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3日 · 徐慶懿指出,未來物流市場有 4 個趨勢:國內和跨境電商、短鏈配送、冷鏈物流及智慧化綠色運輸。 宅配通會持續與電商物流合作,增加跨境電商的物流業務。

  2. 2021年11月26日 · 由裕利醫藥總裁周志鴻領頭的 COVID-19 疫苗冷鏈專案團隊,打造全台唯一擁有三大溫層的物流中心、從零制定千條極低溫物流配送 SOP,為台灣運送超過 2500 萬劑新冠肺炎疫苗。 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看準綠能產業發展,投入離岸風力發電工程,包辦陸域工程、搶下 34 億元訂單。 金元福企業包裝執行長陳郁卉帶領亞洲產能最大塑膠容器廠投入循環經濟,2020 年總共減少 70.66 噸生產量,碳排放量也少了近 36 噸,相當於種植了 3269 棵樹木。 虛實整合當道! 91APP 讓電商成為零售業標準配備. 91APP 創辦人暨執行長何英圻讓電商能為全零售業所用,全聯、全家、寶雅都是客戶,今年 5 月正式掛牌,一上櫃就空降電商股第二名。

    • 改善營運效率。每當說到要改善營運效率,企業提出的解決方案不外乎「用機械替代人力」,這等於是誤解了工業 4.0 的核心理念:透過數據的蒐集和分析,找出生產製造的問題,進一步優化產量、減少浪費、提高生產良率,不但可以避免再失誤,甚至有機會做到問題預警和排除。
    • 績效管理。這部分的重點在於盡可能地透明化,像是在生產現場或員工的手機裡,設立即時回報的績效「儀板表」,讓所有產線都能看見工作進度和問題,彼此激勵、也方便協作。
    • 人員發展。企業可借助 AR(虛擬實境)和 VR(擴增實境)等技術,讓員工在上工和更換產線時,預先做過實景模擬訓練,減少人員更動所導致的失誤率。另外,透過建置各廠區互通的社交平台,蒐集員工在第一線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有助於快速將生產知識傳遞到公司的各個角落。
    • 基礎建設。包括策略、管理、軟硬體與資訊安全的建置與配套。企業導入工業 4.0,經營者為何裹足不前?這幾年,BCG 都是依照這個框架,檢視廠商的工業 4.0 能力,進而提出轉型建議,但是經營者多半會以投資的回收不明確為由,裹足不前。
    • 目標要設定,但該重視的是過程。徐重仁首先強調的就是「心性的磨練比經營事業的訣竅來得更重要。」所謂心性的磨練就是要有堅強的意志,同時也包含了耐力的養成、對事情的徹底化。
    • 有能力與方法,才會有執行力。要設定目標,然後全力的去執行,執行要有能力以及方法,努力不懈、堅持到底,目標就自然會被達成。就像書名中的。「有念則花開」,這是徐重仁常講的一句話,意思就是只要堅持你的信念,繁花一定會盛開。
    • 標準與標竿。要改造全聯並非易事,徐重仁經營事業幾十年來,有一個最大的體會,就是只要找到標準與標竿,然後認真加以學習,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所以當徐重仁進入全聯後,就是先找出過去經營成功的企業,在許多的範例中,他特別喜歡以日本為師,不斷向著它學習,然後再與同仁溝通。
    • 這個總裁決定就好。專業經理人最大的期望就是找到一個能讓自己充分發揮的舞台,也就是千里馬遇到伯樂,而其最悲哀的地方就是功成名就後被杯酒釋兵權,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白當了打工仔。
  3. 2018年4月23日 · 「供應鏈數位化」最簡單的解釋是, 透過大數據分析,建立預測計畫,並善用科技串連供應鏈上下游的數據,精準控制生產量及庫存量 ,連帶倉儲成本、物流成本、門市缺貨風險都會下降,提高整體營運效率。 運用數據分析,做出更精準、划算的規畫. 該怎麼將供應鏈數位化? 我從以下6個面向來談: 1.規畫:活用數據,精準預測。 採購原物料之前,公司通常會進行預測分析,訂出「何時該進多少原物料,才趕得上銷售」的計畫。 如果預測的不夠精確,可能會產生大量庫存或大量缺貨,付出額外的管理成本。 有些大型消費品公司已經開始整合供應商、製造、銷售、財務端的數據,以評估各國的產品需求量,相較於過往只採用自家公司的數據,預測結果更為精確。 這個預測計畫還必須能即時調整,以符合外在環境變化。

  4. 2023年11月21日 · BCG 董事總經理暨全球合夥人徐瑞廷則建議企業應從潛力、人才、政策、平台與合作夥伴等五大面向,解鎖並掌握生成式 AI 的潛力。

  5. 2016年9月12日 · 今年5月,BCG在北京舉辦一場關於工業4.0的論壇,清楚地介紹了這個趨勢關鍵字的意義,值得分享給台灣的經理人參考。 既有科技、技術的新組合,建構工業4.0環境. 自19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們學會利用機器、設置廠房和生產線來規模化製造產品,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營運效率。 隨著網路和數位科技興起,工業技術興起下一波翻天覆地的改革,被稱作工業4.0。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最顯著的轉變是,供應鏈上的所有機器能透過系統自動串接,廠房內所有機台可以互相發送訊息和近況,各工廠也能和上下游廠商的資料對接。 舉例來說,當上游備貨量不足,工廠馬上就能透過系統得知,即時做出應變,減少庫存管理和等待調貨的時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