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8月4日 ·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這一節中,搭配約翰.坦尼爾(John Tenniel)的插畫,向各位介紹主要登場人物的性格,以及可能的現實原型。 《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中出現許多古靈精怪的登場人物,這些角色被認為多是以現實人物為原型所創作的。 在這一節中,搭配 (John Tenniel)的插畫,向各位介紹主要登場人物的性格,以及可能的現實原型。 老鼠的尾巴:《愛麗絲夢遊仙境》作者埋藏在書中的數學謎題與文字遊戲 7年前. 在這一節中,搭配約翰.坦尼爾(John Tenniel)的插畫,向各位介紹主要登場人物的性格,以及可能的現實原型。

  2.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事實上故事的原型,《愛麗絲的地底冒險》(Alice's Adventures Under Ground),最初的目標觀眾只有三位包括與主角同名的愛麗絲禮德爾Alice Liddell與她的兩位姊妹。 文:JESS ZIMMERMAN|翻譯:蔣昀修.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眾所皆知,在迪士尼改編為電影前,早有眾多電視電影、迪士尼樂園設施,電玩遊戲、漫畫都以此為靈感,而它更被翻譯成170種語言,在出版後熱銷了150年。 但早在這些作品面世前,《愛麗絲夢遊仙境》只是給小女孩在泰晤士河遊船上的午後消遣。 Tags: Alice Liddell.

  3. 2022年10月22日 · MeToo運動. 「MeToo」運動本身始於2006年,當時其創始人和活動人士塔拉納伯克使用了「我也是」一詞,來提高人們對女性所受暴力和虐待的認識。11年後的2017, 在美國演員艾莉莎米蘭諾發推文呼籲女性說出她們的性騷擾和性侵經歷後,很快成為全球覺醒的一個催化劑。 如今,這個運動造成了什麼影響? 未來又該如何繼續?

  4. 2018年6月13日 · 2018/06/13, 人文. 什麼是對的愛,什麼是錯的愛? 柏拉圖筆下的三種愛情觀. Photo Credit: stokpic.com @ pexels CC0. 林艾德. 皮格子樂團主唱、獨立建國運動倡議者,下一個目標是成為溫柔的人。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柏拉圖大概是第一個深入探討愛情的哲學家,他利用筆下的角色把愛情分成許多種,我這裡只舉三種,第三種就是柏拉圖所推崇的愛情,而選出的前兩種,是我個人認為達到那個境界前必會經歷的階段。 Tags: 愛情. 柏拉圖. 哲學. 情殺案. 柏拉圖大概是第一個深入探討愛情的哲學家,他利用筆下的角色把愛情分成許多種,我這裡只舉三種,第三種就是柏拉圖所推崇的愛情,而選出的前兩種,是我個人認為達到那個境界前必會經歷的階段。

    • 樂曲背後淒美愛情故事,無疾而終的師生戀
    • 原來,貝多芬可能有生以來都不認識任何愛麗絲?
    • 參考資料
    • 延伸閱讀

    相傳,貝多芬曾愛上自己的學生泰瑞莎(Therese Malfatti),當時貝多芬40歲、泰瑞莎19歲,浪漫的音樂家為這段戀情譜寫了一曲〈A 小調巴加泰勒〉〈No.25 in A minor (WoO 59, Bia 515)〉贈與對方。貝多芬本打算在一場宴會上彈奏此曲、向佳人求婚,不過,有一說是男方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作罷,另一說則是女方拒絕了求婚。 但無論如何,兩人的戀情因身份、年齡與階級的懸殊並未開花結果。然而,曲譜仍舊被交到了泰瑞莎手中,手稿的封面頁寫著「為泰瑞莎而作(Für Teréz),1810年4月27日」,意味著終生由她持有。 在貝多芬逝世40年後(1867年),一位德國音樂學者諾爾(Ludwig Nohl )在泰瑞莎的遺物中發現了這份手稿,並公開發表了這首歌曲,將其收錄於《貝多...

    那麼,竟然這首樂曲的謬思女神是泰瑞莎、封面又寫著「為泰瑞莎而作(Für Teréz),那麼,愛麗絲(Elise)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 第一種說法是貝多芬在手稿封面的字跡過於潦草,導致諾爾在出版歌曲時將 「Teréz」 誤認為 「Elise」,因此有了〈給愛麗絲〉之名;另一說法出自著名貝多芬專家諾曼(Norman Lebrecht)的著作《Why Beethoven》一書,書中諾曼認為在諾爾之前,樂曲的手稿屬於泰瑞莎生前的好友——慕尼黑退休教師「布雷德爾」(Babette Bredl)。 1865年,當諾爾拜訪布雷德爾時,她拿出這份手稿分享,卻在宣讀獻詞時分神想起自己的孫女,而她孫女的名字就是「愛麗絲」。不過,不論是布雷德爾或是他的孫女愛麗絲都從未見過貝多芬,因為貝多芬早在1827年便去世了...

    CLASSICfM, “Therese Malfatti (1792-1851) and Beethoven’s Für Elise“
    The Guardian, “Who was Beethoven’s mysterious Elise? Historian concludes she never existed“
    CLASSICfM, “What is the meaning of Beethoven’s ‘Für Elise’ – and who was Elise?“
  5. 2020年8月5日 ·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從主流到非主流,用漫畫影像連結你熟悉的電影場景,直接帶你進入經典名片的關鍵精髓。 文:原點出版社提供,摘錄自愛德華.羅斯(Edward Ross)《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 性別意識、種族歧視都是一直以來備受社會討論的話題,近期又更是因為南韓的N號房事件與WHO秘書長譚德賽等等吵得沸沸揚揚。 為什麼這些議題總是不斷地重複呢? 正是因為他們無處不在! 甚至連我們熟悉的電影,其實也無聲無息地「置入」了某種特定思想…… 電影.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 影評. 意識形態. 影癡. 影史. 美國電影. 英雄. 從主流到非主流,用漫畫影像連結你熟悉的電影場景,直接帶你進入經典名片的關鍵精髓。

  6. 2024年5月11日 · 李靖惠. 專訪. 《愛子歸來》。 以長年寫信給獄中受刑人的楊媽媽(楊洪鴻驤)為主軸,既關於受困高牆內、看不見未來的華裔受刑人,如何與楊媽媽從陌生到情同親人,也關於楊媽媽與自己孫女的情感連結。 「牆」,在這部片中不只指涉監獄,更是國籍、世代、人際、心靈等無形藩籬。 本文專訪李靖惠導演,聽她如何用愛與熱情,跨越任何形式的高牆阻隔,打開任何一扇緊閉的心扉,為片中冰雪覆蓋的紐約注入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