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1月12日 · 范疇 2014-11-12. 在數位全球化的趨勢下,其實所有國家需要的生存競爭能力,都是同一組能力,只是各國的天然資源、人口壓力大大不一樣,因而對能力分佈的著重點不一樣。. 那麼,讓我們把眼光拉到 2044 年,才占地球總陸地面積 0.024%、地球總人口 0.329% 的島國 ...

    • 醞釀期:一場黑客松,播撒創意開發的種子
    • 行動期:辭職自費學 Java,選最難的、苦熬大半年
    • 養成期:薪水比少兩成,成就感多兩倍
    • 推薦閱讀

    張伊婷,台中人,屏東大學企管系、人資所畢業,職涯起點毫無意外的從人資開始!工作十年,待過北祥科技、特力屋、友達科技駐廠、台灣佳能等人資,算薪水、出缺勤、考績等人資作業,她從 excel、用到 DOS、再用到雲端伺服器。她深知人資痛點,當前公司–北祥科技對外舉辦黑客松創意大賞,她自不量力揪了三位工程同事組隊報名,用手機 APP 完成人資作業,竟然獲得第三名!從此開啟她對產品開發和科技學習的想像。 張伊婷當時已是人資副理,十年經歷一個檻,她了解到,若職涯往上,必須學習更純熟的內外人際互動,她心中偏好人資工作實務:若在原地,又得面對後輩急起直追,她不喜歡原地踏步的感覺,無法去改變、以及可能成為守舊者;加上「人資」始終屬於企業的後勤單位,在老闆眼中,是費用、是支出,缺乏被認同的工作價值,連自己都沒有...

    從人資轉工程,張伊婷不是異想天開!對於怎麼切入、以及萬一失敗的機會成本,她研究評估了兩年之後,展開行動。 1.評估後盾:人資背景的學經歷,如果失敗,再當人資。當時的大主管也支持她科技學習,如果應徵不上別家公司的工程師,回鍋幫公司產品開發。 2.體驗感覺:她先在職進修半年,每週六、日的半天,自費去上程式語言,為期半年。 3.選擇專業:眾多程式語言中,她從 Java 切入,雖然最難,但也最嚴謹,最長效(業界持續使用中)。她相信,連最難的程式語言都會了,其他應該難不倒。 4.專注苦讀:人資十年經驗(含招募),她知道什麼樣的專業背景最能加分。她辭掉工作,自費十多萬去資策會上課,每週一到週五從早到晚全天上課。她是門外漢,同學多為學習力更強的年輕世代,加上程式語文全部英文,她英文很菜,迷茫不安和心理壓力...

    張伊婷從人資主管轉為菜鳥工程師,年薪減少兩成,但她甘之如飴!「成就感是不同的!你看得到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尤其,我有十年的人資經驗,更知道產品服務開發應該幫人資夥伴解決哪些問題。」 眼前薪資短少,極可能在之後彌補、甚至超越!張伊婷幫自己規劃了下一個十年,先當五年的工程師(目前已滿一年),五年之後,轉任 PM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專注發掘最需要被解決的問題與需求,替公司和用戶創造最大價值,並且對產品的成敗與商業結果負責。 104 人力銀行【虎威笙風!年後轉職。當企業加薪,一定找得到人嗎?】的報告中,24% 的受訪求職者認同,轉職不等於加薪,因為新舊工作內容可能不同,張伊婷的轉職故事即是其一。不過,職涯看長不看短,張伊婷雖因「轉型」而無法讓薪水瞬間三級跳,但她賺到新工...

    【文科人想進半導體業趁現在!】一人均分 3.7 份工作,揭密非理工進半導體的 5 大職務 年前離職不怕找不到工作!2022想跳槽,先參考企業經理人最看好的五大產業 非資訊業也想進資訊界轉換好「薪」情!這四大「非工程」職務向你招手,歡迎轉職成為工程師同事 (本文經 104玩數據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十年人資主管自費十多萬辭職苦學Java轉當菜鳥工程師 她為何減薪2成仍堅持「跨職務」轉職?〉。首圖來源:xframe)

  2. 2019年12月30日 · 1. 深呼吸. 首先找一個地方坐下來,雙腳著地,肩膀放鬆,盡量保證身體是挺直的。 然後做3到5分鐘的深呼吸。 為什麼要做深呼吸,目的是 讓我們的身體的肌肉可以放鬆下來,我們混雜的思緒可以平靜下來 。 有很多時候我們做深呼吸的方法都是不正確的,怎麼可以保證我們是正在做深呼吸,你在呼吸的時候可以把你的手放到你的肚子,就是你的肚臍的下方,如果你在吸氣的時候,你的肚子會像是一個脹氣的氣球,然後你再呼氣的時候,你的肚子會像漏了氣的氣球的話,你做深呼吸就是做對了。 2. 覺察情緒. 接下來你就可以問自己:「我最近關心、煩惱的問題是什麼,我對這個問題的感覺是怎麼樣的,是傷心生氣還是難過。 我們可以慢慢的去感知這個情緒,去感覺它在我身體的哪一個部位。

  3. 2014年10月27日 · 在閱讀的層次,雖然台灣年輕人還能讀報看小說,但由於腦中的語言功能退化,吸收能力大大值得懷疑。. 雖然老派的衛道之士對此現象憂慮,但是單單這個現象,並不足以證明台灣青年的思考及溝通能力低落,因為「中文」並不是人類唯一可資溝通的 ...

  4. 2018年4月20日 · 你是怎麼說服自己做某件事的呢? 其中一個方法是想到事情帶來的回報。 「自我效能」是「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信念. 買樂透有可能得100萬美元獎金,所以你願意試一試,學者稱這些回報為「效用」或「價值」。 學生有時候認為學校教的東西沒有任何價值,所以不必認真學習。 另一部分與你對自己成功的預期有關,從機率的角度思考中樂透的可能性,你可能就會打消買樂透的念頭。 人們對自己成功的可能性也有一定的預期,這個預期值稱為「自我效能感」,如果你認為有辦法操作樂透結果,你自然會去買。 如果行為的效用值很高,而你對達成目標的信心也大,你就會投入參與,堅持到底。 就學習而言,低落的自我效能感會釀成悲劇。 心理學家班度拉曾經說過:「成功不一定由自我信念造成,但失敗卻必然由自我信念導致。

  5. 2020年7月28日 · 原本這段經歷應該要成為她的傳奇故事,可再仔細一看,她的知名聲樂家母親宇文,卻與中國,或台灣的親中人士,有非常深的淵源。 莊祖宜與姊姊莊祖欣,皆遠嫁歐美。

  6. 2014年11月28日 · 整本書多半以實務論述 ── 「就台灣論台灣」心態之下的世界觀、政治、經濟和教育的實務。 想知道台灣各界關切議題的解決方式,請從本書開始找起。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對台灣未來的面貌(或命運)感到好奇、有在定期關注 《BO》的【疇專欄】 、關心台灣政治、政府、教育、經濟、貿易、世代、史觀、主權國家等議題的朋友,本書必看! 推薦指數:★★★★☆. 誰說二十二歲以前不需要吃飯技能? 今天的台灣,一個人可以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完全碰不到「吃飯技能」這檔事。 問題是,新一代的台灣人每一個人都可以讀大學,邏輯告訴我們,未來幾乎百分之百的台灣人, 二十二歲以前都沒有吃飯技能。 與此同時,世界上的先進國家早已在十年前就進入「學用合 一」的潮流,二十歲、十八歲、十五歲、甚至十二歲創業的案例不斷蹦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