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林正盛 (1959年3月31日 — ),台灣藝術者兼具、導、演員、寫作者等身分於一身。 生平. 出生於台東縱谷的鹿野,三歲遷居台東海岸線 東河泰源 。 十六歲國中畢業後,決定偷了錢離家出走。 遷移至台北當麵包學徒,後續做了十多年的麵包師傅。 二十五歲,進入編導班而離開麵包師工作。 藝文創作. 二十七歲時參加文建會舉辦的編導班,開啟了電影生涯。 曾拍攝《老周、老汪、阿海和他的四個工人》、《阿豐阿燕的孔雀地》、《美麗在唱歌》等多部紀錄片,並參與《 熱帶魚 》、《太平天國》及《我的神經病》等片的演出。 1996年林正盛執導個人首部劇情長片《 春花夢露 》,拿下法國坎城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瑞士佛瑞堡影展評審團大獎以及日本東京影展青年導演單元銀獎。

  2. 林正盛 (1959年3月31日 — ),台灣藝術者,兼具編劇、導演、演員、寫作者等身分於一身。 生平 [ 編輯] 出生於台東縱谷的鹿野,三歲遷居台東海岸線 東河泰源 。 十六歲國中畢業後,決定偷了錢離家出走。 遷移至台北當麵包學徒,後續做了十多年的麵包師傅。 二十五歲,進入編導班而離開麵包師工作。 藝文創作 [ 編輯] 二十七歲時參加文建會舉辦的編導班,開啟了電影生涯。 曾拍攝《老周、老汪、阿海和他的四個工人》、《阿豐阿燕的孔雀地》、《美麗在唱歌》等多部紀錄片,並參與《 熱帶魚 》、《太平天國》及《我的神經病》等片的演出。 1996年林正盛執導個人首部劇情長片《 春花夢露 》,拿下法國坎城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瑞士佛瑞堡影展評審團大獎以及日本東京影展青年導演單元銀獎。

  3. 美國波士頓出席哈佛大學電影圖書館舉辦之「林正盛電影回顧展」,共放映「春花夢露」、「美麗在唱歌」、「放浪」、「天馬茶房」、「魯賓遜漂流記」、「月光下我記得」等六部影片

  4. 2023年11月20日 · 1959年生的林正盛小陳明章三歲,兩人都在80年代度過二十啷噹的青春歲月。 那是台灣最狂躁、也最生機勃發的時代——政治體制逐漸鬆動,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創作上接續 鄉土文學 論戰與民歌運動,青年們在不斷挖掘「 本土 」的過程中重新形塑自我認同,不只是文學、音樂,連帶著前衛藝術、劇場、電影都展現新的氣象。 當時,年輕的陳明章剛剛決心以音樂為志業,一邊種蘭花營生,一邊將住家4樓改裝成「青青音樂教室」,並且和王明輝、許景淳、陳主惠、陳明瑜等人琢磨著音樂夢。 林正盛則是辭去了麵包師傅的工作,加入文建會(今文化部)舉辦的編導班,開始學著拍電影。 1986年10月《戀戀風塵》上映,那是陳明章的電影配樂處女作,也是他第一件面世的音樂作品。

  5. 2023年11月14日 · 林正盛 執導的首部 陳明章 紀錄片《撼山河 撼向世界》今晚 (14日)晚上舉辦首映會,林正盛感性的說,拍陳明章不是因為他是最優秀的音樂人,而是 ...

  6. 1996年林正盛執導個人首部劇情長片《春花夢露》,初試啼聲便有佳績,拿下法國坎城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瑞士佛瑞堡影展評審團大獎以及日本東京影展青年導演單元銀獎;1997年再以劇情作品《美麗在唱歌》入選坎城影展「導演雙週」項目,並獲得法國 ...

  7. 林正盛1959年出生於台灣省台東市,華語影視導演、編劇演員。. 1986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樂觀的人》,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1990年,執導紀錄片《老周、老汪、阿海和他的四個工人》。. 1995年,憑藉喜劇電影《 熱帶魚 》入圍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

  8. 林正盛認為陳明章是走唱臺灣吟遊詩人,自年輕時接觸恆春民謠月琴彈唱歌手陳達深受感動,行跡踏遍全臺鄉鎮部落,拜訪傳統藝師,電影很大篇幅記錄了陳明章對臺灣傳統樂器與歌謠的採集與推廣,包含月琴、南管北管、歌仔戲、原住民音樂等,陳明章以自己

  9. 2015年11月5日 · 出走是為了回望自我! 執導紀錄片《有任務的旅行》,林正盛說, 這個任務或許非關偉大理想,而是重新面對自我。 林正盛 出生:1959年 現職:導演、編劇 經歷:麵包師傅 有任務的旅行* 註:*為紀錄片 他拍出台灣最真誠的情感——林正盛電影作品

  10. 《一閃一閃亮晶晶》-林正盛導演專訪. 0. 文/劉秀玲. 依約前往專訪的下午,林正盛導演正接受許多媒體的聯訪,好不容易聯訪結束,宣傳人員又忙著要導演在電影書中簽名,他邊簽名口中還邊說著到台南小學宣傳、學生太熱情差點脫不了身的情景,宣傳人員打趣地說導演是孩子界的趙又廷,或許就是導演與生俱來的孩子緣,所以當導演在拍攝本紀錄片時,正值害羞年紀的主角們並沒有抗拒拍攝。 本紀錄片主要是紀錄一群被診斷為「自閉症」或是「亞斯伯格」的孩子們,他們的行為舉止常常被外界所誤會,林正盛導演則透過一幕幕日常生活的景象,以及與家人、環境互動的過程,勾勒出這些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並讓大家能夠了解、接納他們,影片內容不時令人發笑,同時也夾雜著些許淚水,特別是主角的哥哥的一席話,畫龍點睛般地帶出影片的宗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