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1日 · 台灣大學法律系及法律研究所畢業,現任元鴻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專長為公司商務及智慧財產權案件,曾擔任多間知名企業或政府機關之教育訓練講師。

  2. 2021年12月3日 · 前些日(2021 年 3 月)電子五哥之一的某創辦人,因洩漏集團內購併訊息給親密女性友人,總數獲利也不過 6、7 千萬,跟他的資產數百億不成比例,就是一個活生生背離核心價值的行為。

  3. 2016年4月21日 · 從研究員做起,35歲當上副總,38歲當上總經理,劉宗聖如今是全台最大投信公司大寶來投信總經理。. 旁人看來,他年紀輕輕、升得很快,但是劉宗聖拚命也是出了名的,二十幾歲時曾經有一次出國考察,在搭機回程的十幾個小時裡,就做完厚厚七、八十頁 ...

  4. 2019年9月5日 · 「數據可以幫助同一件商品,找到全然不同的切入點。 楊尚軒舉例,3 年前推出一款主打膠原蛋白、凍狀的冷敷膜,鎖定年輕族群卻慘遭滑鐵盧,原因是這群消費者並不特別重視補充膠原蛋白。 團隊去年打掉重練,從蒐集來的資料發現,年輕族群對於涼感、毛孔縮小更有感,加上台灣天氣愈來愈熱,除了重新塑造產品為片狀包裝,還主打降溫,今年剛上市一個月便立刻缺貨。 同時,開發新產品也仰賴數據觀察,他指出 目前產品線缺少可以滿足相對「理性」的消費者,這群人 對於行銷活動較無感,只關注產品的功能與專業性。 因此,軒郁預計在 9 月底推出第 4 個品牌 Dr.May,主打健康療效的面膜,攻占這群消費者的荷包。 從數據中抽絲剝繭,有著更長遠的戰略意義。 他提到 美妝產業近年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國際盃中勝出。

  5. 2021年5月4日 · 49歲才離開組織,成為「斜槓中年」 為什麼韓第可以掌握到趨勢的蛛絲馬跡? 一個原因可能是,他的人生經驗和當時大多數經理人不同。 他 24 歲進入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9 年後離職,回學校進修、到大學教書;49 歲的時候離開學校,成為自由工作者,主要寫書、錄廣播、演講,成為「斜槓中年」。 今年 89 歲的韓第,在自傳 《你拿什麼定義自己? 》 回顧人生上半場,在殼牌公司上班時,他體會到企業常用「沉浸理論」(immersion theory)來培訓經理人,也就是把人丟下水,看他們能不能自己游上岸。 韓第說,他大學明明念的是希臘文、拉丁文和哲學,連煤油和汽油都分不清楚,公司卻毫不留情,直接給他各種任務。

  6. 2024年4月8日 · 為了讓組織能管控各個生產環節,戴明將生產流程歸納如圖,而日本人濃縮成計畫(Plan)、執行(Do)、查核(Check)、行動(Act)循環。. 1980 年代,因為日本產品品質受到各國認可,戴明理論再度受到重視。. 自此,PDCA 循環成為世人熟知的管理工具。. vol:159 ...

  7. 2022年8月18日 · 不過,令和碩投資人欣慰的是,該公司近年獲利並沒有因營收衰退而下滑:2021 年,稅後淨利達 205.5 億,為近 6 年新高,「這件事情,就是前執行長廖賜政的功勞,他非常擅長幫公司擠出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