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全球暖化正一點一滴改變人們生存的世界。. 一般人習而不察的日常生活之外,栽種於雲霧帶的台灣高山茶,是遭受衝擊最劇烈的代表性作物,從收成銳減、採收時序混亂、口感與風味改變⋯⋯,過往為人稱道的阿里山高山茶產業與文化,正悄悄地發生改變 ...

  2. 2022年7月12日 · 科學. 氣候變遷. 森林. 目前全世界只有1%的森林可以稱之為霧林,分布在台灣1,200~2,500公尺的紅檜、扁柏、雲杉、台灣杉等就是典型雲霧森林。 這些霧和樹交織成的森林,能在乾季保存2倍以上的降水量、縮小溫差,特殊的環境讓霧林帶裡每棵樹的樹冠層像是一棟「空中公寓」,攀附著許多台灣特有的蘭花與蕨類。 然而,當極端氣候影響愈趨明顯,高度依賴雲霧水氣的霧林帶植物首當其衝。 林試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套疊氣候變遷模型,結果顯示:預計到2100年,雲杉林將減少7成以上範圍,檜木林也將減少5成以上,尤其在全台扁柏林規模最大的宜蘭棲蘭山區,扁柏將幾近消失,且存活下來的雲杉、檜木林分布海拔將上移300~400公尺,連帶在上面的附生植物「房客」也得往更高海拔搬家。

    • Q:K2冬攀,對登山界及登山史的意義是?
    • Q:K2冬攀,為什麼那麼難?
    • Q:尼泊爾聯合隊的陣容和背景?
    • Q:共同登頂、不凸顯個人第一,背後的意義是?
    • Q:吸氧、無氧,是問題嗎?
    • Q:攀頂有東西文化差異嗎?
    • Q:這次k2冬攀達陣,給你們最大的刺激和感動?
    • Q:創紀錄之外,攀登對人類最不可抗拒的原始動力是什麼?
    • Q:K2挑戰,自己還會再來一回嗎?

    元植:1950年,由莫里斯.埃爾佐(Maurice Herzog)率領的法國遠征隊登頂了世界第十高峰安娜普納(Annapurna),開啟了8千公尺巨峰的首登年代。直至1964年,中國隊登頂希夏邦馬峰(Shishapangma),全數8千公尺山峰頂皆已印上人類的足跡。 自此,以8千公尺為舞台的挑戰分為三個支線:一是以更困難的大岩壁或稜脊為目標的「新路線」;其二則是不使用輔助氧氣的「無氧攀登」;最後則是1980年,由波蘭冬攀教父安德烈.薩瓦達(Andrzej Zawada)率領的聖母峰冬攀為濫觴的「冬季攀登」。這些挑戰都有個共通點:以更為艱困的條件與環境,將攀登的可能性及人類的潛能,推進到更高遠的境界。 新路線的攀登永無止境,只要想像力足夠,永遠能夠找到未有前人踏足的路線。而無氧攀登的年代啟於登...

    阿果:冬季K2的環境,平均整月都受強度超過每小時40公里以上的季風影響,幾乎不太可能出現一個星期低於40公里風速的空檔,光是要上去架繩運補之類的,都極為困難。但今年反常,有幾次空檔都小於30公里、甚至更低到10公里以內,是有利的攀登條件。 元植:由於K2所在的喀拉崑崙山脈所處緯度,恰好是盛行西風帶的南緣,當冬季西風帶增強時,喀拉崑崙8千公尺巨峰受到的影響就更為強烈。以往冬季,在山峰的高處還會常態性吹颳起時速每小時80公里以上的強風,加上冬季動輒攝氏零下40度以下的低溫,這讓攀登條件嚴苛到幾近不可能。 而K2在喀拉崑崙的巨峰群中,又是特殊的存在。因為祂是獨立山體,不像其餘高峰有山群阻隔,受到風與天氣系統的影響特別明顯;而且又有遠比鄰山高上500多公尺的絕高海拔,這讓冬季的K2擁有比起其餘巨峰更...

