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9日 · 政府發言人形容林美秀公共服務經驗豐富才能卓越具備出色的領導能力根據當局早前的公開招聘資料申請者要求包括要是香港永久居民至少15年公共行政專業服務或私營機構高層管理的相關經驗有清晰遠見持正不阿對推廣平等機會及建立一個兼容無壁壘及和諧的社會有強烈承擔而薪酬相等於公務員首長級薪酬第8點D8),月薪高達311,250元。 政府感謝現任主席朱敏健過去五年寶貴貢獻. 至於現任主席朱敏健於2019年4月上任,任期3年,政府於2022年4月宣布再委任他為平機會主席,任期則為兩年。 政府今日亦感謝朱敏健在過去五年來領導平機會作出的寶貴貢獻,包括帶領平機會切實執行四條反歧視條例。

  2. 2024年4月11日 · 前律政司國際法律專員林美秀今日11日履新正式出任平機會主席。 好會見傳媒時表示,將利用自身經歷,繼續努力協助受歧視人士,並與平機會、政府及社會各界一同推動共融社會。 提到上任主席朱敏健兩個未完成任務包括補充性騷擾條款及族內歧視立法她回應指前者法律建議已交予政府正討論細節族內歧視則因社會氣氛改變立法無迫切需要但不代表平機會不繼續做宣傳教育及研究的工作。 她指平機會用很多時間研究族內歧視立法,如再有類似事情及生,也可以更快應對,她稱已做的工作不會浪費。 她續說,未上任前已把握挂時間了解平機會營運,上任後要聆聽管理層及員工意見,也即將會見會員及持分者,聽各方意見。 就朱敏健指相信平機會未來會繼續在4條反歧視條例框架下,幫助性小眾。

  3. 2024年4月12日 · 撰文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林美秀. 未來三年平機會主席林美秀會帶領平機會的團隊履行職能繼續竭誠服務市民她有信心應付未來的工作和挑戰與不同界別的持份機構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推動各界採納和實踐多元平等及共融的原則。 非常認同平機會的抱負和理念. 平機會的抱負是建設一個沒有歧視、崇尚多元、包容共濟的社會,人人共享平等機會。 我非常認同平機會的理念,亦期待與平機會管治委員會成員、管理團隊和員工攜手推進各項工作,以實現平機會的抱負。 我相信未來的日子將會充滿機遇,當然亦少不免會有挑戰。 但我對平機會的團隊充滿信心,在歷任主席的帶領下,平機會已建立非常穩固的基礎,秉承平機會過往的工作成果,我們定可進一步提升效率效能,為市民提供有效的申訴途徑,以及預防歧視的資訊。

  4. 2024年4月5日 · 平機會主席朱敏健任期本月11日屆滿之後交棒予前律政司國際法律專員林美秀朱敏健今日5日在傳媒茶聚表示任內有兩個未完成任務」,包括族內歧視立法不過他說隨著社會氣氛改變相關立法已非急務而在討論過程中社會政府及平機會均已獲啟發更深刻認到如何處理相關問題知道如何更快提出有效建議所以他並無遺憾。 他續說,離任後將「真正退出職場」,往後享受退休生活、陪伴家人、也會重拾一些學生時代興趣,譬如打橋牌、聽粵劇、唱歌,笑言未來生活不會枯燥。 他也寫下一首五言詩,在茶聚中高聲朗讀,以此總結他50年來的職業生涯。 前律政司國際法律專員林美秀4.11接任主席.

  5. 2024年4月26日 · 撰文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林美秀. 平機會舉辦種族多元共融運動日. 運動不單可強身健體、有益身心,更可凝聚不同種族社群,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有見及此,平機會舉辦「種族多元共融運動日2024」,希望不同種族及背景的人士透過比賽以體育會友,以競技促進交流、締結友誼,加強彼此聯繫和接納,從而令香港成為一個更和諧共融的城市。 政務司副司長出席運動日以示支持. 我們很高興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出席了運動日,以示對平機會及種族共融的支持。 副司長在開幕禮致辭時提到,推廣種族共融,建構和諧社會,需要整個社會的配合和支持。 種族多元共融運動日讓不同族裔、背景、年齡、職業的參加者,以體育會友,以競技促進交流。

  6. 2019年6月12日 · 律政司副國際法律專員林美秀本月5日在保安事務委員會上形容兩條條例為孿生工具」,前者用來逮補涉案人及送交請求地後者則針對找證據證人及犯罪所得的資產流向等。 港府全力硬推修訂《逃犯條例》,激發社會極大矛盾。 民陣上周日(9日)發起反修例大遊行,指有103萬人參加。 (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內地逃犯郭文貴 現按港例凍結資產. 目前,律政司可根據《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及《販毒(追討得益)條例》,向法庭申請限制令,凍結疑犯在港資產,法庭會審視由警方、海關等執法部門提交的誓章,決定是否具充分理據發出限制令。 法政匯思成員、大律師田奇睿解釋,誓章是指在宣誓下有條理地交代事件,並附上證據以支持其說法,以說服法庭相關申請是按合理的理由作出。

  7. 2024年5月10日 · 撰文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林美秀. 平機會推出《導盲犬:實用指南》為多個界別提供實用資訊和要訣。 平機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左二)、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徐妤婷(右二)及高級政策、研究及訓練主任馬焯堅(左一)介紹《指南》的內容。 導盲犬使用者陳貫霞(右一)分享使用導盲犬經歷。 港鐵車廂發生歧視導盲犬事件. 早前有媒體報道,有帶着導盲犬乘搭港鐵的視障人士在車廂內被一名乘客不斷指罵,質疑該犬隻是否真正的導盲犬。 幸好有乘客協助解釋及反駁該名乘客,指出牠是一隻服役中的導盲犬,事件才得以平息。 雖然這只是個別事件,但卻反映有必要加強市民對導盲犬的認識。 拒絕服務導盲犬使用者或讓他們進入處所可能違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