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2日 · 娜塔莉波曼與加薩戰爭?. 以色列-巴勒斯坦「5月廝殺」的新仇漩渦. 2021/05/22 轉角說. 「如說殺戮不會帶來任何結果,那不顧一切的人類廝殺,為的又是什麼呢?. 」目前已經停火的以巴衝突,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圖/歐新社. 「如說殺戮不會帶來任何 ...

    • ▌惡化的對立:從#Metoo覺醒,到男權派反擊的「女性霸權」?
    • ▌年輕人未必「鐵進步」?尹錫悅拉攏的「20世代男權票」
    • ▌反對女性主義霸權,所以要廢除韓國女性家族部?
    • ▌含淚投票?自欺欺人?韓版#Metoo四年來的「性平停滯」
    • ▌權力型性犯罪:進步派難以面對的「豬哥遺緒」?
    • ▌投票倒數,搶攻「女人心」來得及嗎?

    連年來,南韓出現多起女性受害的攻擊、甚至性犯罪事件。2016年5月中,首爾地鐵江南站10號出口附近,一名前往KTV歡唱的女子上廁所時,在男女共用化妝室內,遭30多歲男性殺害。 犯人供稱,自己並不認識該名被害者,會下毒手是因覺得自己在社會生活中「遭遇女性無視」。這番動機與說法,引發女性族群恐慌,但警方調查後則指出,該名犯人患有精神疾病,表示「難以判定為厭惡女性的犯罪」,而在社會上掀起爭論。 許多人認定這是典型的「仇女」行為,加上許多女性也提出,長期以來在家庭、學校與職場面臨的不平等問題,因而要求政府與社會各界,正視與改善女性處境,使女性主義思潮在南韓擴散。 到2018年,南韓掀起#MeToo浪潮,法務部檢察局長安泰根、詩人高銀與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等人,接連遭女性出面揭發性騷擾或性侵,更讓女性主...

    不久,曾試圖攏絡女性主義者來爭取選票的尹錫悅,突然立場驟變。他在臉書發文,揚言若當選總統,將廢除內閣旗下的女性家族部,隨後更正式將這個想法納入競選核心公約。國民力量表示,女性家族部一直以來業務成效有限,且已完成階段任務,應當走入歷史。接著尹在之後的發言又掀起爭論。 在今年2月初接受《韓國日報》專訪時,尹錫悅被問及性別議題時說道: 尹錫悅的連串主張,讓不少南韓女性感到不安與荒謬。反對者指出,在女性仍作為性犯罪被害主體,並在社會仍受諸多不平等待遇下,尹錫悅只籠統提出「加重處罰」,卻未積極提出細部政策論述。 但此番路線一揭示,反讓一度聲勢下探的尹錫悅迅速獲得「救贖」。民調顯示,20歲世代(18到29歲)的男性選民,大規模湧向支持尹錫悅,打破南韓「20歲世代多支持進步派」的既有框架。 面對20歲世代...

    共同民主黨女性委員會副委員長朴志玹對記者說道。26歲的朴志玹,是震驚全球的南韓網路性犯罪「N號房」事件的最初揭發者,在今年1月底,受邀加入李在明競選總部輔選。 朴志玹認為,女性在生活各層面,面臨許多不安與不合理待遇,女性主義則是形塑出多數女性共同面臨困境的集體認知,並提出批判性見解,反省檢討;當男性或政治界拒絕承認結構問題,反認定為個案而領銜主張「齊頭化」論述,是刻意迴避癥結。她批評國民力量正在醜化女性主義,並激發更多矛盾衝突。 「歷經#MeToo與N號房事件,現在女性對這議題的問題意識非常高,反倒部份男性似乎會認為,這對自己會不會造成負面影響。」專門提供性暴力受害女性諮詢協助的韓國女性熱線代表宋蘭姬向記者說道。 但她認為,包括國民力量刻意站在反女性主義的一邊,還提出廢除女性家族部的政見,目...

    面對這回選舉,20歲世代男女,意向大不同,宋蘭姬表示:「其實我不把目前這樣的現象,看作男女矛盾…只是當我們將性別平等當作目標,而牽引世界促進變化的潮流,是阻擋不了的,但同時當然也會有反動聲音。我認為是因為變化太大,使反對意見也一時跟著變大。」但講到這,她突然沉默。 2018年,是#MeToo浪潮掀起的元年,不少人期待更多人出面指控,能給予承受相同經驗、飽受折磨者更多勇氣,推動改變,但宋蘭姬就自己參與諮商協助受害女性的經驗道:「女性在企業面試決定錄用的階段被拿掉,還有薪資不平等仍然嚴重,職場內的性騷擾、性暴力,家庭暴力與約會暴力,以及性買賣產業、性榨取等問題,幾年來並無顯眼改善。」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在南韓職場的同一份工作,男女薪資仍有32.5%的差異,這個數字遠高於OE...