    我為曾一起相處過的雪巴人感到開心,也期待台灣人也可以跳脫框架,逐漸跟上國際腳步,不斷反省自己,並勇敢的朝夢想前進。 元植:這次完成首登的10名尼泊爾籍攀登者,分別來自3支隊伍。以下隨他們今年冬季抵達K2基地營的時序做介紹:

    阿果:在環境給予合適的天候下,才有盈餘思考登頂意義的決定。 在那麼好的天氣助力下,這些人在秋季都已經做好適應了,當人處在不再太擔心生存的情況裡,就有很多想像可以做了,尤其大家都知道,這是最後一座還沒被攻破的冬攀紀錄。 雪巴長期在這樣的極端環境下協助登山者,走在前面開路架繩,一座8千公尺這樣遠征式的攀登,通常無法以一人之力來完成,這群人最後在峰頂上,一起完成會留名歷史的冬攀紀錄,讓人覺得感動。 就我和雪巴相處的經驗來看,因為他們都是尼泊爾人,從過去服務別人、到現在可以為自己國家留下重要紀錄之一,但心態裡其實就如同我跟元植在2019年在K2時一樣,如果天氣跟情況允許,我也一定會想跟元植「一起」上去,這是我認為自己長期攀登的教育養成,一開始就認為,這樣的探險並不是為了國家或個人紀錄、在角逐14座8...

    阿果:對於純商業的攀登和吸氧,我本身是可以接受的,本來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夢想。但是,8千公尺高海拔攀登最有看頭的,其實還是在新路線上的著墨;至於傳統路線上,最後的目標只剩下K2這條路線上的冬攀,而傳統路線的攀登,有沒有使用氧,當然免不了是會被拿出來討論的事情。 討論的方向多半會是:能不能再更少使用輔助工具的幫忙,展現出探險的精神?如果無法走出自己的新路線,能不能用比較純粹的方式,來進行攀登?能否真正以自己的力量面對大自然,在氧氣較少的環境下,完成一座8千公尺的山峰?有氧、無氧一直以來都不是我的重點,重點是「如何選擇一種走得更純粹的攀登模式」,但也不需要為此焦慮不安而帶來壓力,試著努力達成共存關係。 跟我爬過山的人都會理解,我只想找尋一種野性,看到人為了生存而展現的畫面,如同山群稜脈,也是...

    元植:更精準地說,其實不是東西文化差異,而是在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之間這道光譜的位置。 我們討論的是「攀登到底為了什麼?」當然這個動機絕對不會純粹只有一個目的,或是非1即0的歸類;它是一個光譜,而攀登者可能落在其間的任一位置。 1970年代前,大部分的巨峰遠征或多或少都具有國族色彩。攀登者本人當然熱愛攀登,但登頂插旗,最終是榮耀了國家。這也是為何早年的遠征,是以團體為單位的軍事作戰,由團隊協力送一個人登上頂峰,就算整個團隊的成功,原因即在於,攀登最終彰顯的,還是個人隸屬的集體的價值。 回到這次尼泊爾聯隊的K2冬季首登。從明瑪.G以及普爾加在事前的受訪與社群發文中,不只一次提過,這次攀登是為了「讓國家、攀登社群感到驕傲!」這樣的敘事很明顯近似70年代之前的西方遠征隊。最後,也是對於集體的認同讓三...

    阿果:給我想往前的動力,他們都辦到了,那麼我也可以期待,自己往前推進夢想。 元植:對我而言,這次攀登給我的感受比較是一種「親眼目睹歷史」的震撼感,能有機會見證一個時代終結的瞬間並不容易。我更會好奇的是,在冬攀時代結束,同時也意味著8千公尺山峰的各種「首登」正式完結後,人類與巨峰之間還能夠激發出什麼新的創造力與可能性嗎?這才是我期待的。

    阿果:我想是一種牆外有什麼的好奇天性!往外探險是天性,也證明不管生死、是一種想活下去的勇氣。冒險和探險最深層的,不是想做給誰看、也不是覺得自己很厲害偉大,更不是為了紀錄去追逐。但那些紀錄是時代發展早晚問題,它確實已經被刻印在那邊,是讓人想靠近的距離,也變成許多人追逐的方向,或許有一天我們心態方向對了,自然而然也就會站在那裡了。 人們常常為了超越紀錄、系統級數,設立各種對自己、對別人的評價標準,卻逐漸失去控制的批判,忽略走進大自然裡,每個人都需要摸索、期待未知領域來震撼,那勇敢的內在自己;就像在追逐這些紀錄或級數時,總是要親手摸過、努力過、失敗過,才是真實的故事。每個人都會有內在不同的聲音感受,我們會認真尊重自己的探險嗎?那就是為什麼紀錄已被旁人締造了,但我們還是會去完成百岳,不斷不斷會想在一...

