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30日 · PTSD症狀測試、治療解析. 焦慮症症狀有哪些? 焦慮症依照不同的類型會產生不同的症狀與行為, 羅東聖母醫院臨床心理師王淑惠 統整資料顯示,焦慮症造成的各種身心影響分為以下5大層面: 生理症狀: 頭痛 、 心悸 、出汗、顫抖、 失眠 、 呼吸困難 、換氣過度、腸胃不適、肌肉緊張等。 情緒症狀:恐懼、不安、緊張、易怒、痛苦感、厄運感等。 認知思考:難以集中注意力、無法思考、失去現實感等。 動作能力:坐立難安、無法冷靜、易激動等。 行為反應:急躁、逃避行為等。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焦慮症有恐慌行為時會突然產生強烈的焦慮、恐懼或害怕,並在數分鐘內達到最高峰,這就是 恐慌症 發作。 推薦閱讀:感覺心悸、快死了! 一張表看恐慌症症狀,5招緩解發作. 焦慮症分成哪些類型?

  2. 2023年9月4日 · 焦慮症患者教你6招自救、安放身心.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 點擊播放. 1x. 字級. 收藏. 身心科醫師跟我說, 要是這4大棟梁都不在掌握之中,焦慮就會是你的囊中物。 靜坐:靜下來,活在此刻此地. 靜坐可說是治療焦慮的最佳療法之一,因為可以幫我們把心靜下來,並活在當下、活在「此刻」的「這裡」。 對很多人來說,這個練習可能不是那麼容易上手,但靜坐其實沒那麼難。 你其實不需要知道該怎麼做,也不需要先學過才有辦法靜坐,只需要這樣做就好: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先找個可以保有隱私幾分鐘的地方。 可以是臥室、客廳,甚至是辦公室的洗手間。 把手機調到靜音模式,別讓任何事打擾你。 找個舒服的地方坐下來(不一定要坐在地上,可以坐在你最喜歡的椅子或沙發上)。

  3. 2018年7月11日 · 許多人把上述症狀稱做「自律神經失調」,事實上,自律神經失調只是廣泛性焦慮症主要症狀之一,其他症狀還包括自主神經肌肉緊繃、睡眠障礙、情緒及認知困擾等,都是因為腦神經緊繃而引起擔心、焦慮;因此,別把自主神經系統的肌肉緊繃(如緊繃型頭痛)或情緒問題、失眠都歸咎於自律神經。 有些醫師習慣把廣泛性焦慮症稱為「身心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不過,傳統上,身心症是指情緒、心理造成的身體狀況,例如緊張與誘發氣喘、胃潰瘍有關,性子急、求完美與心肌梗塞、換氣過度有關。 我認為,這是舊名詞、舊觀念,造成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誤解。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推薦閱讀:焦慮症症狀分8型,焦慮症發作4招改善,治療法一次看. 廣泛性焦慮症的診斷.

  4. 2023年7月14日 · 高敏感有利有弊,它也稱為「感官處理靈敏度」(sensory-processing sensitivity,SPS),是天生的人格特質,而非後天學習而來。 重要的是, 高敏感者並不被認為是一種精神健康上的障礙,學理上沒有正式方法能將某人診斷為HSP,也沒有醫學正式的高敏感者的測試。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推薦閱讀:小孩看到陌生人就想跑、不打招呼?

  5. 2023年4月20日 · 容貌焦慮的正式名稱是「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是一種無法停止思考自己外貌上的缺陷或瑕疵的精神狀態。 這個瑕疵可能很小,又或是在他人眼中無法察覺,卻令患者感到非常尷尬、羞恥和焦慮,進而害怕他人的視線,並因此迴避社交場合,造成工作、學校或其他生活領域的障礙。 容貌焦慮症狀有哪些? 有的患者會 反覆到鏡子前查看、過度刷洗或抓皮膚 ,有的人會 不斷要求他人的肯定和安撫 ,還有的人 完全不照鏡子 。 患者會因自我感知的瑕疵和重複的行為而痛苦萬分,以至於不惜動手術來修飾容貌,但對容貌的焦慮卻只能得到暫時的緩解,過了一段時間又要用其他方法或手術再次調整自己的外貌。 推薦閱讀:歐普拉、愛黛兒都曾是! 常常想太多、有完美主義? 你可能也有「高功能焦慮症」

  6. 2022年5月17日 · 焦慮症包含了廣泛性焦慮症、畏懼症、恐慌症等等,心情上的變化或許是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症狀,像是出現焦慮、害怕、容易擔心大大小小的事情,甚至是易怒的情緒等,而台灣長輩也常以最近「厚操煩」來表達焦慮的心情。 而在腦力的變化上,常會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或是事情想不起來的情況,然而焦慮症不只有心情或認知功能的改變,更可能表現在身體的不適,症狀上常表現頭暈、心悸、喘不過氣、冒冷汗、肌肉緊繃、坐立難安等。 若在晚年時期出現焦慮症,需要考慮到許多可能的原因,其一與長輩本身生理疾病有關,像是因為三高問題控制不好、電解質不平衡、感染等內科疾病,以及外科手術、化療等治療,都有可能導致長輩出現焦慮的情緒與症狀。 另外,也因為焦慮疾病在身體症狀表現上,與內外科疾病易重疊,導致長輩或家屬在判斷上極為不易。

  7. 2022年8月25日 · 在說明具體的做法之前,我想先帶各位認識什麼是「自律神經」。 交感與副交感神經 就像幫身體踩油門和剎車. 自律神經可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套系統。 在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之中,存在「 雙重支配 」和「 拮抗作用 」兩個基本原則。 雙重支配 是指人體內的臟器和組織,會受來自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兩方面的控制。 但會使人出汗的汗腺以及能讓體毛豎立的立毛肌則屬例外,兩者只受交感神經支配。 拮抗作用 是指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會執行相反的動作。 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交感神經通常扮演「踩油門」的角色;而副交感神經則扮演「踩剎車」的角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