    「說真的,對發生權力型性犯罪,我認為民主黨的反省還不夠。幾天前,民主黨才有21名國會議員發表共同聲明,說要對權力型性犯罪予以反省,也為了防止重演,宣示要立下對策,但我都覺得還不足。」加入李在明陣營1多月的朴志玹說道。 從揭發N號房事件到親自踏入決策圈,朴志玹指出,包括受害者與南韓國民,目前都還感受不到共同民主黨(對解決權力型性犯罪)的誠意。對輿論而言,性醜聞爆發一次已是重擊,但民主黨三年內發生了三次,而且第三次發生在形象良好、深受愛戴的朴元淳身上,民主黨展現的「護主心態」,足以證明並未從前面兩回學到教訓。 朴志玹語氣沉重又帶著一絲期待地表示:「大選將至,選票是很重要,但比起去想選票,我們是否也該來當場想想,真正要做的是什麼。」 揭發N號房事件後,當時還是大學生的朴志玹,見到當時作為京畿道知事...

    但如同宋蘭姬所言,民主黨性別領域政策規劃得洋洋灑灑,甚至比國民力量更下功夫,但過往的權力型犯罪並未完全落實清算究責,真誠性就持續受到質疑,似乎沒人能擔保,黨內又會有高層倚勢自身權力,趁幕僚措手不及時下手。 在女性集會現場上,就有一位參與者不安地向記者說道:「安熙正母親去世時,文總統送上弔花,從黨魁到議員,還現身喪禮致哀;對被害人的關心卻不成比例。這真的讓我覺得很恐怖,感覺他們已經成為一夥幫兇。那些人還在,李在明上任後,我不相信情況會變多好!」 「2代男」蜂擁支持尹錫悅,「2代女」則躊躇不決。宋蘭姬無奈說道:「她們是不會支持李俊錫的,會按照信念來投票。她們會想投完全標榜性平價值的正義黨候選人沈相奵…但現在李在明與尹錫悅選情又處於極度膠著,又得擔心投給沈相奵,會讓尹錫悅贏。」 這些人對民主黨的性...

  2. 2021年11月24日 · 1980年代獨裁統治南韓的前總統全斗煥,於2021年11月23日去世,終年90歲。 全斗煥自軍隊內建立幫派起家,到發動政變並血腥鎮壓反對派,使他成為南韓史上最「惡名昭彰」的元首。 卸任後,他被送上審判台,卻不願對過往造成無辜百姓犧牲道歉;近年,他因自身回憶錄的爭議內容被提告,而奔波法庭,權傾一時的鐵腕總統,最終不光彩謝幕。

    • 宋慧喬1
    • 宋慧喬2
    • 宋慧喬3
    • 宋慧喬4
    • 宋慧喬5
  3. 2017年7月26日 · 2017/07/26 王俊評. 美中之間在經濟、外交、安全上的摩擦,是否代表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無可避免呢?. 圖/法新社. 7月19日,美中首輪 經濟 對話以驚人的 僵局落幕 ,雙方不但沒有聯合聲明,還在會議進行時先後通知外界取消原訂記者會。. 與6月 ...

  4. 2017年10月5日 · 臺灣的普羅大眾在求學階段,一般並不是很注重地理與歷史,成年之後對於地理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就相當陌生,對國際關係也很缺乏歷史感。 圖/歐新社. 這其實反映出普魯士戰略思想家 克勞塞維茨 (Carl von Clausewitz)在他著名的傳世巨著《戰爭論》(Vom...

    • 宋慧喬1
    • 宋慧喬2
    • 宋慧喬3
    • 宋慧喬4
  5. 2019年6月2日 · 行動最大的象徵意義,是「知識分子界終於加入學生絕食行列」,而目的一方面是希望為低迷的廣場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希望透過知識界分批上陣絕食的方式,迫使中國當局和學生能夠各自退讓,避免衝突升高。 「這是基於對戒嚴令的憤怒、對民主運動的支持、盡公民的政治責任。 」四人在1日向前來專訪的美國媒體表示。 2日下午,四君子來到廣場紀念碑北側,舉行新聞發布會,宣讀〈六二絕食宣言〉。...

  6. 2019年5月29日 · 妳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妳是1989學運的靈魂。 」1989年5月29日,在多名學生的護送之下,好幾塊石膏雕像部件被送進了天安門廣場。 學生趁著夜色組裝,完成一座高10公尺的「民主之神」雕像;仿照自由女神的形象矗立在廣場,與天安門的毛澤東向對望。 那時他們還不知道,替女神獻上的民主宣言,竟是日後黑暗降臨的預言。 圖為從29日連夜拼裝的民主女神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