    阿果:我還是會再去,畢竟完成14座8千公尺山峰是我目前能做的夢想之一。 2019年我經歷了攀登K2要折返的抉擇時刻,之後思考了一年多,我知道安逸生活的美妙,我知道島內有很多事情可以發展,我知道該擔心的事情還是會擔心,我知道會準備的態度還是該準備,但仍想探索牆外是什麼呢? 人們往往都會設立一道自我的牆,會因為背景、環境、文化、互動、為了活下來,不斷地努力學習以及突破,來找到夢想、找尋存在意義,問著「我是誰?那線邊還有什麼?」遠山的呼喚,就像我喜愛的籃球一樣,看著就會拿起球來,走進球場,拍打著,找尋一個喜愛的弧線,為自己喝采。享受那夜裡香甜的微笑,也享受著窺探後的暖陽,讓好奇引領創造力。 元植:我在2019年的K2發現自己的界線:我的能力還無法無氧登頂K2,這意味著我還無法以我心目中的理想形式去...

  3. 連志展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一個喜歡看見別人到了山裡眼睛會發光的人,目前定居於宜蘭三星。 年輕時畢業於政大登山系喜歡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30歲時與老婆花了50天走過中央山脈在南湖圈谷舉行婚禮之後在因緣際會之下參與了歐都納公司的世界七大洲最高峰與14座八千米巨峰攀登計畫的專案規劃與執行並主辦遠征探險攀登的全學期訓練課程多年前往尼泊爾巴基斯坦中國四川韓國進行遠征攀登曾經擔任過聖母峰卓奧友峰迦舒布魯II峰布羅德峰雪寶鼎峰駱駝峰日果冷覺峰玄武峰雪隆包峰等國外高峰之攀登隊領隊或經理。 為了讓更多人獲得山的啟發,共同創立台灣生態登山學校,推動野地教育在台灣的萌芽與發展,並擔任創會理事長。

  4. 2022年7月12日 · 《報導者》走訪蘊藏台灣最珍貴檜木林的棲蘭山區與位在中橫的梅農場,實際見證氣候變遷對於第一線環境的影響與挑戰,以及專業者和時間賽跑,趕在氣候變遷和棲地被破壞前,延續瀕危植物命脈的努力。 生態面向之外,栽種於霧林帶的台灣高山茶,是當前暖化與極端氣候下,最直接受影響的產業之一,包括收成銳減、採收時序混亂、口感與風味改變⋯⋯。 《報導者》沿著阿里山公路,深入觀光路線之外的太和村,在甫結束的春茶採收時節,實際記錄在地茶生產者第一線面臨的挑戰以及因應衝擊的方式;同時間,也有一批學術研究者,以阿里山為基地,用科學的方法嘗試測量霧的變化對於茶產業的影響。 產業與學術在此特定地理位置的交會中,具體而微展現氣候環境所引動的地方經驗與知識探求,為即將來臨的更大變化做好準備。 監製│張子午. 文字│張子午、林慧貞

  5. 2020年6月12日 · 這應該是登山世界,不論本土國際,最共通的傾向了。 台灣有百岳、小百岳、五岳三尖一奇、七雄三星雙嶂,族繁不及備載;國外也不遑多讓:百名山、七頂峰、十四座、雪豹五峰、大滿貫⋯⋯。 人好像有一種以數字衡量事物的傾向,而在登山世界,數字就體現在對山頭的收集。 不過,爬得久了,我發現事情不是那麼回事。 有那麼一些人,他們鍾情於山,是為了完全不同的事情。 同樣揹起背包,向山裡走去,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想像。 山是一個場域,乘載的是各種可能與創造性。 正因為這些可能,也讓登山成為一種最豐富多元的運動。 正因此,它迷人。 我想呈現登山這道光譜中,幾束我曾見聞的色彩。 四維的旅行. 平常爬山,路與山的性質,是三維的。 我們活在當下、走在當下,所處的就是這個時空。

  6. 2023年8月3日 · 台灣高山生物(尤其是植物)與泛青藏高地生物相間的關聯,是台灣學術界探索至少百年的謎題,但備受東亞學者矚目的橫斷山─台灣間斷分布現象,卻鮮少為國人所知。 21世紀伊始,橫斷山逐漸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研究熱點。 台灣與橫斷山之間呈現的間斷分布,說明這個年輕的高山島,竟與北半球最古老的山地植被存在親緣性。 《橫斷臺灣》從科學最前沿的角度,包含地質、氣候、化石與DNA研究,力圖呈現這些植物類群可能的遷徙之謎。 在游旨价筆下,台灣的高山不只是一處生物傳播的驛站,也是某種特定生命演化模式的場域,這些形態各異的植物,默默在高山上守護古老而遙遠的記憶。 透過本書洪堡式的生物地理學探索,我們會瞭解到,原來不動的植物,才是最瘋狂的旅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