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1日 · 相對與熟悉全球資產配置的富人來説,金融工具相關的知識對於中國的中產以及白領來説顯得相對陌生。 僅屬短暫歇腳點 終極目標是美國. 即便如此,不少中國內地人依然奮不顧身湧向厄瓜多爾——這幾年中國經濟衰退帶來的資產縮水的恐慌使得他們急需一個「避風港」。 2023年末,中國內地的5年定存利率普遍在2.25厘左右,2024年還將迎來幾波降息潮——不少銀行已經降到2厘。 內房危機、裁員潮、突破新低的就業率,銀行暴雷的新聞,這批存款移民對中國內地的經濟形勢已經相當缺乏安全感。

  2. 2022年10月20日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2.7%,但本月又警告稱,佔全球經濟約三分之一的國家今年或明年將會收縮。林昭稱,預計環球經濟會進一步放緩,目前不知道這情況會走多遠。不過他也表示,相信全球央行能控制通脹並最終將其拉 ...

  3. 2019年10月2日 · 藍籌股. 發布時間: 2019/10/02 10:08. 最後更新: 2019/10/03 10:47. 分享: 年輕人入不敷支有何解救? 專家推介2隻入門級月供股票. 近日有調查發現,有近半受訪年輕人有入不敷支及以「卡冚卡」還債等的問題,當中更有受訪者認為錢不花會「貶值」。 到底這樣的理財觀念有何問題? 大學生想增加收入有甚麼方法? 【延伸閱讀】: 近半青年曾入不敷支 大學生:錢不花就貶值. 對於大學生認為「錢不花會貶值」的看法,認可財務策劃師(CFP)、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兼The Motley Fool HK萬里富財經專欄作家梁耀康表示,在通脹影響下,錢的購買力是會被不停削弱,所以要保持購買力,透過投資去賺取到較通脹率更高的回報率。

  4. 2021年7月26日 · 發布時間: 2021/07/26 19:05. 分享:. 資深投資者黎永良有兩位寶貝公子,現時都是三十出頭的年紀,問到兒子可有得到黎永良的真傳,理財投資也有道?. 他十分自豪地表示,兩個兒子都算是懂得理財之人。. 他認為很多年輕人在股票市場上總是認為自己是 ...

  5. 2020年11月26日 · 劉嘉時準備退休資產心得是增加儲蓄,在強制性供款之外,她也有進行特別自願性供款(SVC)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最緊要儲多啲,儲多1,000元、500元都幫到你! 我思想傳統,我覺得儲錢好緊要,因為將來唔知發生咩事。 【快樂退休要幾多錢? 10大幸福城市+所需退休儲備一覽: 按此 】 點擊圖片放大. +3. 選擇最有潛力市場. 今年59歲、半退休的中產人士阿健,供了20年MPF,他戶口總值已滾存至123.6萬元。 他同樣主張進取投資MPF,更指自己從未進行自願性供款,逾百萬元MPF資產全是投資回報滾存所得。 阿健深知MPF是長綫投資,因此選基金必然是選擇未來最有增長潛力的市場。 他憶述去年中眼見香港社會動盪,港股港樓勢將受壓,決定轉走手上的港股基金。

  6. 2021年4月26日 · 投資你了解的公司. 這是其最著名的法則,但不少人對林奇的這個法則有所誤會。 他並不是建議投資者買入股票只是因為單純是自己喜歡的產品及服務,雖然這是一個好開始。 其意思更多是建議投資者在買股票之前,先深入了解該公司的競爭地位、財務狀況及增長前景,要投資於自己能力範圍內理解到的行業。 專注於公司發展,而不是股價. 他認為,股票並不只是一張紙或電腦屏幕上的折綫圖,亦都是代表實體業務的部分股權。 業務的基本面,包括收入、盈利及現金流的表現最終都會對股價有決定性影響。 只關注股價每天的表現會令投資者對公司存有誤解. 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波動性及風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

  7. 2021年3月17日 · 晨星EMEA及亞洲區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表示,2020市場表現突出,環球市場估值反映了投資者對今年全球經濟強勁復甦愈趨樂觀,加上投資者風險偏向增加,因此需要注意昂貴資產估值及市場向下的風險。 2021晨星最佳基金獎(香港)得獎名單如下: 責任編輯:瑩. ======= 立即選股,參加抽獎,贏取總值超過HK$10萬獎品! 欄名 : MPF理財. 投資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亞洲)公佈2021最佳基金獎(香港)得獎名單,今年最佳強積金計劃獎由中銀國際英國保誠信託有限公司—我的強積金計劃獲得。 【大中華vs香港vs美國 MPF股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