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西晉 文學家 、 詩人 、 政治家 。 張華在 范陽 郡太守 鮮于嗣 推薦下任職 太常博士 ,又屢遷 佐著作郎 、 長史 兼 中書郎 等職。 西晉 取代曹魏後,又屢遷 黃門侍郎 ,封廣武縣侯,官至 司空 。 晉惠帝 時,遭 司馬倫 殺害。 生平 [ 編輯] 父 張平 , 曹魏 時 漁陽郡 太守 。 張華幼年喪父,家貧然勤學,「學業優博,圖緯方伎之書,莫不詳覽」。 有「人倫鑑識」美稱的 劉訥 見張華時感嘆道:「張茂先我所不解。 」 [1] 曹魏末期,因憤世嫉俗而作《 鷦鷯賦 》,通過對鳥禽的褒貶,抒發自己的政治觀點。 《鷦鷯賦》引起巨大反響, 阮籍 嘆其有王佐之才 [2] ,張華自此名聲鵲起。 固勸伐吳 [ 編輯]

  2. 张华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华 (232年—300年),字 茂先 , 范阳 方城 (今 河北 固安县 )人。 西晋 文学家 、 诗人 、 政治家 。 张华在 范阳 郡太守 鲜于嗣 推荐下任职 太常博士 ,又屡迁 佐著作郎 、 长史 兼 中书郎 等职。 西晋 取代曹魏后,又屡迁 黄门侍郎 ,封广武县侯,官至 司空 。 晋惠帝 时,遭 司马伦 杀害。 生平. 父 张平 , 曹魏 时 渔阳郡 太守 。 张华幼年丧父,家贫然勤学,“学业优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 有“人伦鉴识”美称的 刘讷 见张华时感叹道:“张茂先我所不解。 ” [1] 曹魏末期,因愤世嫉俗而作《 鷦鷯賦 》,通过对鸟禽的褒贬,抒发自己的政治观点。

  3. 博物志 (張華) 《 博物誌 》是 晉朝 張華 所著的一部奇書,共十卷 [1] :136 。. 內容包羅萬象,有山川地理知識,有歷史人物傳說,有奇異草木蟲魚、飛禽走獸,也有神仙方術,可謂集神話、古史、博物、雜說於一爐。. 據王嘉《 拾遺記 》載:最初版本的《博物誌 ...

  4. 張佩華 (1953年10月11日 — ),籍貫 山東 膠州 , 台灣 男演員 。 生平. 張佩華於1979年演出 徐進良 執導, 古亞榮 與 吳念真 編劇的電影《 拒絕聯考的小子 》後出道 [1] 。 之後並與 彭雪芬 、 張純芳 、 賀軍政 、 趙舜 等演員多次合作,包含《年輕人的心聲》、《不妥協的一代》與《小市民的狂想》。 1981年,張佩華演出 香港 導演 程剛 執導, 楊登魁 監製的《教兄》。 本片主要演員為 宗華 、 楊惠姍 、 周丹薇 、 歸亞蕾 、 曹健 、 李登才 與 楊宗憲 等人。

    年份
    頻道
    劇名
    角色
    1983年
    雍正
    1984年
    創作劇坊 - 《 昨夜星辰 》
    周建邦
    1984年
    中視
    孟哲文
    1985年
    中視
    方哲續
  5. 張春華 (189年—247年), 河內郡 平皋縣 (今 河南省 焦作市 溫縣 )人, 漢末 三國 時代 司馬懿 的正室妻子,被追尊為宣穆皇后。 生平 [ 編輯] 張春華的父親 張汪 ,是曹魏的 粟邑縣 縣令,母親 河內山氏 ,是西晉司徒 山濤 的堂姑奶奶。 張春華年輕時就有德行,智慧見識超過常人,為司馬懿生下 司馬師 (208年)、 司馬昭 (211年)、 司馬榦 (232年)和 南陽公主 [1] [2] 。 司馬懿當初拒絕 曹操 的任命,藉口患有 風痹 的疾病,有次正在晾曬書籍,突然遇到大雨,司馬懿不由自主地自己去收書,只有被家中一個婢女看到,張春華擔心司馬懿裝病的事洩露出去招致災禍,於是親手殺死婢女滅口,又親自下灶做飯,司馬懿因此尊重張春華。

  6. 張華(? ), 清河郡 東武城縣 (今 河北省 衡水市 故城縣 )人, 西晉 長秋卿張弘後裔 [1] [2] , 十六國 時 後燕 、 南燕 官員。 生平 [ 編輯 ]

  7. 女史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女史箴 》為 晉 文 張華 以歷代賢記事跡撰文。 晉惠帝 時, 賈后 專權善妒,當時大文學家張華作《女史箴》一文來諷刺她,並藉此教育宮廷婦女。 "女史"指宮廷婦女,"箴"則為規勸之意。 《女史箴》以歷代賢記事跡為鑑戒,被當時奉為"苦口陳箴、莊言警世"的名篇。 《女史箴》全文 [ 編輯] 茫茫造化,兩儀既分; 散氣流形,既陶既甄; 在帝庖犧,肇經天人; 爰始夫婦,以及君臣; 家道以正,王猷有倫。 婦德尚柔,含章貞吉; 婉嫕淑慎,正位居室; 施衿結褵,虔恭中饋; 肅慎爾儀,式瞻清懿。 樊姬感莊,不食鮮禽; 衛女矯恆,耳忘和音; 志勵義高,而二主易心。 玄熊攀檻,馮媛趨進; 夫豈無畏,知死不吝! 班婕有辭,割驩同輦; 夫豈不懷,防微慮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