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17日 · 一、接受治療時期. 當患者在接受常規的手術或放射化療時,病人難免會出現副作用,身體虛弱、噁心嘔吐、脫髮、吞嚥困難,中醫以中西結合的角度,來降低常規範的治療,以及增加放化療的效果。 陳光偉主任分析:「這個時期對於患者效果可能是最大的,會根據患者正在接受的治療去搭配輔助治療,並非單純提升免疫力,在適當的診斷下可讓患者有更多的選擇。 二、追蹤時期. 當患者完成常規治療後,未來幾年都是有復發的可能,這在這追蹤的期間,可藉由中醫的治療,提升自身免疫力。 依照患者的病症選擇補因、補陽、補氣、凝血,來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和精神狀態,預防微小轉移的復發機會。 最多進行中西醫治療最多的患者,大多數都是在這個階段。 三、癌症末期.

  2. 2019年5月31日 · 通常會去做甲狀腺檢查的人,多半是有亢進或低下的困擾,所以第一步會先進行「功能檢查」,也就是抽血看血中的甲狀腺素、促甲狀腺分泌激素等激素的數值,來判斷甲狀腺機能是否正常。 甲狀腺素是甲狀腺主要分泌的激素,能促進細胞加速代謝、增加氧氣消耗,同時刺激組織生長、成熟和分化,所以在甲狀腺亢進中,因為甲狀腺素過多,會變瘦、容易喘、多汗而且常常感到飢餓。 而它是由「三碘甲狀腺胺酸(T3)」及「四碘甲狀腺胺酸(T4)」組成,不過主要做工的是 T3,T4則像是備用彈藥,如果T3不足、就會轉化為T3供身體使用。 促甲狀腺分泌激素(TSH)則是由腦下垂體分泌、負責刺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的激素,所以當血液中T3、T4數值偏高,但TSH數值偏低,表示有甲狀腺亢進,反之則是甲狀腺低下。

  3. 2018年6月28日 ·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暨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台大講座教授高嘉宏教授說,目前 要得知肝纖維化等級,可透過肝臟組織切片、非侵入性的肝纖維化掃描 (FibroScan或ARFI),與抽血後以公式計算「肝纖維化指數」 (Fibrosis 4 Score,簡稱FIB-4) 。 其中又以FIB-4最簡單方便,成本也低。 「肝纖維化指數」非常重要,只要輸入抽血報告中的血小板與肝功能指數ALT (GPT)、AST (GOT),再加上年齡及可測出肝臟軟硬度。 高嘉宏教授表示,只要取得基層診所或是檢驗所、健檢機構提供抽血報告中,最標準的三個血液生化指標:血小板 (Platelet count)、與肝功能指數ALT (GPT)、AST (GOT),再加上民眾的「年齡」。

  4. 2023年4月26日 · 1. 板豆腐. 市場常見的傳統豆腐,因為會用棉布包起來放到木盒中加壓,又稱作「木棉豆腐」。 其豆漿濃度高,使用食用石膏(硫酸鈣)凝固, 鈣質含量最豐富 。 製程加壓大而去除較多水分,因此口感更紮實、綿密。 2. 凍豆腐. 又叫做冷凍豆腐,其實就是把板豆腐拿去冷凍庫後,因為豆腐的水分被急速冷凍,於內部形成小冰晶,撐出多個小孔洞,變成像海綿一樣容易吸附湯汁,咬起來特別有嚼勁。 吃火鍋時要注意它吸附的精華可能讓鈉含量超標! 3. 油豆腐. 小小的三角油豆腐也是板豆腐的延伸製品,經過油炸後有著金黃酥脆的外皮,吃起來鬆軟可口,燜滷、紅燒、鑲肉都好吃! 且炸過後不易碎裂,方便夾取。 但因為油炸的關係,每 100g 油豆腐的熱量(158 大卡)將近一般板豆腐(87 大卡)的 2 倍。 4. 嫩豆腐.

  5. 2022年5月26日 · 1. 焦慮與壓力: 國際夢境協會(IASD)研究發現,經歷一場大手術或重大疾病,或是失去摯愛的人,還有經歷重大災難或事故,都可以引發惡夢, 創傷後壓力候群(PTSD)正是造成週期性惡夢的重要原因。 此外,因為工作或經濟上的壓力造成的焦慮,或是發生例如搬家或離婚等重大生活轉變或困境,也可能引發人做惡夢。 而研究顯示,抗壓力愈低的人愈容易做惡夢。 2. 疾病: 人在生病初期,病症的刺激訊息微弱,在人清醒時難以明顯感受,但卻可以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而在夜間做夢時出現種種可怕的情境與感受。 醫界指出, 罹患流感等發燒疾病有可能會引發惡夢,而呼吸中止症與嗜睡症等與睡眠有關的疾病也會增加做惡夢的機率。 3.

  6. 2021年8月4日 · 營養師傳授四招補足碘攝取. 壓力大子宮肌瘤、甲狀腺結節一起來! 3 穴道改善「肝氣」腫塊不再生. 研究:開燈睡覺甲狀腺癌風險增55%! 晚餐之後就該調暗室內燈光. 年輕女性合併有家族史是好發頻率最高的族群,如果發現食慾突然大增,但體重不斷往下掉,加上常會有心悸、心跳過快、體溫高、 手抖的情況,要小心是甲狀腺亢進問題找上門。 就醫後通常會被告知需要注意含碘食物的攝取,Heho 營養師整理 10 種常見高碘食物,在食用時務必特別注意。

  7. 2019年12月31日 · 這10種過期還可以吃! 日期:2019 年 12 月 31 日 作者: 王芊淩. 有沒有打開家中櫃子時發現,麵條、罐頭都已經超過有效期間,只好把它丟掉。 因為一般人的觀念,食品一定要在有效期限內食用完畢,如此一來就沒有問題,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沒有可能因此造成過多的浪費。 究竟食品的「 有效期限 」是如何訂定? 食藥署解釋是由製造商在參考眾多數據下,訂立「適當的保存情況下、可食用之建議日期範圍」,目的是為了確保食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本來就只是一個參考,不表示過期就一定不能食用。 圖片來源:pexels. 美國有線頻道「美食世界」(Food Network)曾經列出 「10種過期後還能繼續食用的食物」 ,分別是: 1.罐頭食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