不到,今年上半年營收更被全國電子超車。 現在,林技典想擦亮這塊招牌。 9月4日,燦坤在桃園南崁推出新店型,力圖轉型,內部稱此計畫為「亮劍計畫」。 開幕這天,華碩、宏碁、三星、松下等品牌出席力挺,還安排燦坤員工跳「戰舞」鼓舞士氣。

  3. 2020年8月4日 · 時事分析. 立委涉賄》纏鬥18年,6個QA看懂SOGO案為何難以落幕. SOGO百貨2019年創造428億營收,是人人稱羨的金雞母,經營權之爭纏訟18年,近期因行賄立委再浮上檯面。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商周.com整理. 商周頭條 2020.08.04. 摘要. 1. SOGO經營權之爭纏訟18年,近期還讓6名前任、現任立委被檢調約談,甚至收押禁見,釀成2020年至今,台灣政壇最大弊案。 2. 為什麼各方人馬纏訟18年,至今仍不肯放下SOGO? 關鍵是,SOGO是一隻會下金蛋、每年能貢獻十多億元淨利的金雞母。 3. 檢調懷疑太流前董事長李恒隆透過白手套向立委行賄,以立委施壓修法的程度,給予不同賄款金額,其中最高的是立委蘇震清獲得2000萬元。

  4. 2015年2月4日 · 2015.02.04. 這間叫健豪的黑手公司做的是受網路衝擊最深的夕陽產業卻一口氣對外招募8位精通大數據分析的碩博士其中甚至有人以年薪300萬元取得職缺這相當於台積電中階主管一年薪水。 但他們的老闆健豪印刷總經理張訓嘉,卻是黑手出身,只有五專畢業。 甚至,每年尾牙,這個黑手老闆給的比郭台銘還多,一出手就送出12台百萬名車,每6個員工,就有一位擁有百萬年薪。 台、政大教授,稱讚是製造業典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印刷業的工廠,會是什麼樣的畫面? 一桶桶的油墨、整箱廢紙……,這裡全都看不見,地板上,甚至連紙屑都沒有,乾淨的程度,幾乎好比科技廠。

  5. 2018年1月15日 · 焦點人物. 10%上市櫃老闆 都是北科大校友.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攝影:商業周刊/程思迪) 撰文者:經濟日報曾仁凱. 經濟日報 2018.01.15. 不讓台清交專美於前,包括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億光董事長葉寅夫、新普董事長宋福祥、群光副董事長茂桂、光寶董事長宋恭源、友達董事長彭双浪、長春石化創辦人書鴻等台北工專畢業的「北工幫」開枝散葉,撐起台灣經濟奇蹟。 台北工專後來改制為台北科大,依其統計,目前台灣有10%的上市櫃公司負責人,都是北科大校友。 業界人士分析,比起台清交重理論,屬於技職體系的北科大更強調實作,學生態度更務實,一畢業就上手,比起很多國立大學畢業生,北科大畢業生更好用,因此每年「企業最愛大學」排行榜調查,北科大經常名列前茅,甚至領先很多國立大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 2023年10月23日 · 商周CEO學院-逆境領導課,邀請到百鮮企業總經理裕閔來分享他的故事,這家父親一手創立並將大骨湯粉做到涮涮鍋領域市佔最高的品牌,交棒到第二代的手中矢志要成為粉界的台積電、調味界的科技公司。 裕閔第一階段的轉型,將這些使用「微量」的胡椒粉賣出多個貨櫃到美國,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我父親是一位開創性很強的人,你看這張舊照片旁邊有一盒盒看不清楚的東西,那是百鮮的第一支產品。 靈感來自他經常去吃的自助餐! 當時自助餐店老闆習慣煮鹹熱湯,還會另外花很長的時間熬煮一鍋仙草。 他心想:「我 去弄個粉,只要泡一泡就可以做一鍋仙草凍,一定會大賣! 」可惜事與願違,這產品最終命運是全數銷毀丟到垃圾場,原因是 化學感太重、根本沒人敢買 。 誰知道15年後,這支產品在市場上紅遍各大夜市,它就是燒仙草的主原料。

  7. 2019年11月20日 · 台灣最大系統整合商精誠,其總經理隆奮用了10年才學會這堂課。 從全家便利商店、星巴克、麥當勞到王品,從便利商店的鮮食便當機、銀行的迎賓機器人,到超過9成證券業者都在用的報價系統,都出自精誠資訊之手。 在數位轉型風潮正盛的年代,協助大家轉型的精誠,業績也水漲船高。 精誠去年營收達195億元,是營收排名第2高聚碩的1.7倍。 過去5年,營收共成長超過2成,淨利也成長4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意思的是,這家助人轉型的企業,自己也經歷了一場轉型長征。 1997年,精誠從資訊系統整合起家,原本20個業務單位各有自己負責的產業、擅長賣的產品。 例如負責某銀行的業務,只會賣股票報價系統;負責零售業的業務,只需要賣收銀系統。 然而,客戶的需求卻出現變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